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安娟 《新闻传播》2012,(9):63+65
在以电视为介质的所有语言传播活动中,新闻播音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不仅要求播音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要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本文讨论了新闻播音中的"再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田珺 《采.写.编》2021,(11):66-67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是电视观众关注的焦点,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与效果,所以电视台新闻播音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形象塑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电视台新闻播音员形象塑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播音员一向以正襟危坐的播音腔出现在广播电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播音腔沉缓的节奏已经很难跟上今天时代的步伐,程式化的沿袭也容易千人一腔。因此时代呼唤既有严谨逻辑,又有灵动活力,既神形兼备,又声情并茂的个性化新闻播音员。然而,个性化新闻播音并不是随心所欲,它要结合自身条件、新闻内容、受众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沿着新闻播音规律的轨道不断发展创新,特别是年轻的新闻播音员,千万不能走上自然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4.
邢虹 《今传媒》2009,(8):85-85
播音员的称谓现在比较统一,是专指新闻消息的播报人,除新闻播音员之外其它类型(仅从节日形态上划分)节目的出镜人都可称做主持人.它是一个泛称,在这当中,新闻消息类节目里那个参与采编新闻、在节目中有话语权,甚至主导节目的出镜人就是主播,换句话说,主播是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主持人,而非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5.
李慧 《视听纵横》2005,(2):93-95
直播新闻的过程中,播音员在演播室内要完成的直播内容最多最主要的就是每条新闻的导语部分。演播室导语通常也称开头语、串联词等,是由播音员在演播室内播报的概括了新闻要点、看点,展示新闻主题、价值的内容,或是一些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话语。它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说,它直接影响了观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以及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曾小洪 《声屏世界》2005,(12):46-46
优秀的电视节日除了有好的素材及拍摄到位的画面外.播音员在后期有声传播巾的再创作给电视画面赋予的“点睛之笔”也是不容忽视的。播音员在工作中要面对时政新闻、社会新闻、通讯等多种类型的稿件,如何理解每篇稿件的中心思想,准确把握其内涵.使播读后的作品能引起受众的共鸣.除了在播读前反复推敲、理解稿件的内涵外.更为重要的是播音员播读时的情感调动。  相似文献   

7.
朱莉莎 《视听纵横》2005,(5):112-113
人物纪录片的解说与新闻播音有很大不同。新闻追求的是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播音员在给新闻稿件配音时无需融入太多的感情色彩。而人物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展现人物风采,讲述不同类型人物的闪光点,播音员在解说时首先要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要把编导的市场观点和种种感受以及深刻浓烈的情感色彩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杨曼 《中国广播》2005,(6):43-45
新闻类节日是各电台电视台的主体节目。时至今日,随着新闻节目的改革与发展,其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主持人也细化为新闻播音员、新闻评论员、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等。“主播制”(新闻主播)已渐在各台新闻类节目中推行开来。随之而来的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在逐渐发生着变革。为此,就播音界沿用多年的“播”新闻与近年来日渐时尚的“说”新闻这两种风格的播报方式,以及新闻类节目本身对此提出的要求做以下阐释:  相似文献   

9.
万俊杰 《青年记者》2012,(11):55-56
做好新闻播报是播音员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新闻播报往往体现了播音员的基本功,是播音员的看家本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闻节目的变革,人们对广播电视播音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播音中出现固定腔调的现象也被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所排斥.  相似文献   

10.
姜虹 《视听界》2006,(5):98-98
近年来,“说新闻”之风盛行。可是主流新闻节目的播音,从中央到地方—直还是播音员统领。这是因为,传统的播报方式传播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百姓乐于接受的一种习惯形式。究其原由,这里面有着播报式新闻播音的不朽魅力和审美特征。1.新闻播音员应具的意愿美播音员采用播报的方式播读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社会属性,他代表党和政府说话,他是喉舌,是代言人,在播音中充溢着客观的真实性。播音员在播音中的情感必然与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相一致,他的这种身份,也规定了他的情感美的社会属性。播音员播报的新闻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他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播…  相似文献   

11.
下基层,走农村。蹲点"一线","民生、民情"体验等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频出现。对于长期从事新闻播音的播音员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怎样才能做到用"鲜活"的、接"地气"的语言进行新闻报道?借此机会,笔者结合近一段时间的"走、转、改"体验,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新闻播音员如何践行"走、转、改"?一、参与"走"让新闻播音员腿沾泥土感受天地之阔挑战就意味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播音风格中不适  相似文献   

12.
赵霞 《新闻前哨》2010,(5):46-47
与报刊网络等媒介不同.广播电视,尤其是广播,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必须安排一个角色去完成传播行为,这就是新闻播音员,或称之为新闻主播、新闻节目主持人(以下统称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13.
纪伟  林业茗 《记者摇篮》2007,(10):54-54,49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口播工作量虽然不大,但由于播音员的口播图像一方面代表着新闻栏目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其在新闻  相似文献   

14.
晨星 《新闻前哨》2005,(9):73-74
现在,直播新闻已经被广泛使用,尤其成为广播新闻发展的一种强有力手段,获得主导的地位。同时也对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播音员从坐在录音室的录音播出,到直接坐在直播室话筒前的直播新闻,此种角色的转换远不是两个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得那么容易,它要求新闻播音员从以下几方面强化训练,才能承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15.
袁敏杰 《今传媒》2008,(3):41-41
萌生写这篇文章的念头,乃是由妻子对当地电视台一位新闻播音员的多次称赞所引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回了.当看到这位女播音员播报新闻或主持什么晚会节目时,妻子便会说起她在大街上目睹这位播音员弯腰拣起自己不慎掉在地上的一小片纸屑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董凯云 《视听纵横》2006,(2):110-110
一般情况下,播音员的工作就是把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再度播音创作,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只要吐字清晰、语言规范、表达正确,播音员的工作就算完成了。但是在大多数的县级台,由于台小人少,人员编制、节目安排等原因,需要的是一人身兼多职、一人多能、一专多能,“万精油”式的人才,各项业务都能拿得起干得上。这样,台里的播音员自然成了业务的多面手。一名播音员可以是新闻主播,又是晚会节目主持人,既是广播主持人,又兼电视播音员,同时涉及采、写、编、摄等各项新闻业务。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下,县级台播音员需潜心学习,日积月累、处变不惊、灵活应对。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播音员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7.
魏波 《新闻前哨》2012,(8):117-118
工作状态,即人工作时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形态。电视新闻播音员对工作状态的把握,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播发新闻的特定时刻、特定环境空间里表现出来的特定的新闻意识、感觉和状态。电视新闻画面直观地展示事件的发生和进展,除了为数不多的现场报道外,大部分报道是靠新闻播音员在屏幕前转述完成的。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今天,无疑对新闻播音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明确身份,建立自信心电视新闻播音员该如何定位?新闻节目是一个电视台舆论导向的直接体现。电视新闻播音员作为媒体代表人——党和政府的"喉舌",直接为政府和人民服务。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新闻播音员须具备庄重、得体、机敏、坦诚而不乏热情的共性,同时又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在新闻节目中,  相似文献   

18.
播好一篇新闻稿件,需要诸多条件:播音员动听的音质、优美的音色、气息的轻松驾驭、对稿件及新闻背景的正确深入的理解、情感的通篇把握、积极饱满的状态,还有播音员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9.
谈新闻播音的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是个老话题,究竟怎样做才能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怎样做才能常播常新?笔者认为,新闻播音绝非是由稿件到论语的语言形式的变化,需要播音员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渊博的学识、成熟的语言表达风格,在播音创作中,使文字获得新生,成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有声新闻。直至今天,从事这一工作的人都在说:新闻好播,但难  相似文献   

20.
施青 《视听界》2007,(4):104-105
广播新闻播音包含了播音员对新闻事件的主观看法,具有舆论向导性。播音员是广播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秀的广播新闻播音能使信息准确生动,让受众增加收听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