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陈晋先生《独领风骚——毛泽东心路解读》一书,为纪念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本书以毛泽东诗词写作的时间顺序为基本历史线索,描述与诗词写作相关的历史场景和历史过程,辨析毛泽东在创作诗词时的思想、情感、心绪,穿插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场景和诗词所记载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试图解开毛泽东博大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
《浙江档案》2003,(12):14-14
今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的一生,不仅写下了数量浩繁的文章和影响深远的诗词,而且撰写了不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情深挚、语言凝炼的趣对名联,实是现代楹联中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今日读来,对我们仍有教育和启迪意义。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撰写了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该联对仗工稳,语言晓畅,把如何读书的道理和方法说得既明白又深刻。1917年暑假,毛泽东游学至安化,欲拜访这个县城劝学所长夏默庵。而这位老先生自恃有学问,傲慢得很。毛泽东三番五次登…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08,(6):4-4
《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本书是对一个充满智慧,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诗词的一种艺术角度的解读。在娓娓中遍涉毛泽东的军事、政治以及情感生活。书的角度是前瞻性的。那是它有大历史观。与永恒和不朽相连的将是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从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热爱古典诗词,创作了非同凡响的旧体诗词,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叠起,意境高远,已初显诗家的才华和功力。诗中爱国之情、亲人之情、朋友之情,跃然纸上。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毛泽东诗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里,谨以个人学习心得,就教于各位方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5.
三 写亲情、爱情是毛泽东早期诗词创作中的又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在长沙一师读书期间,受到恩师杨昌济先生的特别器重,杨先生在给章士钊的信中,特别推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二人:“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毛泽东诗词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至今日,在70多年时间里毛泽东诗词英译出现了28个版本.本文以时间为轴,按地域加以划分,对毛泽东诗词英译历程及其版本特征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在勘误的同时为毛泽东诗词在英语世界的影响研究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最近十多年来,特别是1994年12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以来,毛泽东诗词研究出现了新局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毋须讳言,也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一些质量不高、甚至是错误百出的毛泽东诗词研究的图书。笔者前不久就曾购到一本由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庆振轩、阎军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全集辑注》(以下简称“辑注”),不读不知道,细读之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有关毛泽东读书生活及读书笔记题材的图书,日益成为扩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李锐的《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张贻玖的《毛泽东读史》,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王子今的《毛泽东与中国史学》,吴丽镛的《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吴宜、温宪祝的《毛泽东读书与写文》等书出版后立即成为引人注目的热销书。不久前,广东人民出版社作为精品战略的重点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下两卷),由于它的编写体例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而格外受到专家的好评和读者的欢迎。出书不到一个月就再版发行了7万册,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书市中成为备受欢迎的精品书之一列入畅销排行榜。  相似文献   

9.
《全国新书目》2021,(3):72-72
刘国正笔名刘征,当代语文教育家、诗人、杂文家、书法家。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副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等。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名誉主编,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  相似文献   

10.
摄影作品不只是简单的将具体的事物制作成图片或视频等文件形式,而是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底蕴。在很大程度上,摄影作品可以称得上是诗词作品艺术内涵的直观表现。以《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这部摄影作品为案例,从摄影在诗词艺术内涵表现中的具体应用入手,对摄影在诗词艺术内涵表现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3,(3):36-37
《缅怀毛泽东》上、下编者:《缅怀毛泽东》编辑部ISBN:978-7-5073-3722-8定价:120.00出版日期:2012.12《毛泽东诗词书法艺术》上、下作者:季世昌ISBN:978-7-5073-2219-4定价:98.00出版日期:2007.01《毛泽东和他的军事谋士》作者:樊昊ISBN:978-7-5073-3716-7定价:40.00出版日期:2013.02《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作者:徐中远ISBN:978-7-5073-3457-9定价:76.00出版日期:2012.01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人诞辰日前夕,书市上多个版本的毛泽东诗词纷纷热销,人们以阅读伟人诗词的方式纪念中国的这位开国领袖和元勋。 长春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鉴赏学生读本》,中国档案版的《毛泽东评点诗词典精选》(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花城出版社的16开本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等等都是近期众多书店的热门书籍,在一些书城陈列的品种多达10多个。多家国有新华书店的中心门市或大型书城,纷纷在伟人诞辰日来临前夕,拿出书店(书  相似文献   

13.
我60年代初对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产生了兴趣,当时买了三本这方面的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线装本,一本是《毛主席诗词手书选集》,另一本是《毛主席诗词试解》。三十多年来,我虽然调动不少单位,也丢失了不少书,但毛主席诗词这三本书,一直保存至今。有空余之时就翻翻看看,有时也仿照毛泽东同志诗词手书练上几笔。最初练的是“毛泽东”这几个字,我觉得这几个字连接得很好,写得也很好,很有意思。后来我就学仿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这是我近几年经常练,练得最多的几个字。有时毛主席诗词手书也临习写一写。特别是毛主席诗词…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之际,凝聚着当代百余位书画大师心血的《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由开封中原书城独家发行。《毛泽东诗词书画精品典藏》是我国第一部独家约稿、命题创作的书画精品集;第一部全宣纸印刷、190克白纸板衬底、丝绫手工裱装的书画作品;第一部四开可通版印刷,中缝无钉无线,创书籍装帧新工艺的书画出版物。 这套书共分“手迹卷”、“书法卷”、“绘画卷”三本及一本“附本”。“手迹卷”以迄今公布的史料为准,“书法卷”由70多位书法名家分别撰写一首毛泽东诗词,或摘书其中名词佳…  相似文献   

15.
从事档案工作50余年的省档案局退休干部张友良同志将自己用篆书书写的毛泽东68首诗词捐赠给省档案馆。他表示,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之际,自己用篆书书写毛泽东诗词是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而毛泽东自己就最重视读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他都读。而且有的书他还要反复读,《红楼梦》这部书读了五遍,长达四千万字的《二十史》他在通读之后,有些地方又反复去读。渊博的知识,为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功一代伟人奠定了基础。从毛泽东的读书,想到了我们的读书。现在,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忽视了这个问题,几乎不读书,这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首艺术地概括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辛万苦,排除艰难险阻,行程二万五千里的英雄壮举的史诗。它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序跋■陈福季毛泽东手书:论诗词暨诗手稿毛泽东的一生是戎马倥偬、工作极其繁忙的一生,也是勤学不倦苦读为文的一生,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他一生与书与书的序跋都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毛泽东的全集至今尚未编辑出版,他一生到底写了多少序跋,现在尚无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当代最具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所作的诗词纵贯古今、气势磅礴,深受人们喜爱。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翻开尘封的档案,拜读他的诗词,看到这些珍贵的墨宝,不由得倍感亲切,油然起敬,再次被其文化底蕴深厚、学识渊博的魅力所折服。中央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毛泽东诗词手迹,仅《沁园春·雪》就有12个版本之多,有的是他书写后送给友人的,有的是闲暇时随意练字的,有的是在诗词发表前写下校勘的稿,但其中有两幅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