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华 《课外阅读》2011,(5):107-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备受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他们在生存、生活方面临教育、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就成为全社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还会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如何做好这支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已成为摆在农村教师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问题导致孩子们在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不健康的发展,有的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和其他孩子一样充满阳光与快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这也是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期“留守”,缺乏父母关爱和科学教育,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教育等方面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群体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融入主流社会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等,不仅关系到数万留守儿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事关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未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规范城市化进程是最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孙蓉 《文教资料》2009,(35):127-129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约有4000万。家庭监护不利、农村与学校教育责任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安徽泾县的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农村社区三个方面来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反映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留守儿童问题原因,可以归结为监护失位、亲情失位、观念失位、教育失位等方面,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庭、学校、社会立体关注。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贫困,留守儿童增多等问题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大,引起社会不和谐。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开拓思维,创新农村教育思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农村教育研究等方面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切实改变农村教育面貌,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城镇农村携手奔小康的迫切需求。建设一个系统完善、运行有序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需要学校、家庭倾情参与和政府、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教育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45):111-112
作为农村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情境之中,其身心正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存在"三观"偏移、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道德行为失范、厌学逃学现象普遍等诸多不良思想品德问题。建议通过加强亲子互动交流,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长效机制;从以人为本,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等方面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除人数越来越多,已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外,更在于它关乎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稳定,关乎国家未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提出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学习成绩不佳、性格缺陷、道德行为规范不良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关注和共同解决,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人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模式、成长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解决或缓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对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这个让人听起来心酸的字眼,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过早远离正常的家庭氛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有很多孩子的人格、行为、品行等都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前途和未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房文花 《文教资料》2012,(2):141-14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与家庭关注的焦点。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宏观、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以及学习管理等角度,阐释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留守儿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自卑心理、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应采取系统的家庭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和教育体系、教导农村留守儿童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等措施,做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解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问题是解决贫困山区贫困问题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本文从学习、品德、心理.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贫困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特殊问题,并从政府、社会、学校等角度探索了解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特殊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关爱他们,才能真正实现所有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面临着教育、学习和心理上等多方面的突出问题,不仅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还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