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8,(2):164-16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费德勒发球直接得分能力强、失误少,一发发球主动进攻性强,得分率高;二发的进攻性和得分能力与纳达尔相比处于劣势。在各自获胜盘的接发环节,费德勒是接一发、纳达尔是接二发更具优势;费德勒在接一发时,占先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平分区外角赢球率最高;纳达尔在接二发时,占先区内角赢球率最高,平分区中路赢球率最高。在比赛相持阶段费德勒的技战术体系更为丰富,底线攻击力强,尤其反手抽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重视网前截击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观看了那么多网球比赛,尤其是那些高水准的比赛后,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放小球(被一些人嘲弄为“女人气”的击球)是当今网坛的一项主要武器。不管是谁在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放小球都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最近看了好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场是费德勒连续放了7次小球,赢得了6分!这项技术跟波利泰里尼学院的招牌正手、阿加西稳健制胜的反手、卡洛维奇的超音速发球一样,都是赢得比赛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桐桐 《网球天地》2013,(12):134-134
年终总决赛,费德勒和德尔波特罗的比赛中,费德勒多次利用正手小斜线,把“大师兄”调动到场外,之后攻击其反手大空当得分。作为业余网球爱好者,如何打好正手小斜线,在比赛中为自己得分建立优势呢?  相似文献   

4.
职业球员拥有出色的发球速度,力量和落点,更不乏因为这"一招鲜"而扬名立万的大牌巨星,他们拥有如此完美发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费德勒发球技术中最优秀的一点在于稳定的节奏并且把发同样的抛球和击球时机,不同的发球效果球当作常规击球方式之一来对待。他的发球直接得分非常多但绝非一味强调力量。抛球位置的固定充分说明了费德勒发球节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调研、观看比赛录像、数据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以小球阵容解构为切入点研究了小球理念的历史演变;深入分析了勇士队死亡五小阵容的攻防特点,对勇士队小球战术体系下的进攻方式以及分项进攻效率、分项防守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勇士队转换进攻、空切和绕掩护投篮场均回合数、场均回合得分、使用频率居于联盟榜首,转换进攻、空切和绕掩护投篮成为球队进攻的主要得分手段,得分效率为联盟第一,在防守端勇士队只有转换进攻、面框单打和空切三项丢分高于联盟平均水平。未来,小球战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更加注重速度和球场空间的利用以及三分球投射,空间型中锋将成为小球阵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王钰  陈功 《网球》2011,(6):90-93
这一期让我来讲讲高压球的处理和放小球这样的小技术。首先说说前场高压。如果你在网前捕获到了很大的得分机会,迫使对手起了高球,或是对方主动拉高球质量不高被你看穿时,接下来的高压球就成了你将要得分的武器。通常这一拍是决定性的,即使没有直接得分,也会把对手打个半死!  相似文献   

7.
陈勇 《体育师友》2005,(3):44-45
小球(目标球)是塑质地掷球比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方队员掷大球的目标,也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没有小球,比赛的意义也不存在了。因为双方比赛是围绕着小球而展开激烈而复杂的争夺战的。谁的大球靠近小球就得分,靠近越多,得分就越高。因此,无论是教练员或运动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小球在地掷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并充分运用小球战术,争取比赛的胜利,这是比赛的归宿。一为此,探讨小球在塑质地掷球比赛中的战术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深泽 《网球天地》2008,(5):125-125
"发球(serve)"虽然是网球技术中最难掌握的,却是最有效的得分武器。对阵费德勒5年来初尝胜利的罗迪克,发球是他取胜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9.
地掷球运动是双方球队队员,在一块长26.5×4.5米(有三合土或塑胶板)的场地上,以滚动投掷小球和大球为内容而进行比赛的球类活动。大球和小球是由二种不同颜色的合成塑料制成的。(小球:直径为4厘米,球重60克;大球直径11厘米,球重620克)。比赛开始,双方队员都站在同一场端的掷球区内,由抽签得胜的一队(以后各轮比赛开始均由前一轮得分的队)将小球掷出,并首先掷出大球,使大球靠近小球。随后的比赛是双方各自争取把本队的大球比对方的大球更加靠近场上的小球而得分。如认为本方掷出的大球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王琳 《网球》2008,(9):81-8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最近引起网球爱好者注意的一个专业医学名词。我们看到费德勒从今年初就一直状态不佳,出神入化的得分不见了,矫捷的身影变得迟缓了,为什么?费德勒的经纪人托尼·戈德斯科宣称:"费德勒被查出患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当时(澳网)他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了……,如果他的医生当时就知道他患病的话,肯定不会让他继续参赛"。我们还注意到,海宁早在2004年也曾患过此病,最近还有报道克罗地亚的安西奇也由于此病将不能参加北京奥运会和即将开赛的美网。  相似文献   

11.
胯下击球     
眺昆 《网球》2010,(9):179-179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棒的一击!”能够让费德勒如此得意的,不是关键时刻落点精准的发球.不是凌厉的正手进攻得分,也不是巧妙的网前截击,而是——一次精彩绝伦的胯下击球。  相似文献   

12.
大侠 《网球天地》2020,(1):87-95
纳达尔和乔科维奇是费德勒进步的根源。2004年2月,费德勒首次登顶男单排名世界第一。但从那时起,比费德勒年轻5岁的纳达尔出现,成为费德勒前进道路上的对手。再之后,比费德勒年轻6岁的乔科维奇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样,形成了费德勒、纳达尔、乔科维奇三巨头相抗衡的局面,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男子网坛在三巨头的带领下水平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升级     
《网球》2012,(9):20-20
不宜放小球的三种情况 精准的小球可以改变比赛的节奏,迫使对方被动应对,让自己掌控比赛的局面,甚至直接赢得这一分。但是,如果放小球的时机不够准确、或者球员的手感不够细腻,都很容易弄巧成拙,让小球变成对手的机会球,反而使自己陷入被动之中。不宜放小球的情况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4.
倒计时     
《体育博览》2008,(6):19-19
温布尔登公开赛该赛事于今年6月最后一周至7月初期举行,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联合举办.参加资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种重大比赛中获胜的得分累计而确定的。今年的温网,费德勒的表现依然是球迷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6,(1)
一等奖:费德勒/作者:魏征球童的红衣及费德勒的面部特写,充斥着整个画面。纯粹、兴奋、而又令人震撼。作为大师杯的主角,他几乎完胜了2005年全部的赛事。但在上海,踝伤,其他选手的退赛,令结果扑朔迷离。可他必须坚持,取胜,还要取胜,因为全世界都在等待他胜利的消息,没有选择,更没有退路,坚韧的表情仿佛从球童那里领取的不是网球而是冲向战场的子弹。二等奖:布赖恩兄弟/作者:姜晓文不知是哪个坏蛋放的一个小球,让两位服装长相都一样的大个子像百米起跑一样开始冲刺,没有气息和时间用来沟通,因为那样会影响速度,只有快跑,宝贝儿!快跑!谁快我们都有机会。奇妙的动作是这张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12,(10):116-117
坐在阿莱克斯的对面,你很难不被他的笑容所感染,这个拥有灿烂笑容的意大利大个子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能俘获球迷们的心。这次来到三亚,他也是魅力四射星味儿十足,金黄色的小球在他手中犹如玩物,帅气的外表和一米九的身高配上细腻的网前手感,总是让人不禁联想到如日中天的球王费德勒,在听到记者这样的描述的时候阿莱克斯调皮的笑了笑,“那可是一种褒奖呢,正好我的偶像就是费德勒。”阿莱克斯曾经长时间的占据ITF沙滩网球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在沙网盛行的意大利,他是最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走到哪里都会受到球迷的欢迎,平时连逛街购物都会被拦下来签名合照,俨然一副“沙滩网坛费德勒”的架势。在采访的间隙,正好赶上他的搭档保罗从旁经过,“阿莱克斯就是沙滩网球的代名词,能和他搭档我感到很荣幸。”阿莱克斯和沙网的关系,这一句话就已经能够概括。  相似文献   

17.
以第31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谌龙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谌龙网前小球使用比例最大,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击球反应快、高;后场吊球为主。李宗伟网前小球使用次数多,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回球变化多样;后场杀球为主。两人实力接近,谌龙凭借关键时刻制胜得分的能力、充沛的体能、强大的心理优势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18.
费德勒发球ROGER FEDERER费德勒发球的绝妙之处在于其掌握着各种特点的发球技术,并能根据临场情况加以选择。如果单就发球速度,罗迪克也许比费德勒更胜一筹,而论一发和二发之间的技术转变、发球路线的变化和突破能力,费德勒则更为强势,使接发球者难以预判。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录像资料等方法,对2009年澳网男单决赛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比赛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决赛中两人的发球、接发、网前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等方面对两位决赛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打法的球员有不同的技战术特点,不同的得分手段。为此对平时的网球训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男子网球单打前三名选手在大满贯比赛中的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位球员在ACE球、一发成功率、破发率、上网次数、网前得分和制胜分上具有差异性;德约科维奇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费德勒双误、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