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倒孔家店,这个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响亮口号,曾引起当时社会强烈的震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孔学的批判,并非自新文化运动始,而是发端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已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思潮。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提出,正是这一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拟就戊戌到辛亥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对孔学的冲击,作一粗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起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以更加猛烈的势头摧毁封建体制和封建思想的束缚。这股思想潮流由城市蔓延到农村,逐渐感染到偏远闭塞的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动更多的人起来战斗,也在政策,法制等各个方面解放人们。在这种背景下陕甘宁边区的离婚的制度及状况呈现出了它特有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使人们的思想解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因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婚姻解放也要服从这一时局,所以,这一时间陕甘宁边区的离婚自主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这次运动是近代中国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其中,新文化战士所致力探索的思想文化观,为汇合历史的舛错多姿的时论,传播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开辟了道路,也给后人提供了文化选择与建构的若干历史借鉴。本文主要论述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李大钊对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观念的变革与取向。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不仅涉及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还涉及三民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近代部分,在“关注民族命运”这条主线下整合内容、梳理思路,关键在于突出不同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探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相似文献   

5.
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种种提倡妇女解放的思想,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史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祝福》写于1924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作者鲁迅希望辛亥革命能够彻底推翻封建社会,但现实让他十分失望,封建帝制被推翻,但是取代它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封建思想仍然是当时社会的统治思想,封建礼教、宗法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国民大革命等基本内容。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以封建主义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由此,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它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它的兴起,使思想领域出现了新变化,具有重要的反封建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晋之际,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局面被彻底打破。于是,中国社会进入了军阀割据、政权不稳、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特殊历史时期。与此同时,佛教登堂入室,成一时之风气。然而,从思想文化领域来看,这个时期由于最高统治阶层无力再推行和维护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从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继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的特点是,注重对人与人格的关怀,注重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建立。它在人们身上则具体表现为,在追求精神自由和获得精神自由的过程中,主体意识逐渐摆脱了传统儒学的束缚,并且获得了觉醒。作为这…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和政治变革运动,其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他们反对旧学、倡导新学,主张设议院、开国会、伸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对封建制度及封建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猛烈的批判,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谭嗣同的表现尤为积极突出.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抨击君主专制及其理论基础、纲常名教,宣传维新变法,并身体力行,积极投入维新变法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10.
复习提示     
《历史学习》2006,(1):1-1
五四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各种思想都有,社会主义思想也并非一种。这个时期思想活跃的状况可与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相比较,都处于割据混战的背景下,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表现,都是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不同的是,新文化运动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政治思想学说。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内容、性质、意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打倒吃人的礼教和以反对旧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2.使学生认识: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以这个观点来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实质;彻底地批判封建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攻方向,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任务,这个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最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这个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从而  相似文献   

12.
一、思想革命的产生 思想革命(即“新文化运动”)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先进的爱国者在思想认识上经过“科学救国——政体革命——思想革命”这样几个大的飞跃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人们认识到了中国科技的落后,于是产生了科学(特别是军事科学)救国的思想;而甲午海战的失败,又使人们认识到,若不改变政治体制,先进的科学也难以救国,于是开始了政体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很快又出现了袁世凯复辟,这再一次使人们认识到,不彻底扫荡封建思想,即使政体改变了,也是不巩固的。于是他们发动了一场猛烈批判封建思想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13.
【单元导读】10至14世纪中期,是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相对于欧洲、日本尚处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庄园制的确立)时期而言,中国封建制度明进人高度成熟期;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思想化成就突出,在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女权思想萌芽,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女权思想逐步发展升华。研究这一时间段女权思想的发展有利于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也有利于指导现代女权思想的发展。小说创作在清末民初时期逐渐深入民众生活,小说作者从民众角度来反映民众思想和教育民众。小说中反应的女权思想,既是对当时民众思想的反映,也包含了作者对民众的教导与期望。  相似文献   

15.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16.
在南京市一次公开课上,一个教师讲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谈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特别强调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另外一方面,又强调新文化运动仅局限于知识分子之间,并没有与广大人们群众相结合。这样的表述无论在受众主体上还是思想维度上,都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人教版必修3的第16课,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思想”共同构筑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知识脉络,而思想解放运动发展至新文化运动阶段,其注重反思的特点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知识体系构建】新开民始主和主国义民革大命革的命中国共产党建立 一大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大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新文化运动 :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二七惨案后转入低潮 ,使  相似文献   

19.
"五四"以后,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由庇护人转为正面和积极的"疏导"者。他与陈独秀的珠联璧合,既奠定了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依托、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的发展格局,同时,也使自己立足北大,发展教育,独具个性的新文化抱负得以从容施展。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主张,意义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为新文化运动提示了思想解放应有的和更高的境界。他引入欧洲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拓展了国人的视野,也使新文化运动的内涵愈趋深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韩成送,韩伯言经过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人已经摆脱从前在思想和行动上被束缚、被压制的地位,开始追求自身的价值,关注自我生存状况和自我需要的满足。人们除了正视自己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本质的展现之外,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