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网球正手击球的动作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正手击球动作的上肢引拍、躯干转动、下肢蹬伸肌群工作特点的分析,认为网球正手击球效果与动作速度、动作方向、动作时间、动作幅度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梦想像费德勒那样击球 费德勒的正手击球非常漂亮。球拍像鞭子一样甩出,球被啪地一声击出很远。打出这样的球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网球教练将之称为“拍头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网球书刊目前存在的3个问题 世界各国出版的各种各样的网球期刊和书籍,干篇一律地讲述着击球技术,不厌其烦地讲解着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当然,我不是说这些技术指导不对,但是从教练角度来看,这些讲解指导得不够细致,大多数是泛泛之谈,而球员真正需要深入了解的一些技术细节却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4.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2-107
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上期杂志中,丁教练帮助大家改正了正手击球中的错误动作。本期,他继续为我们指出初学者在打反手(单手反拍、双手反拍、单手反拍削球)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青 《网球天地》2010,(10):98-98
不论费德勒超级标准的正手,还是纳达尔超级旋转的正手,都深受球友追崇,情不自禁地争相模仿。但张教练从现实角度提示大家——崇拜归崇拜,实用归实用,重要的是打出适合自己的正手击球。当然不是说不能学习超级球星的技术,关键是怎么学和学什么。从球星那里,我们要学会领悟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原理,以此来打出自己的击球。  相似文献   

6.
王红 《网球天地》2013,(10):132-133
经常观看乔科维奇比赛的球友会发现,他经常站在反手位击打正手斜线,通过巧妙的配合正手直线来大范围调动对手,并出其不意得分。这便是当今球王的必杀技——正手侧身攻,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蹬转,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来增加球速,而且还可以使击球者的击球线路多样化,增加对手对线路预判的难度。此外,由于正手侧身攻的线路较长,还减小了进攻失误的风险,对对手回球线路的掌控和防守也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7.
正反大不同     
正手击球和反手击球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手上,也体现在脚上,如何区分正手与反手的脚下乾坤呢?  相似文献   

8.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运动员练习网球运动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娴熟的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网球学习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普通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和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0,(11):100-100
我是一个水平在4.5的选手,我对自己的正手击球非常自信,并且常常沉迷于正手击球的快感中。但是最近教练们给了我一些建议,他们说我没有用整个手掌来抓住球拍。我的小拇指的确是露在拍柄之外,即使发球也是如此。我采用的是半西方式握拍,如果我用整个手掌来抓住球拍,  相似文献   

10.
王英 《新体育》2024,(2):16-18
正手击球技术是网球击球技术的基本击球方法之一,据统计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超过70%,因其具有速度快、控制力强、力量大等特点,成为多数运动员用以得分取胜的主要手段,而力量和身体平衡性是正手击球技术当中两大基础素质。本次研究共选取某高校体育学院网球专项班20名男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经过核心力量训练6周后与训练前相比有较为显着的提高,对照组接受传统力量训练6周后网球正手击球深度、力度及精准度改善情况低于实验组,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促进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干福志 《精武》2014,(4):34-35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网球初学者在进行正手击球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着重对网球初学者学习正手击球时易犯错误动作进行分析。正手击球是网球初学者学习网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为了让初学者便于掌握正手击球动作,在教学和训练中,要抓住技术关键,有针对性地训练,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以便及时纠正,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尽快掌握网球基本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10,(4):81-81
有不少选手在刚刚开始学球的时候,会刻意模仿费德勒的正手击球动作。在击球瞬间持拍手臂完全伸直。但业余选手毕竟不是天王,这样的手臂形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耸肩或是颈部僵硬。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们还是会建议正手击球时小臂与大臂保持120度左右的角度为宜。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2012,(9):126-126
1挡2拉3攻 常规动作 1.基本接发球 A回翻场内 1)正手接发球 过程: ●教练或同伴在1区发球线上,中慢速发向练习者正手位。要求身体前迎,用基本正手击球回击过网。完成20个有效接发球后,换项;  相似文献   

14.
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ATP2008年终排名前6的网球运动员的正手击球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网球选手正手击球技术,使其正手击球成为比赛中强有力的得分武器。  相似文献   

15.
刘萍萍 《羽毛球》2021,(1):98-101
吊球技术和高远球技术一样,可以分为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头顶击球。其中,在后场反手区域用正拍面在头顶左上方吊球,叫后场头顶吊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将底线反手区域的球,用正拍面绕头顶击至对方前场区域紧靠边线两角的近网球技术。后场头顶吊球技术是羽毛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中教练们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网坛巨星乔科维奇和纳达尔的伟大正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他们正手击球的异同,以期能为网球爱好者正手击球的学习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仪名蕾  毕研嵩 《精武》2013,(18):27-28,30
本文从挥拍击球的定义出发,对正手挥拍击球技术进行了分解,研究了挥拍击球技术的能量产生、传递、增强、转化的过程,找出了提高挥拍击球力量的方法。对提高正手击球的攻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汪俊 《网球天地》2012,(11):130-130
B回到1区和2区 1)正手接发球 ●教练或同伴在1区发球线上,中慢速发向练习者正手位,要求用基本正手击球回击10个有效斜线球后,再回击10个有效直线球,然后再依次回击直线和斜线球,连续完成4次有效回击后,换项;  相似文献   

19.
正手击球准备阶段的动作由转体开始,随后是引拍,本期我们终于要进入正手击球最“核心”的部分——挥拍。在挥拍环节,有四大要素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12,(10):130-130
3)被追身接发球(接上期) 过程: ●教练或同伴在1区发球线上,中慢速发向练习者身体位置,要求练习者稍侧身用基本正手击球回击过网,完成10个有效接发球后,再稍侧身用双反击球回击过网,完成10个有效球后换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