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婕 《现代语文》2006,(7):29-29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之名写的自传。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文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先生的自画像。短短的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竟能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足见陶渊明的文学功底之深。文章语言朴素精练,平淡而寓意深刻。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  相似文献   

2.
张淑红 《现代教育科学》2010,(7):158-158,153
《五柳先生传》是新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名篇。它是我国晋朝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之作。作品选自《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通过此文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陶渊明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形象更充实丰满,人物性格更鲜明,更突出的蕴藏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3.
周江生 《学语文》2008,(1):51-51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作为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要让读者能深刻理解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人物形象意义,除抓住文本阅读之外.还应该抓住该篇“眼目”,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以期得到更多的体味和心灵净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与酒     
张帆 《少年读者》2008,(5):28-28
古人曾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篇篇有酒”虽属夸张,但大量以酒人诗,确以陶渊明为第一人。 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柳先生”自喻,“性嗜酒”(《五柳先生传》),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归去来兮辞序》),甚至为了种秫酿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政治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在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后弃官归隐,终身不仕。诗、文、辞赋俱有晋代大家。赋以《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文以《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最著名。诗现存百二十余首,  相似文献   

6.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诗文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篇优秀之作。因为该文“自况”、“实录”之特点,写作时间的确定就显得极为重要。这里主要从《五柳先生传》中所表现的人物生活状况,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三方面展开论证,提出了《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晚年所作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文章不足二百字,却逼真传神地写出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文章多处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文中“不”字为文章眼目,从“不”中可以窥见先生的形象,“不”字言浅意深地概括出陶渊明的为人、志趣、生活、爱好、人格,是本文的传神之笔。  相似文献   

8.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了出来。语言朴素洗练,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9.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在这篇自况小传中,陶渊明以精粹简约的笔墨勾画了一幅自画像——好读书、性嗜酒、著文自娱、志趣高洁、安贫乐道的隐士五柳先生。通常人们认为陶渊明过着虽然贫困但却悠闲快乐的田园生活,笔者从五柳先生“期在必  相似文献   

10.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 ,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短短不足二百字 ,逼真传神地把陶渊明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语言朴素洗练 ,平淡而寓意深刻 ,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带“不”字的否定句。钱钟书先生说 :“‘不’字为一篇眼目。”一语道破 ,恰如其分。一个“不”字言浅意深地概括了陶渊明的为人、志趣、生活、人格 ,不愧为本文的一个传神之笔。其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第一句即把陶渊明排除在名门贵族、显赫家门之外 ,不仅不知出身 ,又不知籍贯。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 ,魏晋时期崇尚玄学 ,清淡是…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散文的地位和影响,实不下于他的诗歌。其散文《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多字的本文和四十多字的赞语。但就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竟出现了九个“不”字。这九个“不”字,堪称全文之眼目,言简意赅的刻画了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隐士形象。  相似文献   

12.
梁代萧统《陶渊明传》称陶渊明“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自况”“实录”之说诚可信。然知世方可论,观照“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之晋宋社会,《五柳先生传》不仅应视为安贫乐道的述怀之作,也应视为刺世嫉邪的针砭之。钱钟书先生评日:“‘不’字为一篇眼目,……重言积字,即示狷之有所不为”,“‘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钱先生之论,是解读《五柳先生传》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于洪泉 《中国教师》2013,(Z2):32-32
《五柳先生传》在初中语文课本里是一篇自读课文。而就是这篇不起眼的文章,却是陶渊明先生一生的写照,是我们解读陶渊明真性情的密码。《五柳先生传》像是一根线,穿起陶渊明所有作品,便于读懂人物,从而使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国独特的隐士文化。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太尉,封长沙郡公,死后追赠大司马,地位不亚于王导、谢安。然而,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他抛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把自己定位为贫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三我们学了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传》,文中的五柳先生实际上是陶渊明的自画像,文中说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相似文献   

15.
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第三册 (人教版 )里有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 ,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所写的一篇自传 ,是陶渊明“归隐”思想的反映。但是 ,依愚之见 ,《五柳先生》这篇文章并不适宜作为初中语文教书的范文。这主要是出于下面几点考虑 :  一、文章的主题思想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五柳先生》一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等的描述 ,表现他清高洒脱、安贫乐道的思想。可是我们看到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更多地创造财富 ,令自己生活富足。如果人人都像五柳先生那样安贫乐道 ,我们哪里还用得着改革开放 ?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是一类人,都是封建社会里落泊读书人的典型,是不适合歌颂和赞赏的,充其量只应该作为反面教材来使用。因此,笔者以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取消《五柳先生传》一文是很合情理的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年第4上期“异响争鸣”栏目刊发了金文连老师的《不能再以陶渊明诗文误导学生》(以下简称金文)一文,该文认为人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归去来兮辞》给学生传达了不良的信息,陶渊明其实是一个“官不官”、“民不民”、“人不人”的人物,是古代隐士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1.《五柳先生传》这篇纯文学性传记真的是陶渊明的自传吗?答: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等史书中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而这些史传,尽管也具有文学性,可以称之为“传记文学”,但本质上属于历史。《五柳先生传》不同,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不等于人物的纪实。说《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传”(“自况”)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五柳先生传》所写的一些五柳先生的生活情态的事,都可以从史传和《陶渊明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五…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一丈是作者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一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清新淡远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