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和原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使国内面临严重的油气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将是今后我国石油公司的战略重点.基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相比,具有综合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应用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量化勘探风险,指出对我国石油公司乃至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从事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BOT项目融资在我国油气勘探项目引进外资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光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7,(1):139-139,141
本文通过将BOT融资方式与我国油气勘探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了我国油气勘探项目实施BOT项目融资方式的可行性及在实施过程中将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气勘探二次创业的前导研究完成单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完成人:李幼铭,杨长春,刘洪,王真理,高静怀我国东部主力油田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但是开采40余年来皆已步入中晚期;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寻找新的油气储量:(1)寻找大庆油田的接替基地;(2)大庆油田外围和深层的油气藏勘探;(3)胜利油田的古潜山油气藏勘探。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攻克一系列油气勘探科技难题。该项目由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大庆油田及胜利油田合作,分别由刘洪研究员和杨长春研究员组织实施。项目执行过程中,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伟刚 《内江科技》2014,35(12):66-67
本文从当前我国非国有企业海外油气项目现状入手,首次将该类企业分成5类;然后针对非国有企业在海外从事油气勘探工作中所面临的勘探部署与经济效益、油气生产与远程管理、企业发展与主干专业人力资源的关系问题进行剖析;指出突出经济效益、重视远程管理、稳定主干专业人才是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油气勘探的三件法宝。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形势逐渐紧张,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国家非常重视油气新区新领域新层位的寻找。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勘探程度低,之前资料显示存在厚度较大的中生代地层,其构造特征和油气前景一直是我国海洋地质、石油地质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寻找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和新层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实施项目“海洋油气新区调查”中设立了工作项目“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含油气远景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6.
油气勘探经济评价新方法的研究--实物期权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实物期权法的原理、特点和定价模型,分析了传统经济评价方法——净现值法在油气勘探项目经济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探讨了新的经济评价方法:实物期权法及其适用性。通过修正后的NPV法则,提出油气勘探项目经济评价的NPV法所忽略的期权价值,以及由此所导致项目价值低估、决策者错误判断项目可行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6,(8):F0004-F0004
邱中建 著名石油勘探专家。1933年6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藉四川省广安县。1963年毕业于重庆在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后50年来一直从事全国油气勘探工作,首先在祁连山北麓、鄂尔多斯单原进行野外地质调查,然后在松辽盆地大庆油田进行综合研究,并继续在勃海湾盆地胜利油田、四川盆地四川油气田、我国近海盆地海洋油气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气田等地区进行勘探、生产、研究及组织管理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油田企业增储上产压力大,松辽盆地作为东北地区的主力探区,探明率持续升高,难以实现“储采平衡”,迫切需要扩大油气勘探新区和增加资源量。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实施“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部署并实施“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1302108019-2)。索伦-林西地区为油气勘查处女地,地质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确定盆地范围,查明地层展布,特别是火山岩覆盖层下的地层展布与含油气性,面临极大挑战。该项目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盆地西部外围和大兴安岭周缘地区,以中生界、上古生界为调查重点,开辟油气调查新区,探索油气调查新层系和新领域,查明区域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选择重点地区部署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调查井(参数井)工程,揭示盆地地下结构、获取油气地质参数,力争取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震勘探成果的管理和有效分析对重大油气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地震勘探资料具有数据种类多样、数据量大的特点,本系统采用了围绕物探项目为中心的多个专题数据库集成管理的方式,旨在建立油田地震勘探成果的一体化管理,解决物探成果的高效存储与综合查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深水油气资源全球储量丰富,已成为世界油气资源的重点勘探领域。相对于西方国家在深水油气领域的"开发热",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还刚刚起步。我国南海深水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深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地质评价,地球物理普查仅限于南海北部地区,而且勘探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科技问题。本文对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主要科技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415.9′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33%;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247400′10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1%。而200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2805′10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17.22%,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9.83%;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5.9%,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增长与石油供给的矛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地面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很大,油气勘探效益难以保障。去年中央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在自主勘探开发的同时引进外部技术和资金,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同时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矿权管理法规,规范油气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掌握我国页岩气富集特点,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页岩气资源,为国家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中设立了“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优选”(2009—2010年)和“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2011年)项目,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3.
在油气早期勘探评价阶段,对油气储量勘探管理和开发可行性评价是中国石油工业企业一项比较困难的实际研究工作。该文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勘探、开发以及财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效益储量”的概念,同时把单井在一定时期和原油价格条件下的最低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能力和最低油气储量规模作为油气“效益储量”的经济判别指标,并以实例方式对中国石油的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在18美元/标准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的石油“效益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散点图”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吉林油田部分油田区块的储层深度与油藏产量下限、油藏面积与储量规模下限的数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吉林油田不同储层、不同面积条件下的效益储量判别和分析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以吉林油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气早期勘探评价阶段,对油气储量勘探管理和开发可行性评价是中国石油工业企业一项比较困难的实际工作。该文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工业企业勘探、开发以及财务部门提供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油气投入产出平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效益储量”的概念,同时把单井在一定时期和原油价格条件下的最低经济极限产量、油气生产能力和最低油气储量规模作为油气“效益储量”的经济判别指标,并以实例方式对中国石油的吉林油田(部分)探区在18美元/标准桶原油价格条件下的石油“效益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散点图”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吉林油田部分油田区块的储层深度与油藏产量下限、油藏面积与储量规模下限的数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此模型对吉林油田不同储层、不同面积条件下的效益储量判别和分析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石油地质实验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已被上百年的勘探史所证实。石油地质实验仪器装备是开展石油地质实验分析的必备工具,是表征石油地质实验室技术能力的标志,是提高和发展石油地质实验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石油地质实验仪器装备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保障。因此,石油地质实验是油气勘探开发管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风险分析的理论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鲁海  谢霞 《预测》1999,18(3):56-58
本文根据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特点,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将影响投资效益的诸多风险分为5大类。同时,把整个投资过程划分为勘探、开发和生产3个主要阶段。然后应用创新的风险模拟影响图法对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汉特——曼西斯克地区的勘探开发投资风险进行了定量化的、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他是脚踏实地的学者、油气勘探科研生产一线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经过近二十年的艰难探索,他在海相碳酸盐岩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与他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普光、元坝等特大型天然气气田的发现和川气东送工程,加快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步伐,促进了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事业的发展,同时丰富和完善了油气勘探理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勘探和开发工作的深入,相对而言构造油气藏的勘探难度日益加大,而岩性地层油气藏逐渐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和储量增长的主体。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重大突破,其探明储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已成为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储集层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层.以碳酸盐岩为含油气层的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产量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全球碳酸盐岩油气田发现相对减少,而我国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发现正方兴未艾.本文研究了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以及勘探方法后,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勘探区块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科技攻关在保证我国油气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天然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勘探与开发作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科技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一直将油气地质理论、勘探开发方法及技术、地面工程应用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列为国家科技攻关的重点内容,并在诸多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面对我国人均资源的不足,为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还要下大力气,加强科技攻关,以为保证我国油气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九五”科技攻关在我国油气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果及“十五”攻关的思路“九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