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文润教授     
赵文润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学者赵文润教授,满族,辽宁大连人,1936年生。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曾在西北政法学院任教,讲授中国通史等课程。1972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并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校重点学科中...  相似文献   

2.
赵吉惠教授     
赵吉惠,男,满族,1934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165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56年结业于教育部主办的哲学研究班。先后在西北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任教。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等职。赵吉惠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与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思想史文献学”、“中国儒学史”、“先秦名学  相似文献   

3.
杨存堂教授     
杨存堂教授,笔名柳植。1934年出生于陕西凤翔县。1958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后曾跟胡锡年教授专修世界现代史。60年代初开始从事世界史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生讲授“世界现代史”、“苏联史”、“当代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思想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素以思路清新、分析透彻、史料翔实、富于启发性而受到学生的称  相似文献   

4.
房成祥教授     
房成祥教授,1934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市。1951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后被选送到教育部委托中共中央第一中级党校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一直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1961年晋升为讲师,1966年经原中共中央西北局特批为副研究员,1979年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40年来,房成祥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高校进修教师、硕士研究生讲授过中共党史研究、毛泽东著作研究、统一战线史、革命根据地史、革命道路理论研究、国情理论研究、党的战略研究、党史人物研究等10余门课程。他刻苦勤奋,学识渊博,教课深受学生欢迎。他关心学生成长,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好评。现任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34名、高等学校进修教师40多名。  相似文献   

5.
一、学科沿革专门史专业的前身是历史系的中国民族史专业。早在1958年,历史系就曾举办内蒙古近代史研究生班。1986年,历史系获得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正式的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当时有两个研究方向:蒙古历史文献、蒙古族近代史。导师有金峰教授和娜琳教授。1993年,研究方向拓展成北方民族史、蒙古历史文献、蒙古族近代史三个,导师为金峰、曹永年、娜琳、赵之恒。1999年,中国民族史专业调整为专门史专业,  相似文献   

6.
隋唐永丰仓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丰仓在维持隋唐时代京师长安城居民经济生活、保障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行诸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探明永丰仓确切所在,对隋唐时代邮驿地理、漕运、经济、军事等专门史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与野外调查资料,通过分析驿道里程、渭黄汇流口位置、军事攻防行动、古代粮仓选址规律、关中漕渠尾闾所在和居民口碑史等方面因素,考定隋唐永丰仓故址实际位于今潼关县港口镇西村附近  相似文献   

7.
杨宝康,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66年10月生,云南云县人。现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九三学社临沧支社委员会副主委,政协临沧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临沧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主编。 杨宝康1989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临沧教育学院(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1995年10月晋升讲师,2000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06年10月晋升教授。杨宝康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先后系统讲授了《云南地方史》、《中国通史》、《中国文化概论》、《简明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8.
内藤湖南把六朝和隋唐划为中国的中世,认为那个时代的特点在于贵族政治,在这一特点中他论说了中国史上政体的发展变化。湖南身后最初的继承者冈崎文夫和宫川尚志在各自的代表作《魏晋南北朝通史》和《六朝史研究》中,发展了湖南的学说。以他们为主构成战前所谓“京都学派”。战后前田直典等与京都学派围绕六朝、隋唐是否中世及这时代直接生产者的身份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50年代末到60年代,六朝史研究围绕贵族阶级的独立性问题出现了新论争,进行过多方面探讨,形成由我提出的“豪族共同体”论,并在1970年后对此发生过新的论战。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史是高校历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从增加中国古代史讲授的知识容量;引入多种教学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效果考核体系,规范专业教学模式;利用课堂提升其他相关培养要求等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总结和思考,这将有助于高校史学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文润教授主编,陕西师大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10位教授、副教授、讲师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史新编》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同以前出版的几部中国古代史教材比较,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容突出“新”字。《新编》在吸收已有几部中国古代史教材优点的基础上,采用了近年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考古新发现,以及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使读者耳目一新。如以前教材讲汉代造纸术,以“霸桥纸”为典型,而《新编》根据《光明日报》1987年9月12日第1版的报道,改正了“霸桥纸”植物纤维纸伪说,首次以教材形式将之公诸于世。唐高宗李治,历来认为其昏懦无能,而《新编》作者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肯定他勤于朝政,并不昏懦。在讲唐宪宗迎佛骨时,教材介绍了198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法门寺唐代地宫时的重大发现。正因为《新编》增添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内容,所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11.
陈英,副教授,主讲教师,美国阿拉莫学习系统国际培训师,山东省高级培训师,山东泗水人,1985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汉语吉文学系,1998年开始从事管理培训教学。★研究方向1.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2.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3.现代培训理论、方法4.中国古代管理思想5.创新理论和女性研究★教学概况讲授了《用人艺术》、《决策方法》、《决策思维的创新》、《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培训者培训》、《怎样讲好培训课》、《教学文本语言》、《教学形体语言》、《教学有声语言》、《女性系列专题》、《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中国古代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学科沿革 专门史专业的前身是历史系的中国民族史专业。早在1958年,历史系就曾举办内蒙古近代史研究生班。1986年,历史系获得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正式的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当时有两个研究方向:蒙古历史文献、蒙古族近代史。导师有金峰教授和娜琳教授。  相似文献   

13.
马家骏教授     
马家骏教授。1929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1949年考取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今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陕西师大学报》编委、国内访问学者导师。马家骏教授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现代文选及习作》、《俄罗斯苏联文学》、《欧美文学》、《文艺理论》、《毛主席诗词》、《群众文艺创作概论》等课程。给研究生、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有:《俄国戏剧史》、《俄国诗歌史》、《俄国小说史》、《俄国文学批评史》、《高尔基创作研究》,《屠格涅夫研究》、《亚·奥斯特罗夫斯基研究》、《西方现代派文学》等。他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作到了将知识性、趣味性融汇于教书育人的过程之  相似文献   

14.
徐青自1968年起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学术成果丰硕,被誉为"有创见,有突破"。在声律方面,他对先秦至隋唐的诗歌作了全面的声律分析,由此探明了中国古代声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述前人所未述,填补了我国古代声律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5.
胡锡年教授     
胡锡年教授是我国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现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并担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中日关系史分会会长、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特聘教授等职,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胡锡年教授又名雪岩,1913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早年就读于浙江嘉兴秀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英文系。大学期间,胡先生以各种笔名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杂文、译作等,逐步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他曾先后在昆明、上海、重庆等地担任编辑、记者。1945年抗战胜利后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外交史及政治经济学。1950年回国,曾先后在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历任兰州  相似文献   

16.
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较重视对历史系学生史学理论与方法素养的培养,他们设立了一系列课程,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波兰,这一点尤其突出。我在华沙大学和波兹南大学讲学期间了解到,他们一年级设有“历史研究入门”课,二年级有“史学辅助学”课,三年级学“史学方法论”课,四年级在波兹南大学历史系,著名的史学理论家托波尔斯基院士亲自讲授“史学理论”课。此外,他们还设有本国史学史与外国史学史、史学论著写作以及史学名著选读等课程。这一系列课程构成了历史系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何清谷教授     
何清谷教授何清谷教授,长安县人,1931年生。读完初中即因家庭更困失学。1949年7月每加工作,曾任完小校长多年,靠自学修完高中课程。1955年8月调干考入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现为本校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18.
周伟洲教授     
周伟洲 ,男 ,汉族 ,广东开平人 ,1940年 2月出生。 196 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6 5年西北大学民族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师从著名中国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后被分配至陕西省博物馆从事有关文物的陈列与研究工作 ,在《文物》、《考古》等刊物上先后发表了十余篇专题研究论文 ,受到文物与考古学界的重视和好评。1973年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编写组 ,参加《沙俄侵略中国西部边疆史》一书的编写工作。 1979年该书出版后 ,编写组改为西北历史研究室 ,直属学校。此后 ,一直在该室从事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并从 1985起任该室主任 …  相似文献   

19.
阳光宁教授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2):F0002-F0002
阳光宁,男,1965年10月生,安徽太湖人。1987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5月至1992年12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函授)助教进修班学习、结业。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20.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日前在我院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辛德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伟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凭,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玉义,大同市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