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如何在高考的短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以获得高分?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高考作文,在保证不跑题、不抄袭、有中心、有内容、够字数的前提下,注意在作文中设置一些“亮点”是获取高分的一个好办法。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增设了“发展等级”分,其所作规定共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方面,这四方面又分为12个评分点。并在“评分标准”中特地说明:在这12个评分点中,不求全面,有一点突出就可得分甚至满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等级”相当于“亮点等级”。一篇作文,如系平庸之作,当然不会引起阅卷老…  相似文献   

2.
怎样给小学生作文评分?我主张“高分政策”.其目的主要是刺激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不是没有标准.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写的作文,凡达到他所在年级规定的要求,就应给高分. 过去,我们在批改作文上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约摸估估,无一定标准,错误地认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在1980年为小学生作文选《幼芽》题词时指出“模仿不是好办法”.在当时曾引发了一场小学生作文可不可模仿、仿写是不是“好办法”的争论。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仿写违背作文先有内容后有形式的过程.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烂”作文.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文风等。而我认为.教学生模仿作文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好作文也是从“模仿”中诞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作文采用了分项分类评分办法,按内容、表达和书写三项要求,将作文分为“好、较好、中、较差、差”五类。1998年高考大作文共40分,其中“书写”规定了评分标准。例如“好”的书写,即“字体美观,书写正确,卷面整洁”给5分,“字体难看,错别字多”给1—0分。高考作文把“书写”作为独特而重要的评分项目,其实并非偶然,早在1985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书写就作了这样明确的规定:“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者,酌情加分;反之,酌情扣分。”1991年高考大作文分项分等评分也规定了“文面3分”。由此可见,历年来的考试作文,都重视卷面的“书写”,其命题意图很清楚,写字作为语文的一项基本功,平时教学应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但是,考试作文书写的现状令人忧虑。从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阅卷情况看,总有相当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如何在高考的短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以获得高分?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认为:高考作文,在保证不跑题、不抄袭、有中心、有内容、够字数的前提下,注意在作文中设置一些“亮点”是获取高分的一个好办法。从2000年开始,高考作文增设了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决定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它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前提。修订版《大纲》之前的各个《大纲》都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之为“作文”。这很容易混淆成人“作文”与小学生“学作文”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成人的“作文” (如作家的文艺性创作、科技人员的学术性论文 )与小学生的“作文”,在写作目的、表达要求和评价标准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为什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文学化”倾向长期得不到纠正 ?为什么有的语文教师至今还用“立意新、构思巧、语言美”的标准来衡量小学生的作文 ?这与这些语…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 在初中阶段,不少老师对写作教学的关注仅仅是对最终分数高低的比较,对初中阶段作文要求不甚明了。对于中考作文教学与指导,也多用心于如何就中考评分细则谋求高分的方法上,也就是以“智者”或“投机”者的心态研究着中考作文的命题、要求,这就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茫然、甚至盲目。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明确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与评价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作文评分过低.教师普遍喜欢从中段起分,八十五分称是高分,一般是六、七十分.不及格者每每有之.因而,学生把作文得高分视为畏途,教师把作文评高分当作禁区,严重地挫伤了学生作文积极性.造成作文评分过低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决定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它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前提。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之前的各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之为“作文”,这很容易混淆成人“作文”与小学生“学作文”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成人的“作文” (如作家的文艺性创作、科技人员的学术性论文 )与小学生的“作文”,在写作目的、表达要求和评价标准上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为什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文学化”倾向长期得不到纠正 ?为什么有的语文教师至今还用“立意新、构思巧、语言美”的标准来衡量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 一、作文内容的虚与实对于小学生作文,有人以为必须写真人真事,有人以为在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想象,还有人认为可以虚构.如何看待作文内容“虚”与“实”的问题呢? 叶圣陶先生积七十年的经验,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作文教学主张.所谓“立诚”,就是“实”,不说假话,空话.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所以如对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写起作文来缺少素材,难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日札优于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我认为,每天写日记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难写———我们曾对 5 10多名学生作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 70人不喜欢作文课 ,害怕写作文 ,觉得无话可说。小学生作文陷入这种困境 ,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脱离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所致。有的作文教学只是适应考试 ,忽视培养学生作文基本智能 ,有的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 ,作文教学专门传授押题、套题的“功夫” ,考试之前 ,背诵一篇别人的优秀作文或自己某篇经教师重点加工的习作 ,考试时按作文题要求稍加变化 ,抄进试卷等。长此以往 ,一个小学毕业生 ,写文章语无伦次 ,条理不…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在目前教学中它却成为一块软肋,难以拿捏。有的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有的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完全靠学生自身的先天因素;还有的则认为完全靠运气,碰到易写的题目就得高分,否则“,待宰”。基于这些认识,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用四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是作文教学中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仔细推敲一下,四步教学并末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最关键的一步被忽视了,那就…  相似文献   

14.
一、作文评分的着眼点当前,我们对作文评分的着眼点还不很明确,因而对于学生作文到底要达到什么要求,依据什么标准评分,也就心中无数。有的以教师的“味口”为评分标准,合“味”的,给高分,不“可口”,给低分。由于各人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一次性”作文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作文质量的提高.而笔者在进行“优化作文教学程序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一种作文评分卡,弱化了小学生“一次作文”的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习作心理过程的研究。认为作文构思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进而分析小学生作文构思的过程和内容,并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要从小学生“基模”建设入手进行训练的作文构思教学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小学生作文需要革命,因为它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本来应当以“生命的表达和交流”为原点的作文.被完全异化为让学生遵照老师的指令,去说一些言不由衷,只是为了讨别人喜欢,以求获取高分的空话、套话、假话。作文成了一种与儿童生命状态完全剥离的“技术活儿”。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莫大悲哀。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提高作文水平 ,增强学生素质 ,对于广大小语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而又头痛的事。如果仅靠每个单元一篇作文训练 ,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有所提高。有的教师主张平时多观察、多读有益的课外读物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我认为提高小学作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平时的“小练笔”。一、“小练笔”的必要性作文是学生观察水平、认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与发挥 ,而小学生的见识和阅历都很浅 ,不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不能把心里想要描述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是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潜力的,可是在作文领域里却失去了创造性,这是为什么呢?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作文教学,把教材中的“同步作文”奉为作文活动的“圣经”。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认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但是,小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说。”要使小学生“有话可说”,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只要有了材料,自然就“有话可说”了。可见,观察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作文之源。那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