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刷业已被逼到了角落。大量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甚至小手工作坊都涌进了书刊印刷业。本来,国家布点的印刷企业就生产过剩,再被外来户一冲,就越发艰难了。发行业正在被瓜分。在每年全国书市前一周,都有一个民营书店的会前会,他们的交易额达到数十亿。出版社出现了空洞化。被控制得最严的出版系统近几年也是警报不断,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屡禁不绝。书号、刊号、版号卖给谁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政府现有图书管理部门来给民营图书工作室统一管理选题,并发放所需书号,这一方面降低了民营图书工作室的出版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绝社会上的买卖书号现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版业中的民营成分兴起,民营图书工作室也应运而生。据相关资料显示,民营图书工作室真正进入出版业的核心领域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最早参与的出版业务仅是图书销售工作。可以说,正是那些早年投身于图书销售、并对图书市场有敏锐洞察力的个体书商,了解市场真正需要的图书选题,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转向图书出版,从而出现了民营图书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4)
新闻出版署﹃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出版管理,树立行业新风,进一步繁荣出版事业,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和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的有关规定,现重申并补充关于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  相似文献   

4.
浅谈"国""民"合作出版新模式中智力资本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几乎可以称得上"民营工作室"元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4月初发布的一份改革指导文件中表示,将"积极探索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在政策层面上民营工作室正式浮出水面,证明其身份的合法性,同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说:"我们现在把它(民营图书工作室)定位为新兴的文化生产力,纳入政府帮助、引导、支持的范围."他承诺,主管部门将从三个方面解决民营机构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让他们不再依靠买卖书号生存".  相似文献   

5.
2004年 5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对书号使用总量进行宏观控制,以实现出版工作的阶段性转移.这是书号放开的前奏,还是管理方式的变革?对此,出版社和民营书商的看法大不相同.本文拟对书号放开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放开书号后中国出版业的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出出版社相应对策.如果书号不放开,本文即是"假语村言";即便书号放开,本文也只是管窥之见,还请各位出版同人指正.  相似文献   

6.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08,(2):5
辽宁出版传媒以收购或增发的方式再纳四家出版机构;新闻出版广电行业8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图书零售市场2007年增长11.18%;图书馆ATM机首月“吞吐”图书近千册;书号、版号、刊号的发放将与产品产量和质量挂钩;中国戏剧出版社败了张爱玲版权官司赔款39万元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年发展,民营资本在出版行业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强,早已经发展为中国出版产业的一股重要力量,一支“嗅觉”敏感、运作灵活的生力军。《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已近两年,这两年,一些民营文化公司扩大规模,引入风险投资,得以快速发展。“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的项目签约了一些民营企业,首批企业已经人驻位于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的出版创意大厦,他们享受解决书号、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于民营书业发展来讲,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审稿既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专有出版权的核心所在。合作出版与买卖书号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出版社是否对书稿认真履行了审稿权。出版社在与民营书业的合作中,必须坚持"三审"责任制,加强出版流程管理,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9.
每月视点     
观察今后书号、版号、刊号的发放跟产品产量和质量挂钩未来一个时期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主要有六点措施,其中书号、版号、刊号的发放要跟产品产量和质量挂钩。六点措施主要内容是:(1)管理要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化。要根据产品产量和质量研究书号、版号、刊号的发放办法,制定新的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出版单位评估体系并建立能进能出机制等。(2)对同为市场主体的集团公司和出版社的管理手段应一致,不能主观地将二者作出区分,在进行书号管理、舆论引导和实施监管等方面应一视同仁。(3)树立“大出版”观念,改变以往的按介质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违规必究警钟长鸣张凡最近,新闻出版署对严重违反出版管理规定,买卖或变相买卖书号,版号的三家图书版社和五家音像出版社分别给予了停业整顿,吊销出版许可证直至撤销出版社的处分,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对严肃出版纪律,纠正出版行业的不正之风,促...  相似文献   

11.
管理     
《传媒》2009,(3):77-77
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2010年底全部转制 转制到位后不限制出版范围、书号、版号 自2008年9月确定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路线图之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决定将于2010年底全面完成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任务,对转制到位的出版单位,总署在出版范围、书号、版号等方面不予限制。2009年年底将全面完成地方和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2010年年底全面完成中央各部门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三年内完成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任务,并在几年内培育数家“双百亿”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出版体制下,民营文化公司,工作室要想进入出版领域,就必须与国有出版社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双方的合作先后出现过多种方式,起初主要是单纯的书号买卖,如今已不多见.目前双方主要有三种合作方式:挂靠出版社、项目合作、注册合资公司.在实际运作中,规模较大的民营文化公司经常采取复合型的合作方式,即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式与不同的国有出版社进行合作.同一家民营文化公司或工作室也往往会根据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合作方式,如挂靠一家出版社一定时期之后脱离出去,再选择另一家出版社进行项目合作.毫无疑问,不管哪一种合作方式,都以书号为基本纽带.离开了书号,合作无须存在.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民营出版工作室”的功能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事印刷、复制、发行的民营企业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其法律定位却没有变。这就由此出现了"民营出版工作室"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现阶段新形势新情况对"民营出版工作室"进行定位,明确允许其进入出版内容策划领域,定名为"民营出版策划公司",并纳入出版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14.
政策提示     
某文化公司:目前情况下,是不是体外循环一定是买卖书号?如果规范操作,出版社要控制住哪些环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严禁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否则要由法律处罚。我个人认为现在发展中已经出现一些矛盾的情况。原来要求体内循环,出版社要控制出版、发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民营书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比中西方民营书业发展的不同,指出民营出版作为"新兴出版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对民营书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半月要闻     
新闻出版总署: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明年底全部转制记者日前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到2010年底将全面完成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任务,对转制到位的出版单位,总署在出版范围、书号、版号等方面不予限制。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后浪出版公司译介了一系列经典的人文社科译著,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解民营出版企业的学术译著出版实践,文章以后浪出版公司为例,在广泛采集书目信息的基础上,对2008—2017年后浪出版的131种人文社科译著进行阶段性统计,从出版时间、丛书收录、学科分布三个方面阐述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的出版特征。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界定了"学术译著出版场域"及行动者的概念和范畴,分析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场域内不同行动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书号是由出版单位向出版管理部门领取,无偿使用的。但是只有经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单位才允许从事出版活动,才能领取书号。为了更好地管理书号,从1994年起,新闻出版总署开始实施书号总量宏观调控政策,这一政策是为了抑制当时图书总量的盲目增长,减少低水平重复出版,压缩低质量平庸图书品种,遏制“买卖书号”现象。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实行书号管理有益于数字图书国际交流、图书馆管理、国家数字出版政策的制定、数字出版行业数据的统计与研究等,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制定一套新的数字图书编码标准来适应当前数字图书书号管理的需要。当前,"电子书"一词在我国的使用较为混乱,时而指数字图书阅读器,时而指数字图书本身。在英、美等国没有这一问题,电子书就是"e-book",电子书阅读器是"e-reader",很明了,不易混淆。为了不产生歧义,本文使用"数字图书"这  相似文献   

20.
易图强 《出版参考》2009,(13):12-12
在现行出版体制下,民营文化公司、工作室要想进入出版领域,就必须与国有出版社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双方的合作先后出现过多种方式,起初主要是单纯的书号买卖,如今已不多见。目前双方主要有三种合作方式:挂靠出版社、项目合作、注册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