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年前,也就是董旭午老师走上高中语文教坛的第五个年头,他自发地开始了"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当时称"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理由只有两个:一是他对"死瞄、死教、死考、死练"、目中无人、摧残身心、高耗低效的应试教育很不满,看不到什么希望;二是他受到了陶行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受什么样的教育"的思想的启发,要教学生过上一种真语文学习的生活,进而让他们接受一种真语文教育,将来能够成长为能力强、素养高的"语文人"。如今,20年过去了,全盘应试化、急功近利,"追分不见人"的高中教育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各种不利因素都在挤压、冲击着他的"生活化语  相似文献   

2.
曾毅 《教育探索》2006,(5):33-34
语文教育生活化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语文教育无法脱离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世界各国的共识。语文教育生活化包括两个核心内容:实施语文教育生活化将促使语文教育实践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目的在于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到以生活化模式优化教育形式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模式中常见问题,阐释了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积极意义,并就生活化的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意识已经很明显,思维活动也已经很活跃。随着人们对于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强,小学教育尤其是培养小学生隋感的语文教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的语文教育必须要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注重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开展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生活资源,使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亲身体验和感受语文活动,从而构建初步的语文概念。小学生语文教育要坚持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具体体现在语文教育的资源材料生活化,传授语文教育的方法生活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只有坚持和实践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真正的构建小学生的语文思维。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母语学科。它与生活联系紧密.实现语文教育生活化。既然语文与生活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又突出了这种关系.我们就应强调并坚持语文教育生活化,而不像现在的两相隔膜,或若即若离,使得语文学习淡而无味,语文教育劳而无功。根据实情,我们认为以下途径可以促进语文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以凯里一小为例,对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支持的可行性、语文生活化教育以及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语文教育支持的对策等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董旭午先生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1988年7月由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范大学)毕业即步入高中语文教坛,任教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1997年9月被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四川省资阳中学教高中语文,2008年7月又被作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到江苏省泰州中学教高中语文。从教25年来,且教且研,连续20年进行"语文教学生活化"专题实践研究,先后发表教育教学科研论文200多篇,出版《让语文回家》等教科研专著4本。他的生活化语文教学理  相似文献   

8.
彭敏 《孩子天地》2017,(5):49-50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极大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许多新形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包括微课教学、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广泛的增加了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展开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因其工具性和深厚浓郁的人文性成为学生实现社会化和精神成长进程中的重要课程。而现今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疏离。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具有生活化的品格与价值。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把生活作为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需要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生活、理解生活、探究生活,方能彰显语文教育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10.
姜波 《教书育人》2012,(25):20-25
董旭午,现任教于江苏省泰州中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从教25年来,有20年一直在从事"语文教学生活化"专题实验研究,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走生活化之路。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生活化语文教学和"责任课堂"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步深入,提高教学成效、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致追求.在以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学习兴致缺失、学习生活感受匮乏、语文作业简单机械、实践活动开展不足等困扰小学语文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全面思考,并贯彻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借助生活化情境,助推小学生学习动力;借助生活化教学,加深小学生语文学习感受;借助生活化作业,丰富小学生课业形式;借助生活化实践,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全力打造具有浓郁生活色彩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何伟华 《文教资料》2008,(34):118-119
人们在生活当中需要语文知识,语文课本可以说是生活的记录本,而语文教学过程就是生活的演绎过程.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本身,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教学的改革创新,寻求中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将语文教育融入现实生活,素质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职语文教育相对于中学语文教育而言更注重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本文对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做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教育,语文来自于生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生活化理念是语文教育返璞归真的表现,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将生活化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做到联系生活实际,从课本中读出生活的多彩;再现生活情境,在模拟中感悟生活的意义;对接生活现实,将课堂转移到生活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地使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需 要采取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就是其中之 一。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意义论述,进而发现存 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黎锦熙这一名字紧密相联的。黎锦熙是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代表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他的关于语文教育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今天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国20世纪的新语文教育是和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就是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风云人物,现代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在20世纪初的语文教育革命中,黎锦熙先生是杰出的代表。他得风气之先,敢破敢立,大破大立,自觉承担起建构白话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应走生活化的道路,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通过这几年我对教学实践的思考,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好小学语文,学生才能够在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与人进行有效交流。为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将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提升其实效性,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实现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积极探索,使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成为现实"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学设计》2014,(12):F0002-F0002
蒋辉,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领衔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小河中心小学校长.他致力于"生活化语文"的研究与实践,领衔的"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被评为常州市重点课题.获省教科研成果三等奖,现正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活化语文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获奖八十余篇。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发挥领衔人在小学语文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带领十三名青年教师共同开展专业研究,成就了一段诗意的生活之旅。  相似文献   

20.
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忘记志公先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殷殷探索,以进一步做好语文学科这门最富于民族风格的课程建设。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不断探索,他从传统语文教育中梳理出的经验,他从经验初中建构出来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他对民族化语文道路的种种思考,对当下的语文教育仍然有重大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