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人 《中华武术》2002,(7):41-41
武术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态,也是一个当代的体育项目。顺应时代、结合时尚,是武术全面发展的必然。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与“博武网”合作,联合推出“博武专栏”,进行武术信息化、时尚化的探索。栏目将秉着“出精品、显特色”的思路,倾力为读者打造出第一流的精品栏目。专栏内容主要包括“博武视点”“博武人物”“网友趣文…‘博武论坛”等,短小精悍的文章,根据每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栏目安排,竭尽所能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烹制”出精致可口的“精神美餐”来。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来电来函,给我们的栏目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助于栏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由本刊和清华大学武术协会、博武网联合举办的现代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于2003年3月31日在清华大学首次开讲。“清华博武论坛”是继“武术之旅”后本刊推出的又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武术系列活动。是本刊提倡武术“根植传统,服务现代”的理念的又一实践。“清华博武论坛”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振兴民族瑰宝,发挥清华大学的学术优势、《中华武术》的咨讯优势和博武网的科技优势,致力于提高武术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高校的高知识阶层普及武术理念和技术知识。论坛将会邀请到中国乃至世界上一流的武术名家和武术明星,长期继续地举办下去,争取把清华博武论坛做成中国乃至国际上知名的、高水平的武术论坛。清华博武论坛以  相似文献   

3.
甲A经典进球     
读者朋友们,本刊从这期开始,相对固定的开办一个新的专栏:“甲A经典进球”栏目。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和广大读者一起回顾、品味一下甲A联赛中的经典进球,分析每个进球攻守双方的得与失,便于广大读者更好地观战甲A联赛。我们将在每轮比赛当中挑选出一到两个入球加以分析和评述,希望读者能喜欢这一新的栏目。  相似文献   

4.
曹涛 《中华武术》2001,(2):56-57
近年来,跆拳道的发展可谓迅猛之极,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请来跆拳道专家曹涛先生为读者解答各种有关跆拳道的疑问。曹涛先生为跆拳道国际级裁判,他将在跆拳道专栏中愉快地为各位读者朋友服务?读者来信请寄:10006l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跆拳道专栏曹涛收。  相似文献   

5.
2017年12月17日,首届武英国际武术文化论坛在珠海市体育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以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弘扬武英精神,以武会友,以武论道为宗旨,坚持“弘扬武术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理念,全方位打造高端、高水平、规范的精品论坛,助力武术申奥。  相似文献   

6.
    
本期“桥”和广大读者见面时,学校临近放假,而世界杯赛场上也正是硝烟弥漫时。本期“桥”栏目为此特开一期“学生交友专场”,以期丰富广大学生读者的暑假生活,以世界杯赛为媒,结识新朋友,共侃世界杯,解读中国足球。同时,本栏目欢迎广大学生读者继续给予支持,把“...  相似文献   

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2,(1):57-57
为了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要求,本刊今年第一期开始设“名家答疑”栏目。各位武速朋友在习武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疑惑,尽可向本刊“名家答疑”求助。  相似文献   

8.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龙 《精武》2005,(6):47-49
(接上期)张之江提倡武术,在张家口筹办新武术研究会,得到冯玉祥的大力支持。在新武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冯玉祥对武术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武术的武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分为止、戈二字,其实质是制止横暴,停息战争。《左传》一书则载武有七德之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童……”  相似文献   

10.
影视武行     
亲爱的读者,新年好!我是主持人江传荣。《中华武术》杂志——中国武术的权威刊物,在1996新年之际,推出全新栏目《影视武行》。这个栏目是中华武术和影视结合的产物,为广大读者和观众了解影视武行提供了窗口,为影视武行的发展和完善开辟了理论园地。武行人是从事影视制作中的动作导演,武术指导、动作明星、特技人。象当今大红大紫的成龙、李连杰就是目前武行人的代表。他们是武术和影视的桥梁。《影视武行》将对他们艰难、惊险的奋斗道路给予及时、真实的报道。希望广大读者支持和帮助我们,为本栏出谋划策,如果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请来信告诉我们谢谢!  相似文献   

11.
《角力记》     
随着中华武术从历史深处蜿蜒走来,我们的先辈留下了各类武术文献典籍,其中有的独立成册,也有的附辑于相关著述,这是先辈们心路历程的记录,也是中华传统文献图籍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武术文献的价值所在,这也无疑是中华武术时代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因为只有揆之武术历史的基本事实及基本规律,才有可能对诸如何谓武术的概念,何谓中华武术的文化特征展开论述,才可对目前悄然兴起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研究。舍此,不管其名目如何博人眼球,恐怕多为“空空道人”式的皮相之谈。为此,本刊设立了“古代武术文献概览”栏目,特邀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特聘教授周伟良先生主笔,就中国古代的重要武术文献进行系列介绍,相信这对广大武术爱好者及研究者,一定会有所稗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栏目吧。  相似文献   

12.
各位读者:2001年中国武术和泰国拳术屡屡交锋,互有胜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泰拳亦是名闻世界,随着中泰武术交流的不断广泛,人们对泰拳也越来越关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特设“坤青信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信,泰拳专家坤青将在本刊耐心回答各位的问题。来信请寄:北京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坤青信箱”收。邮编:100061  相似文献   

13.
雅文化作为一种较为高位的文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于雅文化的影响,技击搏斗的太极拳进而创立了以养生为主的杨氏太极拳,使套路武术开始走向高位;二、当今武术在塑造武术形象时,要高瞻远瞩地树立雅文化意识,避免彰显出武术暴戾原形,努力寻求武术与文化的高度结合,在文化的深化中提炼完善武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三、在当今的武术拳种中,要树立当年的“文”“武”之分,以“文”带“武”,以“武”养“文”,公平对待,使武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7,(10):18-19
精武专访是本刊新开设的一个编者、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互动的栏目。不搏销量搏质量,旨在作一次有益的尝试——即通过编者与作者的问答,使广大读者一目了然,轻松地领略作者"言事有高识"的创作意图,并从中汲取教益。这个栏目首先得到了津门武术大家卢忠仁先生的鼎力支持,卢先生以论武术不随时俗,行文大有古风的风格认真阐述了卢氏结构以及萧氏八卦掌、宋氏形意拳的玄奥,文章一经刊出,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总算未令编者有将华章"明珠暗投"之叹!编者认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同拳种的文章带给读者的"营养"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引领青年读者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的了解武术真谛。本刊在此诚邀各门各派的武术家们参与这个栏目,让我们共同把最新最美的文章奉献给热爱武术的读者朋友。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又是与大师级的人物对话,所问的问题达不到"大哉问"的境界,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讹、疏漏,在此诚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荆轲刺秦势     
《围棋天地》2005,(4):41-43
自从本专栏的开篇《新三仙出洞》刊出后,棋战精彩片断就成了得到读者肯定的栏目。在读者明友关注一茬接一茬的国际大赛的同时,不知注意到没有,在国内的联赛、比赛的本赛等一些“基层”赛事中,同样蕴藏着围棋的珠玉之作。值春节到来之际,棋战精彩片断栏目恭祝各位新春愉快。  相似文献   

16.
读者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在1998年,我们将成为亲密的朋友,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朋友们能给《吊球世界》杂志以更多的帮助与鼓励.《桥》栏目的编辑在新春佳节之际,祝愿读者朋友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建议先生本专栏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就本刊的专栏设置、调整等方面,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和独到的见解,以便本刊参更加贴近读者,为读者服务。此外,本刊今年的彩色插页部分做了较大的变动,这种形式读者朋友们是否满意,也请来信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请在信封上注明"建议先生"的字样,以便我们参更地了解读者朋友们的需求。球迷赠语…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为进一步增进编者与读者相互间的了解,交流信息,倾听批评,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与要求,本刊已自上期始,开辟了“读者信箱”栏目。本栏目立足于反映广大读者对本刊的意见与希望,解答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望广大读者来信来稿,积极支持我们办好这个栏目。对切实可行的改革性建议,本刊将予书面致谢与物质酬谢。  相似文献   

1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刊将推出“武术世纪老人”专题,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为中国武术事业奉献一生、功勋卓著,至今仍为武术发展奔走的武术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的光辉岁月,探访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他们从一个个偶然踏入武术之门的少年,到当今中国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在风雨兼程的长长来路上,尽情书写着各自的武术人生,而当这幅壮美画卷铺展开采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是这些世纪老人的近百岁人生,也是中国武术的百年历程。  相似文献   

19.
邮市漫步     
立健 《上海集邮》2001,(10):24-25
新中国普票20年来价格对比(上) 笔者开辟“邮市漫步”这一专栏,本意是想通过这个与邮品经济多少有点关系的栏目,来介绍古今中外各类邮品的概貌,起到让更多集邮爱好者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票种、题材和类型的邮品。这也可算是一种普及集邮知识的方式吧!本专栏同时提供一些世界各国(或地区)较热门邮品的最新拍卖成交价和邮商出售价供读者参考,以便广大爱好者了解一点“外面邮票世界”的近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隋唐的选武制度进行分析.发现:隋朝时期同时存在禁武与选武现象,反映出社会对武术发展的不同需求.武举制度和制举武科是唐代对武术人才选拔的两种方式.唐代武举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古代以武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武术发展,为武学的设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应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武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