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肖邦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他凭借其非凡的艺术天赋缔造了其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细腻而独具张力,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肖邦风格”。肖邦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他敢于冲破传统而进行大胆创新,正如杨留兵说的:“肖邦的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音乐技法革新来给这种体彩以新的活力。《降D大调摇篮曲》是肖邦创作的唯一一首摇篮曲体裁作品,这一古老的音乐体裁在他的艺术加工和发展下,散发了出夺目的光彩和诗意。  相似文献   

2.
肖邦的钢琴音乐体裁包括小型的前奏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和幻想曲;大型的谐谑曲和叙事曲;传统的奏鸣曲、协奏曲和具有波兰民族风格特性的玛祖卡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等。通过对其代表性体裁进行梳理分析,旨在加深对肖邦音乐体裁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石佳 《百科知识》2021,(24):1-3
夜曲这一体裁的音乐作品出现在18世纪,早期出现时多为器乐合奏作品,以意大利语"notturno"为名,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1782-1837年)是将夜曲体裁用于钢琴独奏曲创作的先驱,他一生创作了20首(一说18首)夜曲,都为旋律优美的抒情浪漫钢琴小品,内容多愁善感,形式简单朴素.肖邦作为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对夜曲体裁进行了更深刻的丰富和升华,让夜曲体裁在钢琴上具备了交响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张艺博 《科教文汇》2012,(28):152-153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波兰钢琴家、作曲家。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几乎创作了各类体裁的钢琴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标题音乐的迹象.但如果深入到他音乐内容的深层.就会发现大量的音乐作品都存在其潜在的标题性。《降A大调波罗奈兹》(0P.53)就属于此类作品。本文通过对肖邦的钢琴作品《降A大调波罗奈兹》(oP.53)的分析,来论述此作品中所具有的标题性。  相似文献   

5.
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他在短促的一生中谱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肖邦对祖国的命运怀有真挚情感,对民族解放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强烈的愿望。他更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创作涉及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对后世音乐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冯雪婷 《科教文汇》2010,(1):129-131
肖邦叙事曲是一种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相结合的体裁,同时又是声乐特点和器乐特点相结合的体裁。f小调第四叙事曲是抒情性的,相互间没有形成戏剧性的对比,但在色彩的明暗上还是有明显相对的。f小调《第四叙事曲》是用很自由的形式写成的,是奏鸣曲式、变奏曲、回旋曲式等多种结构原则混合起来的产物。其思想感情比前三首叙事曲更为内在,克制的忧郁、柔情的倾诉、沉思般的回忆和期望,是这一作品的基本情愫,但到了最后,这种情绪变成了不可遏制的热情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陈莉莉 《科教文汇》2007,(12Z):203-203
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肖邦倾注了他毕生的热情和心血。他不但发展了菲尔德早期夜曲的艺术魅力,还在夜曲中创造了更为完美的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和声配置和调式布局以及他个人风格,使夜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肖邦倾注了他毕生的热情和心血。他不但发展了菲尔德早期夜曲的艺术魅力,还在夜曲中创造了更为完美的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和声配置和调式布局以及他个人风格,使夜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肖邦倾注了他毕生的热情和心血.他不但发展了菲尔德早期夜曲的艺术魅力,还在夜曲中创造了更为完美的音乐语言、曲式结构、和声配置和调式布局以及他个人风格,使夜曲成为浪漫主义时期最为优秀的音乐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0.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要想认识钢琴诗人的浪漫气质,领略钢琴诗的独特韵致,肖邦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肖邦似乎命里注定是为钢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钢琴以自己独有的声音诗意地吟唱起来,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细细体会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你会感到夜晚的风格是统一的,而夜中的情调又是如此得不同。  相似文献   

11.
陕北民歌《兰花花》带有典型的信天游风格,讲述了兰花花旧社会一个美丽陕北的农村姑娘,被迫嫁到地主周家,但勇敢的抗婚争取自由与光明,终于与自己的情哥哥重逢的爱情故事。汪立三先生于1953根据这首陕北民歌改编创作了一首钢琴变奏叙事曲《兰花花》,这部作品成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优秀表演曲目。  相似文献   

12.
肖邦的一生倾注于钢琴音乐创作,然而也充分地发挥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装饰性、优美性.作品中强调了声乐性与器乐性的互相融合,有深厚的民族情结.肖邦的民族大英雄主义,和对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使得肖邦作品中大量的舞曲、夜曲,就是一种民间曲调的改编而已.在音响结构上,作为钢琴诗人,抒情只是一个方面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有着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和高贵的诗人气质,他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创造了真正的钢琴音乐风格,带来了钢琴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肖邦(F.Chopin)(1810—1849),是十九世纪最具有天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1首夜曲,且首首堪称旷古绝今之经典。基于此,本文在专家学者文献著作的引导下,对其夜曲演奏技巧进行粗浅的分析,但因篇幅的限制,笔者在文中仅以其早期创作的两首《夜曲》为着眼点,希望可以为钢琴爱好者及日后他人研究本课题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肖邦(F.Chopin)(1810-1849),是十九世纪最具有天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1首夜曲,且首首堪称旷古绝今之经典.基于此,本文在专家学者文献著作的引导下,对其夜曲演奏技巧进行粗浅的分析,但因篇幅的限制,笔者在文中仅以其早期创作的两首《夜曲》为着眼点,希望可以为钢琴爱好者及日后他人研究本课题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钟俊 《科教文汇》2011,(22):146-148
"乐圣"贝多芬除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以外,变奏曲便是他创作的另一块丰富的领域了。其中,要数他在中期阶段创作的《c小调32变奏曲》最为著名。贝多芬创作的变奏曲大部分都跟莫扎特一样,以通俗性为内容,主题大都为大家较为熟悉的旋律。而这首变奏曲主题旋律则突破了贝多芬的常规,风格独树一帜,是一首深受大众欢迎的音乐会变奏曲。笔者从曲式结构、音乐理解、技术运用等多个角度对这一作品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各变奏演奏的具体方法,以便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有机地结合在钢琴的演奏上,从而将其表现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6.
江澎 《科教文汇》2013,(23):137-138
《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六首,是以"船歌"为体裁创作而成的。柴可夫斯基将俄罗斯的民族音乐风格融入到该作品中,旋律优美动听,感情丰富,其结构采用典型的复三部曲式,是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7.
薛青 《今日科苑》2008,(12):200
奏鸣曲的体裁是贝多芬重要的器乐领域,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音乐史家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中,前10首奏鸣曲更接近海顿、莫扎特及前古典时期作曲家的形式与风格,尤其是献给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但即使这几首也显示了贝多芬的个性,他已将奏鸣曲常用的三乐章结构扩充为四个乐章。他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就以第五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简要分析其特征:主题的对比力度及戏剧性的发展,调性转换的大胆,并且充分发挥了新式钢琴在力度,音色和歌唱性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同时他还是出色的作曲家、评论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和创新,而且把这种精神投入到了音乐的创作当中,为钢琴的创作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和火热的激情。他把钢琴演奏的技巧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并且开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对后世作曲家的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复调是他的主要的创作手法,他的古钢琴作品早就成为钢琴音乐的财富和钢琴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巴赫又被尊称为钢琴音乐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1909年德彪西创作的单簧管《第一狂想曲》,使得单簧管的演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首作品从其选材、结构、和声以及独奏与钢琴间的关系来说,与以往的作品都不一样,具有全新的音乐意识。因而,在演奏方法上需要格外的讲究,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处理,以适应作品多方面的表现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