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锐 《天津教育》2004,(7):24-24
“蚕”与“蜘蛛”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吐丝,但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我们喜欢蚕,因为它吐出的丝能织成华丽的绸缎,做成绚丽的衣衫。“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常自豪地以它的奉献精神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尽管蜘蛛也在吐丝,但它吐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蜘蛛。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蚕和蜘蛛》时,一个学生说:“丁老师,这篇课文太不公平了,贬低了蜘蛛。蜘蛛为人民捉害虫,怎么好说它自私呢?”“好,你讲得很好!他联系了自然课,敢于向课文挑战,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我充分地肯定。学生提出了这样正确,这样有创见的意见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用课文内容去束缚他们呢?“作者有偏见,要说蜘蛛结网是为了自己的饭食,那么蚕织茧不也是为了它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蚕“与“蜘蛛“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吐丝,但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却不一样.我们喜欢蚕,因为它吐出的丝能织成华丽的绸缎,做成绚丽的衣衫.“春蚕到死丝方尽“,我们常自豪地以它的奉献精神来形容教师这一职业.尽管蜘蛛也在吐丝,但它吐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是自私的.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蜘蛛.……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10日阴 《蚕和蜘蛛》这篇课文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不平凡的。伴随着吃桑叶的“沙沙”声,幼蚕一天天长大。长大后,它就一丝不苟地吐丝,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蚕吐出的丝织成了五彩斑斓的丝绸。“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不正是蚕儿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5.
阅读魔方6     
《小火炬》2006,(Z2)
阅读精品蚕和蜘蛛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它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彩屏中,选出一支最漂亮的羽毛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胜者。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着一环,又密又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即使刮风下雨,也仍然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都能吃个够。”白胖胖的蚕也在努力织。它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蚕茧光光溜溜。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一点也不留,把它…  相似文献   

6.
蚕(can)和蜘蛛(zhi zhu)是动物界鼎(ding)鼎有名的“纺织家”,备受人类的称颂(song)。然而,  相似文献   

7.
两家有多远     
<正> “小鹦鹉家离学校45米,小燕雀家离学校55米,小鹦鹉家与小燕雀家之间有多少米?”黑猩猩老师的话音刚落,脑瓜子活络的小猕猴就跳起来说:“这简单,小鹦鹉家离学校45米,小燕雀家离学校55米,所以小鹦鹉和小燕雀家相距为55-45=10米。”可它的同桌小狗熊马上就提出不同看法:“你说的是小鹦鹉家和小燕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教学》2001,26(1):43-43
据近日国内媒体报导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陆长德等利用“电穿孔”法 ,将荧光蛋白基因及蜘蛛拖牵丝基因注入蚕卵 ,获得了吐出荧光“蜘蛛丝”的转基因蚕。蜘蛛丝中的拖牵丝是强度十分高、弹性十分强的天然蛋白纤维 ,若制成防弹衣则“刀抢难入” ,织出降落伞牢固耐用 ;而可以产生荧光的蚕丝则可用以开发天然夜光衣及各种防伪标签等。这是我国动物基因工程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中国科学院培育成吐荧光“蜘蛛丝”的转基因蚕  相似文献   

9.
蜘蛛哥哥每天都要卖力地拉丝结一个大网,蚕弟弟不屑一顾,“哼!你拉丝结网只是你吃饱肚子的一种方式,而我的丝能做蚕丝被,我的丝比你的丝好上一万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艺术备受青睐。广告语言亦是异彩纷呈,而其中的广告联一旦与辞格“连姻”,更是脍炙人口,给人以美的享受。现辑录几联,聊供鉴赏。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羊河大曲酒)  相似文献   

11.
利用阅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一是激发兴趣,在导入新课中进行交际。如学习《葡萄沟》一课时,以《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歌曲导入新课,要求学生在听歌时记住新疆的风情和特产,然后师生交流对新疆的初步印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创设情境,在学习课文内容中进行交际。如教学《蚕和蜘蛛》一课,很多学生对孔雀将奖状给了蚕提出异议,教师就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为什么奖状应该给蜘蛛而不是蚕?”让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叙说理由,要求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语言要流畅,态度要落落大方,而支持孔雀的同学…  相似文献   

12.
从蚕被动物界评为"劳动模范"后,小蜘蛛很不服气。同样是织网,为什么自己没有被评为"劳动模范"?小蜘蛛真是不想织网了,他也不想再消灭害虫了。"哞──小蜘蛛。"趴在墙上的小蜘蛛往下一看,原来是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13.
类比与假说练习(生物料)曲阜师大刘怀刚,陈继贞1.蚕能吐丝结茧,但人们对蚕体解剖并未发现体内有丝,而是腺体分泌的粘性液体。这些粘性液体经过吐丝孔吐出,遇空气凝结成丝。据此你能解释蜘蛛结网的原因吗?你能说出人造丝的原理吗?提示:蜘蛛体内也有分泌粘液的腺...  相似文献   

14.
凤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与“龙”一样,都对我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民族意识中,“凤”是理想的英才与端兆,“凤凰出而天下治”。凤文化的源头是东夷文化的凤腾崇拜。凤的形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创造出的典型。凤文化对我们民族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及审美意识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小儿妙对     
明代宗皇帝听说两个六龄童会对对子,便把他们叫来,一个叫李东阳,一个叫程敏政。明代宗赏给每人两只螃蟹,并出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马上对出了“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也对了一联:“蜘蛛满腹经纶。”对仗工整,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列举了各地存在的“蜘蛛报喜”风俗后追根溯源,认为至迟在三国已经产生“蜘蛛报喜”的风俗,并从探求蜘蛛得名理据的角度,论证了古人为何喜爱蜘蛛。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6,(14)
你能想象几只“蜘蛛”在太空中爬来爬去,最后编织出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网吗?极缺能源的日本即将出炉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先发射一艘大型飞船,飞船入轨运行后,三艘小飞船从母船中释放出来,小飞船和母船构成一个菱形,每条边40米,它们会释放一根根“蜘蛛线”连接彼此。然后两个太空“蜘蛛”机器人从母飞船中爬出,顺着飞船两边的“蜘蛛线”分别爬去。“蜘蛛”们在“蜘蛛线”上完成“编织铸造”任务以后,会“以身殉职”,自身成为太阳能板的一部分。这样,许多“蜘蛛”不断补缺,最后便会形成一张太阳能电池网。这张太阳能网形…  相似文献   

19.
制联的趣味     
(一 )祝寿颂词在一次宴会中 ,初识久已向慕的许悼云先生 ,喜蒙索联 ,联成后设宴为谢 ,因见许夫人风度高朗 ,又赠一联 ,贤伉俪再度设宴 ,举杯极赞。座上有沈君山先生 ,笑谓尚未得拙联 ,他不仅是学人 ,也是大名士 ,中心欣慕 ,乐于制联 ,也成二副 :心“君”方寸藏大宙 ,羽“山”万里施甘霖。老“君”犹龙 ,泽被万里 ;丹“山”有凤 ,声清九霄。第一联的“羽山” ,本《山海经》 :“羽山多雨 ,为风云所自出。”第二联的“丹山” ,本李商隐诗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老君”是指其令先尊海槎 (宗瀚 )主任委员 ;此老生前对我真是“…  相似文献   

20.
丝蛋白的纤维化机理及液晶纺丝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蚕丝和蜘蛛丝的仿生纺丝研究现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这一前沿课题,总结了蚕和蜘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