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登顶南极     
首登南极冰盖之巅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对南极进行大规模科考活动,同时派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探险科考队对南极冰盖冰穹A的最高点率先实施科学考察。历时80余天,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科考队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终于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 南极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后,于1月5日全面展开天文、冰川和测绘等项目的科研工作。目前,在南极天文方面,中国已从指向南天极不动的小型光学望远镜阵CSTAR发展到了中型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017年,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首次实现全季  相似文献   

3.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相似文献   

4.
<正>从中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再向南7 8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白色大陆——南极。从1772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叩响这块大陆的神秘之门至今,200多年来,南极大陆已成为人们了解地球的试验场。1984年,中国考察队首次开启国人南极筑梦之旅;2014年,这段旅程已走过整整30年。30年来,中国南极科考队不断向南极内陆更深处挺进。"作为南极考察的先行者,我们很幸运,但也深深感受到,当时的中国是南极考察的迟到者。"年过  相似文献   

5.
<正>嗨,同学们好!我是一粒可爱的蚕豆种子,我的名字叫"豆豆"。别看我的个头还没有一元硬币大,我可是豆子家族的大块头呢!我的身体又干又硬,是扁扁的椭圆形,也有点像猪腰子形。我穿了件黄中带绿的"皮夹克",也就是我的种皮,头顶上还有一条又细又弯的黑色月牙状凹槽,就像戴了个黑色的发箍。瞧我的造型酷吧!下面就是我的成长日记。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9日,南极中山站时间20点30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11位科考队员和1名队医组成的南极冰盖考察队,克服了重重困难,长途跋涉1400多公里,胜利登上了冰穹A4083米的北高点。所在位置为南纬80°22'51"、东经77°27'23",从而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这是地球不可接近之极,这是人类从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国踏足南极的第21个年头,五星红旗在这里飘扬起来了!此次中国科考队派遣了一支由12名科学家和1名医生组成的考察队,对中山站到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沿线进行为期70天的系统科学考察。考察内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4日下午,南京海底世界来了2名特殊的客人——南极皇帝企鹅夫妇。它们是搭乘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3月24日同载誉归来的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全体队员一道抵达上海港。这是皇帝企鹅第一次登陆中国。可是,习惯了严寒的皇帝企鹅会不会习惯我们这里的生活呢?它们的习性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对这种可爱的动物有更多的了解吧!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8,(11):3-3
11月12日,前往南极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航行在澳大利亚东边的太平洋海域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文涛宣布,此次科考期间将在南极中山站安装激光雷达,填补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的空白。他表示,本次科考队越冬考察期间,将在中山站进行激光雷达的业务化观测,获取第一手的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温度和风场的观测数据,填补我国极地中高层中性大气观测空白。  相似文献   

9.
正我已经30年不记日记,南极途中,同伴晕船,日记难以写下去,我才开始写日记。从南极归来,很想把南极的所见所闻告诉每一个人,让大家分享我的难忘经历,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眼睛看南极,读南极,通过我的心,去保护南极,爱护南极。  相似文献   

10.
<正>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时,请不要惊讶,如果泛出了些许浪漫之心也请收好,让我们先从下面这条消息看起。2018年11月2日10时10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一声长鸣,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该船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基地,正式开启为期162天的南极科考征程,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科考。这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千米的冰盖上,建设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机场。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拉链     
我有一件外套。黑村羽绒,外层防水,是孩子去外地出差。买嘲送我的礼物。在严寒的冬季。就可以像披了床棉被似的穿在身上,温暖又轻便。但这件外套也有缺点,穿上或脱下时,常常一不小心或是用力不当。衣服就卷进了两条密合的拉链里。  相似文献   

12.
奇特的服装     
我想发明一种衣服,夏天穿上它非常凉爽;冬天穿上它,比穿了两件棉袄还要暖和;雨天,它还可以挡水,当雨衣穿。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6日凌晨,一条状如翡翠如意的极光带由北向南纵贯挪威朗伊尔城上空;3月10日凌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挪威新奥尔松北极村上空出现了美丽的极光。2008年3月28日消息,南极西部的威尔金斯冰架上月开始有一块巨型的边缘冰层倒塌,已崩塌冰架面积约等同三分之一个香港,目前情况"命悬一线",预料15年内完全瓦解。南极近年不断有冰架倒塌,威尔金斯冰架长期依附在南极半岛西南端,总面积逾1.29万平方公里。2008年1月12日,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地登上了南极的"冰盖之巅"。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4月15日,科考队抵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世界上,细菌可谓无处不在:小到人的胃,大到加拉帕戈斯裂谷。现在,科学家又在另一处看起来不可能的地方发现了它们——南极洲冰冷海域底部。冰层生物群《华盛顿邮报》网站不久前报道说,今年3月,一支科研考察队伍在南极海域探测时,无意在海底发现一大片细菌和蛤类共生的生物群落。2002年,在庞大的拉森陆缘冰解体之后,南极海域暴露于天光之下。此前,这片海域已经与世隔绝至少一万年。科考队领队、纽约汉密尔顿学院地球科学教授尤金·多马克说,此次发现意味着,“在其他更受限制的地方,发现生命的机会增加”。新发现的共生群落处于海底大约…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比较关心你们从南京一路出发到南极后,首先到了南极哪里?在那里吃住行分别是怎样的?有没有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不同的经历?邓三鸿: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是第二次环南极考察,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考察。我和刘科是2015年11月7日从上海乘坐"雪龙号"启程的,一路坐船来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在这里进行物资补给,同时有部分队员从这里上船。  相似文献   

16.
正果果姐:事情是这样的。我的同学梦梦有一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她到我的面前显摆,问我好不好看。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看,就直接说了,可她一下予就变脸。了,气呼呼地说:"是你的品味太差了吧!"说完扭头就走了。她穿部件衣服本来就不好看,而且班里几个同学私下里聊天的时候也都说不好看,可是当着梦梦的面,却都夸好看,这也太虚伪了吧。我说的是实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短波     
冰架崩塌露出奇妙海底世界由14个国家的52名科学家组成的一支南极科考队近日公布一项科考成果称,南极洲的两个冰架崩塌后暴露出了一个奇妙的海底生态系统以及人们过去从未见过的海底生物系统。南极洲的这个秘密海底世界之所以曝光,是因为"拉森A"和"拉森B"两个冰架分别于1995年和2002年崩塌露出了一块几千年来一直被冰覆盖的海床,面积达到1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冬天,大多数人都习惯穿棉袄防寒,可是,穿几天就会发现棉袄的衣袖等地方有许多脏迹,而在冬天洗衣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对于学生们而言尤其如此。所以,我想发明一种不吸尘的衣服,那样我们就可以天天都穿新衣服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有一件比较厚的衣服,由于面料特殊不能甩干,只能自然晾晒。一次洗完后,我把它晾晒在阳台上,摸外表已经干了,我急着上学就穿在了身上,结果衣服内部并没有干透。我平时经常穿篮球鞋。篮球鞋需要经常清洗,但其鞋面一般又厚又硬,洗后不易干,而且由于球鞋内、外部干燥速度不一致,导致洗过几次后就开始变形。如今,高档的家用洗衣机除了能将衣物甩干外,很多都具有烘干功能,但有些衣物及鞋子由于面料的问题不能甩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的科学梦伴随着我与党的奋斗目标一起攀上新高峰、迈进新时代。我们在南极"邂逅"。记得那是2018年的夏天,学校在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科普带我走进南极大陆"的讲座。听着教授对南极大陆栩栩如生的描述,我不禁对那个地方产生了莫名的好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