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传播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议程设置自提出以来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迄今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从最初的假设到后来不断完善的理论框架,再到网络时代理论的进一步拓展,议程设置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此同时,议程设置在被引入国内的过程中受到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中国语境下获得了新的发展。通过2010年以来国内文献的搜索与分析,对比国外目前的研究,得出国内议程设置的研究现状及不足所在,希望能为国内学者今后的研究找到一个可供借鉴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卢鑫 《东南传播》2013,(4):11-13
议程设置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于全美的比较经典的传播学效果研究理论,在传播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我国目前对议程设置的研究为依据,参考中国知网(CNKI)上的相关文献,分析了中国语境下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区别,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的议程设置的特点,反思了中国语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媒介"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成为关于传播影响力的最著名理论之一.该理论从假设开始,经过科学的验证,今天已经羽翼丰满.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到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议程设置"起纠了更好的建构社会共识的作用,使得民主的思维深入人心.到今天为止,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经过了三个阶段:媒介议程决定公众议程阶段、议程构造阶段和框架建构阶段.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从1968年查普希尔调查开始,研究学界不断发展和完善议程设置理论,不过专注于该理论的大多数学者兴趣点在于大众媒介的效果,即议程设置理论最成熟的部分是关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联系.①但是,对于分析研究影响公众议程的因素而言,大众媒介并不是唯一的可考察对象.学者们便开始思考:究竟是谁设置了媒介议程?谁决定了将哪些话题带入公众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基于共现分析的网络议程设置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网络,更加贴近回答李普曼所说的“我们脑海中的图景”,但该方法只能体现议程网络中关键词间的显性关系。本文提出通过基于上下文语义的word2vec模型,测度网络议程设置中关键词隐性关系的研究方法。以“红黄蓝事件”为例,揭示党媒、都市类媒体、商业媒体、知乎意见领袖以及公众的议程网络及其相似度。研究发现,知乎意见领袖对公众议程的影响程度最大,其议程主要是对事件背后因果关系的梳理以及对策建议的提供。在媒体方面,党媒和都市类媒体报道基本一致,且二者对公众的影响均高于商业媒体。本研究是对现有网络议程设置研究的补充,对议程设置的本土化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于媒介议程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2009年的大堡礁招聘事件成为研究媒介议程形成的典型案例.本文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出组织是媒介议程的重要来源之一.组织是启动媒介议程的源头,组织能发挥比媒介更强的主体能动性,将组织、媒介、公众三者统一在一个相对简化的模式之中.组织借助媒介议程设置能够达到预期的影响公众意见和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议程设置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很多人误用,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主动设置议程来引导舆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亟待改正.文章主要从误用议程设置理论的表现、议程设置理论概述、主动设置议程是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如何避免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引导舆论要避免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误用.  相似文献   

8.
李本乾  张国良 《新闻界》2003,(2):3-5,16
一、理论背景 1972年,麦考姆斯(Maxwell E.Mc-Combs)和萧(Donald L.Shaw)开创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①。最初,研究者探究的是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但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又开始探究另一个问题:谁设置了媒介议程。在此研究阶段,媒介之间议程相互影响的研究,是研究者竞相追逐的热点之一。譬如,戈尔德和西门斯(Gold D.& Simmons,J,L,1965)发现:  相似文献   

9.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宏观社会效果的一种理论假说,从1972年麦库姆和肖发表在<舆论季刊>上的<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开始,已经成为大众媒介效果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探索领域."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能够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取得的突出成果、研究新领域等方面,对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概况作了简要梳理。按麦库姆斯的观点,议程设置研究已经进入第二个层次属性议程设置,即由研究议题显著度从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的传播转向检验属性显著度的传播。议程设置理论已经不仅仅是在传播学领域中得以运用,目前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了社会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1968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麦考姆斯(Maxwell E.McCombs)和萧(Donald L·Shw)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查佩尔希尔地区,首次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媒介议程与受众议程之间的显著性关系,并在1972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麦考姆斯和萧被推崇为议程设置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也被奉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为此,本文拟对议程设置思想的渊源及早期的发展加以梳理和评析,旨在帮助我国读者对该理论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艾英戈与金德的《事关重要的新闻》 ,讨论了这本书在议程设置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通过实验的方法从内在效度上印证了议程设置 ,而且促进了议程设置第二层的研究。本文结合该书突出贡献———铺垫效果的评介 ,兼对其理论来源与意义进行了梳理 ,并以此为出发点 ,探讨了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研究。最后 ,强调了电视的政治传播方面的意义和议程设置理论在中国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的议程 新闻媒介在集中公众注意力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个作用超过了仅仅就公众议题设置议程。在1976年总统选举中,研究者将议程设置研究的领域扩展到其他主要政治因素——竞选者的形象和选民对竞选的兴趣(Weaver,Graber,McCombs,& Eyal,1981)。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媒介提高了参与者对政治的注意,特别是联系到扩展了的议程——如选民的兴趣——时,所得数据支持了议程设置理论。研究表明,在初选阶段经常使用电视追随政治情况的行为,对刺激选民在其后阶段提高对选举的兴趣,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议程包括确定政治候选人的议程。尽管大多数文献都是轶事性的,但其中相当多数都支持这  相似文献   

14.
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作为议程设置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一直在深入与扩展这项研究,成为该领域的权威学者。目前,议程设置理论已经涵盖了不同的理论范畴,并跨越地域和政治的限制,成为一个被全世界的新闻传播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笔者和麦库姆斯的学术对话,对议程设置理论30多年来的发展作了整体描述和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申丹丹 《新闻世界》2013,(5):127-129
议程设置理论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重要理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否还适合新的网络媒体时代?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以及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发现,网络媒体的确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产生了冲击,"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微博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时代,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诞生,它挑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更对经典的传播学规律和理论发起了冲击,议程设置亦在其中。那么在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下,议程设置理论将何去何从?本文将从微博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主体分析、特点分析,以及特点成因分析的角度阐释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丽 《新闻世界》2013,(5):151-152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媒介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建立在传统媒介环境之下的议程设置理论相应的也发生了改变。本文试从议题本身、议程设置的主体、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以及议程设置的效果四个方面分析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媒介议程的来源问题是议程设置理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就包括媒体之间的议程设置.本文通过分析评论议题即新闻由头的具体由来,旨在探求当下我国媒体中哪些媒体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议程设置研究的基本理论来自李普曼,他在其经典著作《公众意见》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即:“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麦考姆斯和肖在北卡罗来那州的茄珀山市首次检验了李普曼的理论,结果以“议程设置”效果的验证向当时流行的“有限效果模式”提出了挑战。议程设置研究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对基本假设的重复和扩展;加入了心理因素的影响;将议程从对公众议题的议程扩展到其它议程,如对政治候选人特征的议程、各种媒介的不同议程之间的关系、个人的议程等等;从公众议程的设置过程转向新闻议程的设置过程。最后,本文作者提出了对议程设置与中国的大众传播研究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明确提出议程设置的概念以来,议程设置就逐渐成为西方大众传播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Blumler曾经指出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研究中最值得研究的一种理论。[1]对此,一些传播学者对西方的传播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