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小青 《东南传播》2011,(11):139-141
当前的娱乐节目中充满狂欢色彩,本文以台湾金牌电视娱乐节目《康熙来了》为范例,并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指导,探讨以《康熙来了》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节目在语言、身体、形象这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狂欢色彩,并提出《康熙来了》的狂欢对大陆同类娱乐节目的启示,同时指出,狂欢化本身具有的审美和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巴赫金提出的狂欢节、狂欢式、狂欢化有了新的适用性,直播购物、表情包、双十一等都是新的狂欢形势,本文将从网络狂欢理论的相关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狂欢理论的呈现、狂欢理论的影响、狂欢理论的反思与建议四方面入手对狂欢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孔灵 《新闻世界》2013,(1):67-68
微博评论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模式,拓宽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呈现出全民“狂欢”的倾向。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参与形式、言语表达和思想内容三个层面揭示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5.
由资本、媒介与受众共同促成的"狂欢"已经脱离了偶然性、对物理空间依赖的特点,呈现出日常化、生活化和消费至上的规律性。因此,"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不断为媒介与资本收编,逐渐演化成"资本—媒介—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托,就当前的媒介生态图景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狂欢作为受众主体性的体现,已经在资本与媒体的合谋下演变为消费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狂欢"即是消费。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视觉消费盛行的当下,短视频占据了公众的碎片化时间,许多的热敏事件和话题能通过短视频渠道快速抵达用户并能够抓取公众注意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低门槛、普及性和公众的从众心理、社交需求,公众进行内容二次创造,成为数字劳工、生产迷因并消费当事人和事件,这导致网络狂欢成为常态。本文将以公众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对现象级传播现象"丁真"的围观为例,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支撑,分析这场狂欢盛宴中公众表现、狂欢原因及狂欢后的反思。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热点转瞬即逝,公众在狂欢娱乐放松时,也要注意到狂欢背后刚从贫困县到今年城市营销黑马的理塘所做出的贡献,在打造个人IP时供参考的借鉴意义,公众也要避免过度消费丁真,消解其纯天然特质。  相似文献   

7.
赵文婷 《传媒》2023,(13):35-37
中国喜剧电影的狂欢化叙事作为重要的艺术表征,不仅局限于狂欢行动、狂欢语境的建构上,更多还体现在人物形象、视觉表达和叙事结构的狂欢化呈现上,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质。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流于表层甚至无用,出现了具有意义悖论的文本内容。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喜剧电影狂欢化叙事及其意义悖论进行系统审视,寻找症结所在,以明确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的新剧营销,都会伴随着影响力巨大的网络狂欢,在自由、平等的网络环境中,快乐至上的网民心态造就了难以控制的狂欢盛世.本文从网络狂欢的内容、渠道、主体行为等方面对新剧营销网络狂欢模式进行分析,探究模式的环境、传受双方主客观意愿等条件,从而找到狂欢失度的原因,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著名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是相对于日常生活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状态,狂欢化生活是对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的创新化和陌生化。在平台支持、文化背景、商业利益等因素的助推下,直播答题赢奖金成为全民狂欢的节目,各大平台纷纷利用巨额奖金、明星助战等方式吸引受众,用户在直播答题狂欢中暂时释放了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使直播答题具有了全民性、平等性和仪式性的狂欢特点,笔者对这场全民狂欢进行理性思考后,认为内容觉醒、社交困境和法规缺失的问题逐渐影响到了直播答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红色的喜悦之中,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微信国旗头像拉开了微信朋友圈集体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序幕,紧接着朋友圈出现了怀旧照片打印以及少数民族服装个人秀。而随着十一国庆《我和我的祖国》电影的热映,用户在朋友圈陆续发布电影观后感,狂欢达到顶峰。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一种自由民主的文化策略在如今的微信朋友圈得到了体现。笔者通过观察法,以狂欢理论为支撑,发现微信朋友圈集体传递的参与者从被动沉浸转变为主动参与,寻求新颖、个性的爱国表白,以图像符号的形式直观流露,以个人为基点于朋友圈分享,圈圈相传,形成庆祝新中国70周年的媒介集体狂欢景象。  相似文献   

11.
以微信为载体和传播途径所进行的各类活动,引发了人们生存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也催生出各种类型的大众狂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6亿多微信用户狂欢的现实情况值得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巴赫金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狂欢理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耽美文化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青年亚文化,其对主流文化的批判性与狂欢化的贬讽和嘲弄、互联网环境下同人女群体自由平等的虚拟线上交际与狂欢节广场随性亲昵的交往行为、狂欢节的民间乌托邦性与耽美文化提示的象征性现实、耽美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戏仿性解读与狂欢化的否定和再生不谋而合,狂欢理论同耽美文化无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可以清楚的明晰耽美这一狂欢式文化现象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能够理解同人女群体建构的拟态世界及其主观追求,并指出耽美文化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同人女群体的表层狂欢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王蕾 《今传媒》2013,(1):127-128
毕业季期间,大学校园频频出现另类毕业照,使沉重的毕业增添了不少轻松愉快的气氛。本文试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的角度入手,将狂欢理论和另类毕业照行为结合,从文学和传播学两个角度,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狂欢行为,透析在web2.0网络媒介的时代下狂欢行为的实质,让更多的人理解大学生的内心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有关"少年列席深圳政协会议事件"的相关"跟帖式"微博评论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特征,但这种狂欢化并不具有全民性。对话状态下的"跟帖式"微博评论以非狂欢化的讨论为主,但对话的过程会对评论的走向产生影响。怀疑的立场和微博评论的狂欢化有着很大联系。微博评论狂欢化一方面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另一方面会对事件发展的走向产生未知的影响,甚至危害相关方和社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作为我国互联网时代的独特产物,成为网络原生代们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走进虚拟狂欢世界的重要媒介。本文以《明星大侦探》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内容、主体、场景和语言的狂欢化表现,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狂欢现象进行全面阐述,希望能给予有关学者和业内人士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16.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将世界分为两个完全对立的存在,第一世界是官方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第二世界则是狂欢的、广场式的无规则世界.长久以来,官方文化一直压抑大众的诙谐文化,大众文化也始终反抗并解构着官方文化.随着狂欢场域由实体到虚拟的扩大化,反抗和颠覆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综艺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狂欢活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起,11月11日就被赋予"购物狂欢节"的意义,成为了销售业的重头戏,如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体现在为购物节"造势",引导民众形成了"愚昧的狂欢"。本文是基于2014年的购物节分析,指出这一现象的狂欢意涵,并透视媒体引导民众进行多种消费、制造狂欢背后的作用机制,最后呼吁民众理性对待媒体奇观这一现象,回归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8.
徐去屏 《新闻窗》2010,(6):33-34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媒体的狂欢节,在这个类似于中世纪狂欢节的广场中,媒体塑造了狂欢的偶像,甚至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了面具,将受众变成了全球性的公民,并引导着时代的狂欢。因此,媒介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索菲  邹振宇 《东南传播》2018,(6):140-142
伴随着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等流媒体视频网站的高速发展,各大视频网站在扩充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在寻求内容的探索和开发.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用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风格构建原创综艺节目生态圈,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所蕴含的传播学要素和狂欢因子,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具有全民性、仪式性、颠覆性的狂欢场域,使节目形态与节目传播相得益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  相似文献   

20.
解读体育文化传播的大众狂欢景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不过一个多世纪,但借助体育本身的魅力和大众传媒的力量,体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恐怕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体育这样,能够让那么多的人参与其中,使其身心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对体育文化传播所形成的全球狂欢,激情狂欢,民族狂欢和集体狂欢等几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