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常态:学科"现场感"的本位回归鲁洁教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课程理念中这样提出:"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  相似文献   

4.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渝,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王建亚 《小学生》2012,(8):45-45
课程源于生恬,生活是第一位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谕,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该课程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  相似文献   

7.
史小玲 《中国德育》2013,(11):27-3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生活引入和交流,而是价值引领的生命历程。只有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基础,实现课堂与生活对接,提炼生活中的品德内涵,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有一种观点:我们的课程(或教学)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因而需要回归。熊和平则认为,课程是一个具有特定社会与文化背景的、时代感很强的概念,生活是由学生参与其中的一种过程,并不具有抽象化的内涵,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经验的综合,而那些规范和准则,又是由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其中成长的风俗、知识和制度所规定的。因此,用思想考古学的方法来探讨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意味着去揭示并尊重学生“已然”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仅仅对特定时期课程与生活的貌似隔离的状态提出批评;“回归生活”不是要取消社会与…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的品德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成为品德教育的场所。新课标不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教材并不等于课程资源,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但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生活引入和交流,而是价值引领的生命历程。只有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基础,实现课堂与生活对接,提炼生活中的品德内涵,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才能促使学生感悟生活,激发其对生活的责任和热情,使品德课堂走进生活,真正彰显生命  相似文献   

11.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想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重视与儿童真实生活经验的联系,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儿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给儿童关于品德与社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学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进行,注重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已经闲置了相当长的时间。为减轻课程超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开发。这并不是要以饮食活动取代其他课程,而是要使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艺术、社会、语言、科学等课程彰显并被充分利用。此外,系统开发要使这些课程与饮食生活成为一个自然、完整、和谐的整体,而不是将艺术、社会、语言、科学课程与幼儿饮食生活进行简单拼接。  相似文献   

13.
梁勇建 《考试周刊》2007,(37):116-117
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李莉 《现代教学》2014,(9X):33-35
<正>一、问题提出在谈到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的目的时,鲁洁教授指出,教育从不同方面促进人的美好生活。学校教育设置了各门课程,它们各自从不同方面进行这种"促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为学生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们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1]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学生在德育课堂通过"回味"生活中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怀、同伴相处的  相似文献   

15.
李艳 《考试周刊》2015,(6):172-173
<正>《品德与社会》的源头活水是生活,学科本身就具备社会性,强调教育回归生活。只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才能使品社教育具有实效。一切教育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走进生活,这是现代教育的共识。那么,如何将品社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是每一个从事品社教学的教育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一、生活即课程任何学科的教材都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育具有社会性,只有融入社会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样的,只有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指挥棒,也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活和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呢?  相似文献   

17.
关注生活 面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以下简称《理念与策略》)第五部分“走向生活”,无论从课例、课例蕴含的基本理念,还是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看,都强调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一、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课程由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体验社会、与人交往、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人格,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提…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课程是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就课程评价而言,也绝对不是纯技术性的、价值中立的活动,而是处处体现了社会控制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全面考察课程,认清课程的全貌,分析课程的社会本质,则有必要从三个层面来观照课程,即:事实层面、实践层面和经验层面。虽然课程评价在三个层面上具有不同的特性①,但它们都以对于社会未来成员的控制为核心。本文着力于事实层面上的课程评价,以教科书评审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机构、标准、过程与功能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历史地考察,揭示教科书评审中的权力、利益的运…  相似文献   

19.
本课程标准不是从学科体系出发 ,而是把现实社会生活作为设计标准的基点。强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 ,并不是不要学生的概念、知识和方法 ,而是运用这些概念、知识和方法去了解人生、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本课程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之间的互动作为知识整合的基础 ,因为只有在这种互动中人们才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 ,发现新的知识。本课程标准把公民义务教育的需要当作建构课程的根据。青少年在义务教育阶段 ,应该具备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生活技能。例如 ,在现代社会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和政治常识 ,可…  相似文献   

20.
金丽 《辅导员》2013,(18):53-5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指挥棒,也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激活和利用校本教学资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