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1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在11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或单位中,媒体行业的诚信度排在第六,处于中间水平。整体看来,城市居民最信任的媒体依次是电视和报纸,网络排在第三位。但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2.
张婧 《今传媒》2015,(2):24-26
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司法公正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这两者就好像是民主、法治天秤两端的两个托盘,任何一方有所缺失,民主法治的天秤就不再完整,因为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相互促进也相互牵制。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这对我们社会发展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深远意义。作为有责任的媒体都有必要在法治建设这方面添砖加瓦。因为笔者的工作关系,想更多地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剖析新闻媒体与建立法治社会的关系,同时也从一些案例中,思考新闻媒体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媒资讯     
我国首部舆情蓝皮书发布2011年7月13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在京发布我国首部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新媒体正日益成为众多舆情热点的首发媒体,但传统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仍然高于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4.
国内     
社科院蓝皮书称8成政府采购高于市场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法治蓝皮书指出,通过对部分地方政府2012年1月1日至9月30日之间协议供货商品成交记录的统计发现,有高达八成的商品高于市  相似文献   

5.
5月21日,《2013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发展趋势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该蓝皮书由国家广告研究院联合中国商务广告协会OOH传播研究院、CTR市场研究公司以及艾瑞咨询集团共同发布。该蓝皮书研究了在国内城市化建设以及移动终端发展的大环境下户外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机会和趋势方向,是行业内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研究报告文献。《2013户外移动数字媒体发展趋势蓝皮书》主要围绕  相似文献   

6.
媒体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新闻报道推动法治制度的确立,新闻评论培养法治理念的形成,传媒影响法治文化的形成。这是历史赋予媒体的重要责任,也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法治媒体作为法治宣传的重要载体,需要对社会的舆论进行引导,弘扬我国法律精神,推动我国的法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但是客观来看,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一些法治媒体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时还存在着违背法治精神的报道思路,这就偏离了法治建设的轨道。在新的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法治媒体的特色传播优势,让媒体在法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以实现。本文将从我国法治媒体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发挥法治媒体特色宣传优势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雯鑫 《出版参考》2016,(11):23-25
2013年6月,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主编的《印度洋蓝皮书: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3)》作为中国第一部有关印度洋的蓝皮书发布后,很快引发了外媒尤其是印度媒体的关注和热议.同月,印度智库的研究员根据蓝皮书中的内容,对中国在印度洋问题上的外交战略发表了分析,甚至蓝皮书篇章设置中出现讨论中缅关系的文章也被用来作为中国在战略上的一种衡量.之后,日本媒体也紧随印度媒体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58-61
<正>7月18日,在"自媒体与企业红利——2014中国企业自媒体(广州)峰会"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南都网联合发布了《中国企业自媒体影响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如《蓝皮书》所说,中国企业自媒体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建设自媒体并提升其影响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需求和战略。企业自媒体影响力主要表现在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一系列自媒体相关的媒介传播和营销策略,获得外界的关注及认可的程度。而如何建设、如何提升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东南传播》2022,(9):144-145
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媒体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媒体研讨会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编写《广电全媒体蓝皮书》是由国家广电总局部署、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年度性工作。研讨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发布了《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2)》。据介绍,《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2)》(2022广电全媒体蓝皮书)是第17部广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该报告自2006年起已成功连续出版了16本。  相似文献   

11.
5月4日上午,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对于微博给出了如此描述:中国微博用户不断增加,微博逐渐向大众普及,超七成用户愿意将微博作为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由此可见微博的媒体效应在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地位不断提升,华文媒体也成为增进华人社区与其他族裔沟通交往、凝聚华人社会的首要话语平台,逐渐受到当地主流社会的重视。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指出,目前华文媒体的发展出现了集团化,  相似文献   

13.
康荣昆 《东南传播》2014,(12):45-46
新形势下,应重视媒体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影响。透过众多"影响性诉讼",媒体对公民法治观念的影响一定层面呈现"法治认知现实化、法治诉求舆论化、法治监督聚焦化、法治话语情绪化"等增强动态。媒体的影响源于多种动因综合作用,应着力培育好法治建设的舆论环境,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动能,促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4.
徐杰  刘慧 《青年记者》2017,(9):38-39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单向直线型的传播模式,传受双方的界限逐步模糊,受众的信息自主发布权、网络话语权得以彰显,这对于促进媒体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化媒体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尤其在法治新闻报道领域. 近年来,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不断加强,法治新闻报道备受关注.法治新闻报道提供相关的法治信息,提高了受众的法治意识;也加快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由于法治新闻报道的特殊性,一旦出现报道失范现象就会对社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媒体审判"对建立法治社会是不利的.媒体审判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是深层次的宏观的社会转型原因,二是中层次的法制的不健全,三是浅层次的信息传播和媒体自身原因,如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透明,导致媒体做出误判等.从这三方面看,其弊端是十分明显的:加剧了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张力,对社会共识造成产生冲击;干扰司法审判公正,并产生长期性的影响;对于法治社会的冲击,带有偏见的舆论压力,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16.
台建林 《传媒》2021,(18):32-33,35
法治宣传是媒体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涵养怡育作用.法治周末报社通过打造专业团队、开发优质产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下活动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媒体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中的有效道路,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莫论新旧,只管好坏;传统无罪,创新有理;少闲用心,真做工夫;认下头去,且去做好。如今,把媒体当做媒体来关注的,主要是三类人:一是业界学界的研究者,不断发文章发报告发蓝皮书,比较新旧媒体的长短优劣。二是传统媒体人,切身感受到新媒体冲击,感受到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居危思危言危。三是官员,"舆情应对"、"媒体应对"成了培训的热门功课,这一方面是群体事件、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之需,另一方面,还因为一不留神"栽在"媒体舆情中的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法治思维。大众媒体对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本身的法治思维更是发挥直接的影响,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记者把自己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影响到社会意识。但是,有些记者法治意识不强,写的报道法律漏洞百出,体现了媒体报道中法治意识的缺失和错位。  相似文献   

19.
公安、检察、司法审判的工作领域,历来是传媒重要的新闻源,因为这些领域发生的事件多数具有突发性和冲突性;而新闻价值要素中,冲突性、异常性等,亦是记者选择事实的主要衡量标准。因此,现在电视台的各个频道纷纷开办不同名称的法治节目,多得经常让观众搞不清楚这个法治节目与那个法治节目分别属于哪个频道;专门的法治类报刊也很多,例如北京就又出了一份与晚报捆绑在一起卖的法治晚报。传媒与公检法的关系如此密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认识清楚公检法领域工作的特性,探索法治报道中的一些规律,使我们的报道真正为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近日,《传媒蓝皮书:中国音频传媒发展研究报告(2020)》发布。蓝皮书以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中国音频传媒的发展现状为基本视角,透视传统广播和移动音频之共生相融关系,为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音频传媒在融合创新中"走自己的路"提供系统化的探索与思考。蓝皮书指出,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推动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我国各级传媒集中化与融合规模化趋向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