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同学们“写一写过节的过程”,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让你们印象深刻的故事。一、明确传统节日按本次习作要求,你们觉得以下哪几个节日是不可以选择的?A.春节B.清明节C.劳动节D.端午节E.国庆节F.中秋节G.元宵节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了解了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各个节日的习俗(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云)。今天,我们就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大家对写好节日类作文有什么体会吗?阿呆: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特有的习俗。比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守岁;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打铁水;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特别吸引人。特别是我们刚过完了春节,又过了元宵节,接着又是清明节,同学们一定对这些节日记忆犹新,写起来有话可说。有话可说还不算好,还要写出节日的丰富多彩来,才算好作文。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有哪些呢?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写写自己的好朋友。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练习,写的是自己的小伙伴。好好想想,是朋友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给你的印象最深呢?还是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更能让大家了解他的好品质呢?如果你想把朋友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介绍给大家,那么他的哪些特点、爱好与众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更能突出他的特点、爱好;如果想让大家学习他的美好的品质,那么你们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最让你佩服他;如果你想写其他的人,就好好想一下这个人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定要记…  相似文献   

5.
习作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和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美好的感情和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紧拿起笔,写出你心中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什么事让你想到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想象自己和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读给大家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习作准备了解有关节日的知识:有哪些节日,一些节日的来源,人们怎么庆祝这些节日的。教学过程一、七嘴八舌节日多1.同学们,在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习作要求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正>审题要点分析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你能写一篇《家乡的风俗》,从而展现一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吗?对于本单元的习作,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深入了解风俗特点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深入了解风俗特点非常重要。风俗有很多,有节日风俗、婚丧风俗、农林牧渔风俗等等。你一定要找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最好是自己也参与过的风俗来写。  相似文献   

8.
此次习作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把收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最想告诉大家的理清楚,写成一篇习作。这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那么如何写好本次习作呢?首先,“厚积”方能“薄发”。在综合性学习中,你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多方收集资料。方法一:上图书馆或书店查找相关的课外书;方法二:借助电脑上网搜索;方法三:找长辈调查访谈,做好记录。这三种方法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配合,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材料尽量收集得多一点,因为只有收集多了,才更有选择的余地,唯有“厚积”方能“薄发”。其次,要做好…  相似文献   

9.
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的。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提问“习作要不要复习”?你会怎么回答呢?有的同学会说: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东西,能够获得新的理解或体会。要使我们的习作有提高,当然也要注意复习。有的同学不同意习作复习的说法。他的理由是:习作无课本,复习没有门。意思是复习习作,没有本本可以作为依据。到底谁说的有道理呢?我想说“本本”是有的,小学阶段学过的那么多的语文课文,实际上每一篇都是优秀的习作,同学们可以有目的地再选些读读、比比、想想,看看哪些课文对写好习作有帮助,再揣摩人家是怎样写出来的。另外,我们在小学里不是已经写了不少的习作吗,一学期恐怕每位…  相似文献   

11.
彭燕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132-135
<正>一、单元解读与思考三下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围绕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从节日、发明、建筑、艺术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语文要素有二:一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二是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而且很有意思。本次习作是写童年趣事,要求选择一两件最有趣的写下来。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可以写写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次的习作呢? 首先要打开自己记忆的  相似文献   

13.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次习作呈现了一幅图画,要求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低年级时同学们经常展开看图写话,现在三年级,就要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一篇习作,那怎么开始这篇习作呢?大家一起带上三个秘方:秘方一:有序观察,放大细节画面上有很多景物,也有几个大人和小朋友,从整体上看,大家都在放风筝,看风筝,可以选择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方式,依次写好图画上的蓝天白云、草地和风筝等。  相似文献   

14.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的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相似文献   

15.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节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  相似文献   

16.
习作要求1.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2.写清楚设立这一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和别人会怎样度过这一节日。习作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或传说,以及庆祝节日的方式。教学过程一、缤纷节日大家谈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呢?(学生自由发言:春节、植树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小结:是啊!一年之中有好多节日。有中国传统的节日,有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国际性的节日,还有国家规定的节日……2.同学们经过搜集,一定有不少收获,那么,你能说说这些节日的来历或传说,以及人们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吗?知道哪一个就说哪一…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习作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是否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将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  相似文献   

18.
训练内容请联系生活的实际,大胆想象,写一样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训练指导本次习作既有习作要求,又有“发明创造”要求。是一次集“文学要求”与“科学要求”于一体的习作。如何写好这次具有挑战性的习作呢?先看看我们的指点。  相似文献   

19.
习作要求本次习作要求给外地亲人写一封信。其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六。习作指导同学们,你从一个刚会数数的孩子,已成长为一个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不知有多少长辈为你的学习和生活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你的外地长辈(姥姥、姑妈、舅舅……)对你的学习更是挂念,经常来信询问你的学习情况,给你邮来了你急需的学习用品,在你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你能用热情、得体的语言,给外地的亲人写一封信吗?一是向他们表示问候;二是告诉他们一些你的情况和想法。那么,怎样写好本次的习作呢?第一,内容要明确。根…  相似文献   

20.
第七册习作一要求: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赶快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这个美好节日吧。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写完后可以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别人也能分享你心中的美梦和习作的快乐。如果能给我机会设立一个节日,我希望世界上能有一个快乐的电脑节。我为什么要创设这个节日呢?因为我觉得电脑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而我们孩子玩电脑的机会又太少了。在家里,爸爸妈妈管着不许用电脑;在学校里,几个人合用一台电脑,总是不能尽兴。如果有了“电脑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