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新时期黄委在解决黄河泥沙问题上的一个战略构想,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框架内又一伟大实践。其对于减少小浪底入库泥沙,降低潼关高程,减缓下游河道淤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3-13
黄河网报道记者从5月10日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国家防总、水利部批准,黄河防总3月下旬首次通过调度万家寨等水利枢纽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经测验评估,试验过程中潼关高程由327.99m降至327.79m,下降了0.20m。这次试验还改善了万家寨、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形态,进一步深化了对黄河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河道逐年淤积抬高,河道断面萎缩,过流能力降低,漫滩流量大幅度减小,致使黄河洪水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大险情的特点.通过对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规律的认识,以黄河下游洪水不同时期水位的变化、洪水传播时间的变化以及漫滩流量和削峰作用的变化来论述下游河道淤积对洪水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调沙库容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在对水量调节的同时,将引起水库的淤积、改变原始的库容曲线,从而引起兴利效益的减小、防洪能力的降低,同时还会引起回水上延、改变下游的水沙条件,给上下游带来新的问题。因此,在调节径流的同时,必须调节泥沙。对入库的泥沙过程,...  相似文献   

5.
1放淤固堤的必要性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由于泥沙淤积严重,造成了下游河道的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黄河平滩流量由过去的6000m^2/s左右下降到目前的3000m^2/s左右,导致主槽过洪能力降低,河势变化加剧,增加了黄河下游的防洪难度。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进入下游的水沙过程将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治黄科技信息》2006,(6):27-27
新华网报道,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日前告诉记者,他们在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找到了一个可淤积泥沙100亿t的“大泥盆”,假如把这个“泥盆”装满,意味着下游“悬河”25年不再长高。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泥沙淤塞问题如何解决,是业内专家最为关心的问题。1960年建成的三门峡水库,就因泥沙大量淤积,最终变成一座泥库。所以,很多人都想知道三峡工程建在年输沙量占世界第四位的长江干流上,如何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chón&dǎo fùzhé)。我国科学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认为泥沙对三峡工程影响不会太大。三峡蓄水两年多的监测结果和相关科学实验表明,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防洪库容还会保留86%。专家介绍说,由于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汛期要确保145米的蓄水水位,大洪水时要拦截洪峰,势必会把一些泥沙留在库内,水库…  相似文献   

8.
三门峡地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中游有效控制、利用水和泥沙不可替代的水利工程;集防洪、拦沙、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定位决定了它不可废弃;水库建成40多年后形成的典型区域性社会、生态系统也是它不可废弃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继续发挥三门峡水库的综合功能,解决其存在的客观问题,再次改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1概述 长期以来,由于黄河中上游来水不断减少,黄河下游两岸引黄水量不断增多,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加重,平滩流量明显减少,河口河段主槽淤积萎缩严重,中常洪水漫滩后防洪压力越来越大,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成为悬河中的悬河。为有效改变黄河下游防洪不利局面,1997年后国家分别采取“拦、排、放、调、挖”等措施对黄河下游进行治理,其中挖沙固堤作为治理措施之一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泥沙淤积是黄河下游洪水危害的根本原因。黄河的大量泥沙淤积,一方面构造了广阔的黄淮海大平原,成为历史上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另一方面在流经平原地区淤积形成的悬河状态,历史上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洪水灾害。由于泥砂问题,黄河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泥沙处理一直是黄河治理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对黄河泥砂治理进行理论研究的课题已有许多,但结合黄河泥砂的经济利用  相似文献   

11.
渭河防洪问题关系到我省关中地区防洪安全,防洪工程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密切关注,然而渭河防洪工程建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防洪工程的建设及防洪效益发挥。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分析渭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强化我省渭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防洪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渭河流域,特别是下游频发的洪水,严重影响了陕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该流域的洪灾情况,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渭河流域下游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洪水频发,既有自然原因,如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径流含沙量高,又有人为因素,如三门峡水库的修筑和防洪体系脆弱.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段渭河水质评价及污染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6~2000年渭河流域陕西段11个监测断面的5年平均监测资料,采用分级评价法对渭河水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程度严重加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渭河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河山东河段位处黄河下游,是黄河防洪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定王五年(前602)宿胥口河徙后,流经鲁西北,黄河穿行山东千余年。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1855)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形成的,具有堤距上宽下窄、纵比降上陡下缓、输沙能力上大下小、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悬河突出等特点,造成防凌及河口治理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渭河与一级支流千河交汇处的河势复杂性特点,就其河堤堤顶高程、抗冲护坡护底设计与河堤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承担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任务。防洪、发电及对汉江河道的影响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丹江口水库枢纽对汉江航运的影响,分析得出其修建后汉江通航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运行后,来自长江上游的泥沙滞留于库区,清水下泄,出库泥沙量明显减少,坝下河床受到冲刷,支流湖泊的供沙也将发生变化,使得进入长江中游河段的泥沙有所减少。本文对长江中游干流河段螺山水文站的径流及来水来沙等水文特性影响进行研究,对于该地区乃至下游地区的防洪调度、港口修建、航道整治与维护、滩涂围垦、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回归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序列平稳性的假设,只能描述平稳序列的统计特性,而水质的月监测数据序列往往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现象.文章介绍了平稳过程的相关理论及其检验方法并应用到黄河潼关、三门峡断面的水质序列的检验中,检验结果为非平稳序列,且序列具有明显季节性(月份)变化的特性.为此尝试建立季节性AR(P)模型来捕捉黄河水质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实践表明该模型预测总体效果是较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旧中国历代政府水务荒废,黄河南下长期侵蚀淮河水道,致使淮河流域灾害频仍。1950年淮河再次发生流域性水灾,淮河干支流堤坝溃漫无数,村没物毁,损失惨重。严重的灾情引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注,发出根治淮河的号召;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治淮工作会议,确定了治淮方针,并成立专门的治淮领导机构治淮委员会。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之下,初期治淮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新中国治淮的良好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