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谬的荒诞     
荒诞是现代西方哲学、文学和艺术中的一种普遍的意识,特别表现在存在主义及其以后的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小说中。存在主义文学家加缪,也被誉为“荒诞哲学家”,他将荒诞以文学形式表现并加以哲理化,荒诞构成了加缪全部哲学文学的基础和主题。本文就加缪的荒诞这一主题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形成的存在主义文学,以鲜明的哲理性、独特的真实性、特定的环境性构成其基本艺术特征,以自由选择和荒诞体验构成其基本主题,充满了极其冷静的理性和令人不可思议的荒谬。从加缪的作品《局外人》就可透视出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死亡是博尔赫斯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本文以博尔赫斯短篇小说《永生》为例,同时联系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存在主义精神结合分析,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死亡的哲思,对虚无主义和荒诞生活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荒诞"是其表现的对象和主题。以加缪《西绪福斯神话》为理论依据做互文式分析,可以更好的发现作为文学文本的荒诞派戏剧中所蕴含的有关于荒诞的产生、表现、价值等哲学思考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5.
荒诞是加缪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加谬的散文随笔集《西西弗神话》对荒诞的产生、表现以及对待荒诞的态度作了详细阐释,是20世纪最具体系性的关于荒诞观念的文本。《西西弗神话》是理解加缪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7.
萨特和加缪都是存在主义大师。世界是荒诞的 ,是他们共同的哲学观。但由于他们对荒诞的具体看法不尽相同。因而面对荒诞他们的拯救之途也不同。加缪对之以“反抗” ,萨特却对之以“自由选择”。本文着重从哲学和文学创作上分析他们的分歧之处。  相似文献   

8.
萨特与加缪     
萨特和加缪是现代派文学中“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两人互存异同。他们都认为“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都承认世界的不合理与荒诞性,都对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但萨特的思想较之加缪要进步得多。虽然都认为世界荒谬,人生虚妄,但萨特不提倡与世隔绝,有一种抗争精神。加缪则认为人类无法与之抗争,因而只能以超然的态度处之。本文试图就萨特和加缪的思想和创作勾划出一个轮廓来。  相似文献   

9.
<正>"荒诞"作为一种文学思潮,被用来表现世界与人生本质上的"荒诞性"。荒诞派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采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具有荒诞特色的文学在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有阿尔贝·加缪(《局外人》《鼠疫》),萨特(《恶心》),马尔罗(《西  相似文献   

10.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局外人"默尔索,默尔索的荒诞性表现在他对任何事情都持一种"冷漠"态度。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无理性的,默尔索意识到了这个世界是荒诞的,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也是荒诞的,默尔索反抗这种荒诞的方法就是成为冷漠的"局外人",然而,他自己却是一个对真实对生活怀有很深激情的人。  相似文献   

11.
阿尔贝·加缪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和荒诞派哲学的杰出代表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人道主义情怀始终关切的注意着人在荒诞世界的不同命运,并试图通过其作品给予大众解答。笔者选择加缪三部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显现着加缪思想的逐渐演变,从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消极的个人反抗,再到西绪弗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抗击荒谬和不公,最后至《鼠疫》全民团结共同抗击鼠疫并赢取了最终的胜利,充分显现了加缪所倡导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印证了加缪思想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2.
阿尔贝·加缪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和荒诞派哲学的杰出代表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人道主义情怀始终关切的注意着人在荒诞世界的不同命运,并试图通过其作品给予大众解答。笔者选择加缪三部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显现着加缪思想的逐渐演变,从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消极的个人反抗,再到西绪弗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抗击荒谬和不公,最后至《鼠疫》全民团结共同抗击鼠疫并赢取了最终的胜利,充分显现了加缪所倡导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印证了加缪思想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13.
《西西弗神话》是阿贝尔·加缪早期思考荒诞问题的三部代表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集中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和荒诞哲学思想。该书以"荒诞的人"为核心,主要借助对"西西弗"这一人物形象意义的阐发,通过对自杀、自由、希望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给予了"荒诞"全新的内涵,并将其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意义和人类普遍面临的生存处境的思考,从形象描述的文学层面提升到了逻辑思辨的哲学层面,并为人类如何面对荒诞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揭露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重视个人的行为选择。两次世界大战后被西方世界普遍接受并盛行开来。在法国存在主义思想极为流行,并被引入了文学创作领域。法国小说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往往引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其著名短篇小说《客人》包含的主题多样,本文对其中显著的两个主题——人的孤独和选择展开分析,由此可对加缪存在主义思想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唐彬 《文教资料》2008,(19):40-41
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小说<裸者与死者>赤裸裸地揭示了战争的荒诞不堪和战争时期人际关系极度异化的困境.本文认为,"荒诞"与"异化"是梅勒在该小说中最集中表现的主题.本文试图运用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即"荒诞"和"异化"对<裸者与死者>中的主题进行探析.全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萨特存在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对梅勒创作的影响.第二章着重探究<裸者与死者>中"荒诞"这一主题.第三章重点从官兵关系、士兵与士兵之间的关系以及男女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分析该小说中人际关系之异化的主题.最后一章根据小说中各个人物的命运,联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基本理论,试图探讨出可能的走出"荒诞"与"异化"的困境之路.本文认为,行动是走出"荒诞"的唯一出路,寻找人生存在的真谛才是防止人际关系被异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苦难、荒诞与积极的自我承担精神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切概括。中国当代作家阎连科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文章将阎连科的小说与萨特、加缪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阐释阎连科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亦即本真的苦难精神和西西弗式的人生困境。  相似文献   

17.
西方荒诞派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战后的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危机,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全面的幻灭感,在人们的心目中,上帝已经死了,昔日那些坚定的信仰早已彻底瓦解,希望、理想破灭了,原先那种安全、稳定的感觉消失了,外部的一切是那样不可捉摸、瞬息万变.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荒诞派文学作家们,敏锐地感觉到现实的动荡、冷酷和恐怖.他们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宇宙的存在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没有意义、荒诞、无用这样一个主题.这种存在状态的荒诞感,是对理性主义的自我怀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5,(5):50-51
<正>阿尔贝阿·加缪(1913—1960年),法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局外人》《鼠疫》《西西弗  相似文献   

19.
《局外人》(1942年)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性文学的代表作品。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本文主要是针对加缪的《局外人》进行论述,同时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生动诠释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观念。本文试图从加缪的荒诞哲学角度分析《等待戈多》的荒诞内容及成因,从而揭示主人公的等待看似荒诞,但其本身就是反抗,就是西绪福斯式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