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07,(27)
作为现代校长,应抛弃因循守旧的纯压制性管理方法,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举,依法而管,管而有度,依情而理,理而有序,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对于学校而言,实行和谐的管理、实现管理的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应该将刚性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学校经常提到"管理"一词,对于管理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管理最基本的意思是管在前,理在后.管要体现合理性、刚硬性和示范性,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要合理 管理,首先要求学校领导管得合理.要体现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关键看管理的制度是否科学.  相似文献   

3.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理",最初是指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一种控制,旨在规定人的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将管理的重点放在"管"字上。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管理现象。学校中班级管理活动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的今天,班级管理要轻"管"重"理",整个管理要围绕"理"字进行,注重心的感悟与情的沟通,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好好思量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的"管"以育人为目标,"理"以制度为手段,对学生实施爱心化管理、育人化管理、包容式管理。管理者要以"理"服人,讲道理、讲情理、讲条理,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管理要"管"与"理"并重,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法制"与"情治"的关系以及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切莫重“管”轻“理”学校管理中的重“管”轻“理”现象,不仅制约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而且严重伤害教工的思想感情,造成教工的逆反心理,致使教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内部管理中,既要重管,更要重“理...  相似文献   

9.
学校管理实际上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有可能是一种人治的力量,也有可能是一种制度的约束;而“理”则是一种教育的氛围,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追求少“管”多“理”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实际上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有可能是一种人治的力量,也有可能是一种制度的约束;而“理”则是一种教育的氛围,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追求少“管”多“理”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统教育机制向素质教育机制的转变,规章制度的约束已不再是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与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笔者认为,"依法办学,人文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陈华忠 《教书育人》2013,(35):23-24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个纷繁复杂的过程,既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权衡各项工作的轻重得失;既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要挖掘教师工作潜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此,要搞好教学常规管理,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教学常规管理就是处理好学校大量的日常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常规管理,首先就要明确"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管"与"理"  相似文献   

13.
切莫重“管”轻“理”江苏沈从峰,吕从坤目前,学校管理越来越被摆上突出的位置。然而,据笔者调查,不少学校在内部管理中.往往重视对物、钱的管理,轻视对人的管理;在对人的管理中,又往往重‘”管”轻“理”,不仅没有发挥管理的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管而有度,理而有节,乃管理的最高境界矣。谈“潜规则”文化里的管理,其实,“潜规则”有时就像一包“人情味”,有时又像一包“火药味”。如,每到期终,对一学期来校长过程管理的考评,教师给打出的分值,彰显出来的就富有浓浓地“人情味”。如,有的校长努力拼搏,总想干出一番事业,结果事与愿违,他的长短叹息和抱怨等,它就多会充满“火药味”。管是刚性的规章制度的约束,理是柔性的疏导和健康的感情分流,不管是“人情味”的方式呈现,还是“火药味”的方式冒出来,只有依法管理,管而有度,依情为理,理而有节,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和气氛,理畅情绪,才能事事如愿。  相似文献   

15.
校长治校,即校长管理学校。管理,可以理解为"管"和"理"。"管",则体现了权威性、层次性、强制性等法规性特点;"理"则体验了和谐性、吸引性、协作性等人文性的特点。为了体现管理的两重性,达到管理的预期目的,校长在以法制校的同时,必须充分展示其人文性,以自己人文性"四化"的力量和管理智慧去熏陶、吸引、影响广大教职员工。  相似文献   

16.
“向管理要质量”这是每一位校长都知晓并都在努力实践的一种办学思路。“管理”,我的理解就是“管一管”和“理一理”。那么,校长作为一校之魂,在“教学”这一学校中心工作中“管”什么?如何“管”?“理”什么?如何“理”?恐怕都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也都有自己的策略与实践。我是刚刚走上校长岗位的  相似文献   

17.
学校管理除需要规章制度去约束激励外,也需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两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德育、教学、安全、后勤等方方面面,结合当前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实践来看,重点还是落在"管"字上,而在"谋"和"理"上有所欠缺,因此,学校管理很容易出现"乱"的现象。学校管理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要提升普通高中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得先"谋",再"理",后"管",最后"协"。  相似文献   

19.
学校管理工作可以分为“管”与“理”两个方面。在当前的研究中,由于人本主义等思潮的影响,“管”的作用受到忽视甚至否定;而“理”的作用得到关注与肯定。通过对人性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万能的管理法则。我们不仅要研究管理的理论,还要研究我们的实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任何极端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正>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增强全体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为每一位师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基层教育管理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不断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学校安全管理要强化细节管理、实行家校共建、关注师生心理健康,要"管"在细节,"理"出和谐。一、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校园管理重细节安全管理无小事。只有有了安全保障,才能够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