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传播媒体也应运而生。与传统的平面传播媒体不同,新型的传播媒体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反馈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新闻的发布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受众的移动化导致了媒体的移动化,媒体的移动化也导致新闻传播方式和社会舆论方式的改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的产生发展状况,探讨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开辟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作为高科技新兴媒体的网络,正以其时效性、互动性、图文并茂等特点,对传统媒体构成极大冲击。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它的运行打破了校报在高校内一元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学校的新闻、动态、事件等都以第一时间出现在校园网上,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6):24-29
科学技术推进社会快速进入智能化应用阶段,并正在形成"互联—物联—智联"的社会新常态。网络世界逐步从互联网络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物联网络世界,并依托数字技术向智能世界迈进。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推进了智能时代,并促进新闻传播媒体+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正在逐步成型的智能传播不断地推动着新闻传播媒体在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创新也推动着新闻内容的动态化传播理念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在智能生态条件下、新闻传播在创新融合实践过程中智能传播的形成所带来的"动态内容传播"及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博客和播客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在当前社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它们的产生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播客和网络播客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传播的另外一种方式,本文就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博客与播客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两者能够按照正常的传播模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开辟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作为高科技新兴媒体的网络,正以其时效性、互动性、图文并茂等特点,对传统媒体构成极大冲击.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媒体组合中,网络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它的运行打破了校报在高校内一元主体构成的新闻传播格局,各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学校的新闻、动态、事件等都以第一时间出现在校园网上,校园网的触角逐步深入到学生教室、寝室等学校基层单元,已成为师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有两大新闻传播集团,它们分别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加坡传媒公司(简称新传媒)。两大集团拥有15家报纸、7个本地电视频道、13家本地电台以及若干网站,构成了新加坡的主流新闻传播媒体。这两大新闻传播集团,一方面自身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对当地的社会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媒体管理活而不乱。结合笔者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就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媒体管理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比较着手,以网络传播媒体为重点,阐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并探讨新媒体实效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新媒体的优势,并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是具有时效性和空间性的新闻,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民生新闻迅速崛起,使得现代新闻传播越来越丰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时政新闻的民生化更是新闻传播的一大突破,大大促进了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走进新世纪的中国网络新闻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风 《新闻大学》2000,(3):32-33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中心主任约翰·帕维里克曾将网络新闻传播分为拷贝借鉴、用户化、网络原创三个阶段。参照这一划分,1995年到1998年底,中国网络新闻传播可算是处于拷贝借鉴阶段,即传统新闻传播媒体纷纷入网;1998年底,以新浪网的出现为标志,中国网络新闻传播开始进入用户化阶段;到2000年5月千龙新闻网与东方新闻网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网络新闻传播进入网络原创阶段。当然,一个阶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另一个阶段的结束,它们都以各具个性的方式向前发展着。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工作的传播格局和方式,也加速了社会传播的速度、领域和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天价酒"等一系列公共事件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在社会和公众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网络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体成为当前新闻工作的一大亮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研究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及其传播方式已经逐渐褪去以往的光环,并不断受到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冲击和挑战.李铁、王慧、徐鹏所著的《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及其变革研究》一书,透过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分析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用的优势和对新闻传播媒体变革的推动和影响,分析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探讨;本书立足新闻本质,探寻传播模式,汇总媒介融合优势,挖掘新闻价值,形成对新闻传播的新认识,颇具理论价值,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实现新闻传播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一百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 ,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 ,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报业活动时期 ,后一阶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新闻业时期。这一百年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 ,是中国新闻事业由近代化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 ,是中国人民由被剥夺了在新闻传播媒体上发言的权利到成为新闻传播媒体的主人的历史 ,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由单一的媒体向多媒体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传播媒体在传播方式方面有着巨大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模式迫在眉睫。传统媒体如何在受众视角下创新传播手段,改变单一的表达方式,成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曾苑 《东南传播》2011,(8):19-22
近年来,以网络和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改变着传统国际传播格局。公民记者大量涌现,国际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传统国际传播媒体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如能将这种参与式体验引入到传统媒体中,将大大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传统媒体的专业化为公民新闻把关,降低其不可控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国际传播媒体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容易有“新闻盲点”,引入公民记者,将扩大消息源,一定程度上减少“新闻盲点”,提高传统媒体的报道能力。本文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介入公民新闻,从而将公民新闻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对中国新闻传播的意义--以新浪网"王志东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炘炘 《现代传播》2002,(3):99-105
本文是一个个案研究 ,通过分析前不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公司(www sina com cn)前CEO王志东先生去职事件 ,引发中国国内媒体和网络传播机构展开密集报道的情况 ,来观察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格局和运作特征。通过对国内主要传播机构和著名网站对此事件的报道情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国内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利用网络手段传播新闻方面 ,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本文发现 ,网络新闻传播在一定的情况和条件下 ,可以独自设置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议程 ,如此次对“王志东事件”的报道 ;而网络传播确立独立议程的重要手段是设立新闻性专栏 ,给予特定新闻事件以突出的强调处理。这是网络新闻传播不同于其他新闻传播媒体的特殊手段。。本次调查对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网站在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的参与程度的描述 ,将会随着网络业界的发展而改变。报刊媒体与网络传播的紧密关联 ,主要因为国内网络传播目前还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平台 ,已经得到一致的公认。当这个信息平台用于新闻传播时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 :它究竟是一个信息平台 ,还是一个新闻媒体 ?当它作为一个“中性”的信息平台传播新闻时 ,我们发现 ,它几乎等同于一张没有社论版的报纸。网络传播在容  相似文献   

16.
传媒经济学,从广义上说,是研究传媒产业与传播媒体实现最佳社会效益与最佳经济效益统一的规律及其经营管理艺术的科学;从狭义上讲,是研究传媒产业与传播媒体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规律及其经营管理艺术的科学。①伴随着中国传媒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传媒经济的研究如火如荼。与此同时,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为了适应传媒经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与舆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超 《新闻采编》2000,(3):10-12
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它的发展,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时至今日,互联网络带给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的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集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并加以优化,从而在传播速度、信息量、覆盖面等方面,都对普通媒体提出了挑战。网络传播中的自由交互容易分散舆论的社会整合性,发布的新闻不能像传统媒体那样要经过编辑部的严格审稿程序,致使新闻信息真假难辨,而且在网上易出现大量导向  相似文献   

18.
面向新世纪的新闻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新的传播媒体、传播环境和传播市场的出现 ,历经近百年的中国传统新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本文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和我国实际 ,对中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办学模式、思路、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闻教育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齐智英 《新闻爱好者》2008,(11):112-113
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达,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又一渠道。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传播,是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全新而高效的媒介。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有很大差异,首先它是一种非纸质新闻载体,属于超文本范围的阅读材料和传播媒体,其次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传受的互动化、全球化、即时化,内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拥有不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在对外宣传报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高新技术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业中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以网络的崛起为主要标志。它改变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在此时代背景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应时代召唤,诚邀海峡两岸60多位新闻传播学者、专家、教授于1999年9月30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了“第二届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新闻传播”、“网络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及走向”、“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进行了严谨、热烈、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对即将步入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