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创造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功能。 一、鼓励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判断力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尝试和判断。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跳出机械的解题模式,走出常规思维的圈子,大胆猜想,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3.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是指人们依据已有的材料或知识经验对未知的事作出的一种大胆的假设或提出预见性的看法。由于学生在猜想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创新的前奏。即使严密的数学定理的发现也可以经过合理猜想这一非逻辑手段而得到。因此,在教学中适时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发现的先兆,是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有效方式。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探求知识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问互动、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设计新奇实验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猜想是发现的先兆,是培养学生发现能力的有效方式.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探求知识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猜想”,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著名推断,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会有不同的知识体验,因此也就会有不同的猜想。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让学生在猜想中发展创新思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明的方法或举出反例,发展推理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借助大胆猜想,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魅力之一在于猜想,有猜想便可以有发明和发现.新课程改革向初中数学教学提出较多新的要求,核心点便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求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方式方法.解数学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和解题能力,被视为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强有力抓手.基于此,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探究引导学生将猜想思维应用于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路径,一是借助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二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验证,三是确保数学题型的丰富性,并指出有效培养学生猜想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研究和实施。 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思维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  相似文献   

13.
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对未知事物及规律作出的一种大胆假设或提出一些看法。数学猜想就是指依据某些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推断,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以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处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胆猜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金慧琦 《辅导员》2010,(4):56-58
牛顿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数学的灵魂,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的猜想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大胆的数学猜想也是解决问题的源泉。可见,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猜想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猜想教学呢?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慕民雄 《教师》2015,(10):48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设计探索性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学创新思维的含义,并结合典型例题详细讨论了在解题教学中应从增强问题意识、激发好奇心、发展直觉思维、多向思考、鼓励大胆猜想等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金有 《甘肃教育》2009,(16):50-50
猜想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最具刨造性的环节.也是学生运用直觉思维为探究问题搭起的桥梁。怎样才能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积极思维、敢于探索、大胆猜想,获得符合探究内容要求的猜想或假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呢?本人根据在探究课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认为要高质量地完成探究活动中猜想环节的教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牛谦海 《考试周刊》2014,(49):73-74
<正>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地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跳跃式的创造性思维。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注重应试教学,也就是只重视对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解题中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那么,如何猜想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猜想的方法谈谈体会和做法,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同仁相互交流和探讨。一、创设情境,诱发猜想  相似文献   

20.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解题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习题教学的状况是:不少教师热衷于分析、讲解许多步骤烦复的例题,通过公式的数学演绎去寻求答案。而学生解题则摆脱不了模仿例题解法、机械套公式的习惯,在这种背、套、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大都被限制在教师所设定的逻辑通道中游历,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实上,解题中的创新思维往往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珠联壁合、相得益彰的结果,解题时若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假设、积极猜想、科学想象,让学生的形象思维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