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与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人体生理学的视角论述太极拳和音乐的相通之处,指出了太极拳练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和功能,只要长期坚持练习,并配以轻柔和谐的音乐,可以达到壮内强外、延年益寿的锻炼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和受众面,使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推广、传承,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用背景音乐能改善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态度。在被调查者中,喜爱太极拳者由31.3%上升至66%。原喜爱程度为“一般”或“不喜欢”者,则分别由49.3%、19.3%下降至26%和6.9%,说明在太极拳的演练中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境音乐,是实现普及太极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议:重视太极拳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应配以优美、舒缓的符合太极拳意境的背景音乐。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太极拳表演,还是太极拳习练,都普遍使用乐曲来进行配乐演练。现代的太极拳运动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太极拳音乐现象的出现,赋予太极拳运动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演练者的动作和音乐和谐统一,就会提高演练的质量和健身、艺术效果,使自己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在此谈一下对太极拳音乐现象一些粗浅的体会、思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前太极拳集体项目竞赛中伴奏音乐的编排进行了探讨,使太极拳运动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研究认为:太极拳集体项目的音乐编排应根据太极拳不同流派选择音乐,根据音乐风格编排动作,以及对音乐的选编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与音乐相结合,更好地彰显太极拳的自身魅力,突出太极拳特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对太极拳和音乐结合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节奏吻合是太极拳与音乐结合的重要内因;太极拳与音乐结合对太极拳演练有积极效用。在此基础上对选择太极拳配乐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谢远基 《武当》2015,(4):20-22
太极拳音乐是当代音乐艺术工作者专门为太极拳某一套路的演练而创编的音乐。比如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和陈汇康等音乐家分别创编、改编的式、42式、48式、式的演24 88练音乐等。研究太极拳与配套音乐的关系,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祝大彤 《武当》2001,(5):16-17
习太极拳之道,一定要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及阴阳学说规范动作进行,不得有随意性。因为修炼太极拳不是操练招法,而是动静相兼,身心双修之内功。周身内功相合、上下相随,而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身形不可出现凸凹、断续、缺陷之忌,手上顶、偏、丢、抗则心里明白但又难以克服的毛病。提倡修炼者行功练拳要循规蹈矩,遵道而修。更为重要的是自然,自自然然,轻轻松松。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辩证分析当前太极拳与音乐结合的现象。提出太极拳与音乐的融合是随着现代体育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武术规则的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事实证明练习太极拳时配上相应的音乐有利于提高练习者的兴趣、易入境和陶冶情操;应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集体演练具有指挥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太极拳与音乐之间的节奏旋律并不十分相符,我们只有找到两者共同存在的有机结合点,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从现代教育论以及太极拳与音乐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太极拳配乐形式存在的可行性,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整套教学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分析。针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竞技太极拳技术动作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旨在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竞技太极拳技术动作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出人意料的火爆,一股太极拳热正在席卷五大洲。3月25日清晨,美丽的三亚海滩,万余名皮肤各异的身着白色练功服的太极拳爱好者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之下,“翩翩起舞”,尽展太极韵味,描绘太极新篇。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14.
音乐在太极健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音乐的特点、功能及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去探求音乐在太极拳健身中的积极作用.太极拳在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实现了其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价值追求.而音乐的参与,无疑为此画龙点晴,使其健身养性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从而使两者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在全民健身的今天,在普及太极拳的同时,重视音乐并使用音乐,使太极拳在我国国粹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教学四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促使学生尽快熟练的掌握太极拳教学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采取科学而适当的教学方法授课。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出如下几种教学方法,供参考。   1.先练“走”后练“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步法的进退和周身的稳定程度,两腿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求腿部动作要正确、灵活、稳当。在练习时,要特别注意重心移动,脚放的位置、腿弯屈的程度、重心的移动和两腿的虚实变化都与整个套路动作的前后衔接密切相关。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先练“走”,“走”即为步法练习。太极拳最基本的步法包括前进、后退…  相似文献   

16.
赵军 《武当》2000,(11):10-10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青年学生活跃好动,喜欢快节奏的动作,初接触太极拳时,普遍兴趣不高,并戏称之为“摸鱼”。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管教动作,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今天课教完,学生明天就全部“还”给你了,费了很大气力,收效甚微。因此,在太极拳教学初期,应先从医疗体育知识人手,加强太极拳特点及注意事项、技术要领、防病治病等功能的理论教育;配以优秀运动员完美示范的电化教育;以一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7.
邵义会 《精武》2006,(5):40-41
太极球功法是太极门练习内功、增加功力的一种辅助功法。由于师承关系不同,太极门各流派所传太极球功法多有不同,如有放球于石槽中的推揉研摸法,有球贴墙壁揉动法,也有运球于身手中的旋动法等。本门所介绍的太极球功法,是一代太极拳宗师陈照奎先生当年秘传给我的恩师马虹老师的陈氏太极拳系列辅助功法之一。本人跟随马虹老师多年,并得到恩师传授多种陈氏太极拳辅助功法秘诀。自恩师传我太极球功法后,本人坚持常年操练,并请人特制了一个14.5公斤重的大理石球,用于日常练功之用。平时结合练习太极拳套路,潜心研习太极球功法,拳球结合,相辅相成。经过多年实践,感到自身内气充盈,身腰力厚,下盘稳固,受益匪浅。下面介绍的太极球功练习法,就是本人在马虹老师亲授功法的基础上,并根据自己多年练功体悟加以整理的。现介绍给大家,供同道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申云 《武当》2003,(2):17-17
本文就24式、42式、48式、88式等太极拳套路的音乐磁带(口令带)中的起势和收势口令发表看法。其音乐磁带是指“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带)”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1998年以后出的修改版,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陈汇康作曲;刘德萱口令。并参照《太极拳运动》(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编,1997年1月印刷.和《42式太极拳·剑.附竞赛规则》(1993年版)等书上的动作,以及李德印、李春莲编著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音乐曲谱(李伟才作曲)。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快快来,大家来练太极拳。头放正,身要直。两脚开立手放前。  相似文献   

20.
<正>一、配乐的优点1.音乐替代了单调无味的口令、信号广义地讲,无论是强、弱声响或口令都可称作"信号",它在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起到"统一行动"的作用。例如学生在进行队列操练时,教师用的口令、鼓号队击的鼓点,或在节拍分明的乐曲下进行操练等。比较而言,上述三种做法虽然都起着信号作用,但后两种信号显然更受练习者的欢迎。2.优美的旋律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兴奋性和情趣人们在清晰、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做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