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国家教委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取消了逻辑知识,当时在语文界以至整个知识界引起了震动,曾展开一场争论。今天,我们回头反思,有必要旧话重提:中学到底应不应该教学逻辑知识。首先应弄清逻辑学的内涵。“逻辑学就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也叫形式逻辑。”可见,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维,逻辑知识就是帮助人们自觉地遵守思维规律,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发现思维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会如何思维.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很自然地具有了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其灵活性。我们在语义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界限不分明的情况,尽管很多语言学家竭尽全力地去使其精确化,但是结果却大多会令人失望。这是由于语义本身具有根深蒂固的模糊性。另外,模糊语现在也被普遍运用到各种语言模因中,例如新闻、广告、网络等,以达到其传播、审美、醒目等效果。本文探讨模糊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各种表现方式及其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与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是逻辑学这门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利用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来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当然,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思维实践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但这并  相似文献   

4.
一模糊化思维是指人类在认识的客观过程中,当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而导致不确定、模糊不清、"亦此亦彼"的状态时,运用恰当手段,深入模糊对象中,以探求其规律和属性,从而促使向精确、清晰转化,达到"模糊性"与"精确性"、"清晰性"统一.而不是说思维本身模糊不清,抛开逻辑,扬弃精确,忽略清晰.模糊化思维与精确化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思维活动方式.但是,模糊化思维和精确化思维是相对立的,是从不同角度对思维模式所作的分类,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首先,模糊化思维的对象、物质外壳(即语言)、逻辑基础均不同于精确化思维.模糊化思维的对象是模糊集合,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正>黑格尔的逻辑学是辩证逻辑而不是形式逻辑。但他创立辩证逻辑理论所运用的逻辑方法却并不与形式逻辑绝缘。因为他很明白,由亚里土多德所开创的形式逻辑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必要的,并且在某些场合(在求日常浅近知识的场合)还是充分的。他说过:“理性(指辩证思维)没有知性(指形式逻辑思维)——这是虚无,而知性没有理性,也是某种东西。”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形式逻辑思维是辩证思维的隶属环节,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互相贯穿、互相制约。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不是神秘的“天书”,并且其科学要求还显得十分彻底。本文要探讨黑格尔逻辑理论创造中运用逻辑工具的一、两个侧面,让我们追溯一下这位思维科学的改革者是怎样从形式逻辑出发并且依据形式逻辑培育出辩证逻辑这朵思维新花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模糊性是整个语言符号系统中类属边界的不确定现象。在语言系统中,音位的归纳与拟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语义系统里,相当一部分词汇的概念外延是不稳定的;在语法系统里,也同样存在诸多的模糊现象。但是,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内在特征。在特定语境中,模糊语言能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最严密、最灵活的工具,它甚至有着精确语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语用功能;在文学语篇中,模糊语言所创造的朦胧意境和审美情趣,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余地。  相似文献   

7.
“简易逻辑”是高中新教材中新增添的内容 ,中学数学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使得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出现了歧义 ,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笔者将就这部分教学谈一些粗浅看法 .1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简易逻辑的地位与作用简易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思维规律的基础科学 .逻辑学分为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前者是以辩证法认识论的世界观为基础的逻辑学 ,而后者主要是对思维的形式结构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类似于语法的工具性学科 .逻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推理 ,推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 .通过概念对事物是…  相似文献   

8.
英汉数字模糊语义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由于客观世界包罗万象,而表达概念的语言则相对滞后,所以人们表达的语义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它是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们正常交际对这种模糊性的需求在语言中的反映,模糊语言学的诞生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数字,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已失去其精确的指称意义,向模糊语义转化.本文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数字语义模糊性的对比分析来进一步探讨英汉跨文化交际中数字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在典范公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发现,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所使用的外延清晰、内涵确指的词语.大都概念具体.表达精确;又发现使用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词语,虽然意思模糊、抽象.表达印也准确恰当.这是为什么7事实k.‘“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客观【:本来就存在着很多模糊事物、模糊概念,反映到人的大脑里,就相产生了模糊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信息载体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当然就有根有派了。应该说:“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美]查德《模糊集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正确使用精确语言或模糊语…  相似文献   

10.
第五讲数学概念思维,不仅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这一讲起,将以辩证逻辑作指导,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思维的形式和思维的规律作进一步的考察. 形式逻辑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在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达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证明有说服力;也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数学本质,自觉掌握数学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那么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在自然语言中,模糊是绝对的,普遍的.在人类生活中,有许多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而且模糊在修辞中会起到精确所无法达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进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同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伴随着模糊思维,运用模糊语言。这种模糊语言所收到的效果往往比精确语言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作用。正如康德所说:“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使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 模糊思维既然是客观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那么作为描写人表现人的文学作品以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语言、情感、心理活动等也必然具有模糊性的一面。而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感情时必然运用模糊思维。就这一点来说,文学作品较之学术专著更偏爱和借重于模糊语言。本文试就鲁迅先生的《药》谈谈模糊思维和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借以抛砖引玉,就勤于大方。 在文学评论界,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对一部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这除了人们的生活阅历、鉴赏水平和着眼点不同外,恐怕和作者的模糊思维不无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为起点,提出无论是辩证逻辑还是形式逻辑,其本质都是形而上学的。文章着重从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进行逐一分析,归纳出对形式逻辑形而上学性的否定实际上是对自身的否定。并认为人们之所以普遍地否认形式逻辑的形而上学性,主要根源于我们过去对形而上学的误解,只要消除这种误解,作为形而上学方法论运用最普遍、最明显也最切近的逻辑学,尤其是形式逻辑才能真正地成为科学的工具为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否定概念属于形式逻辑概念中的一种。对否定概念人们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简单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本文从语言逻辑学的角度,以对否定概念的结构层次的分析为纲,对否定概念涉及到的自身的定义、概念的论域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否定概念属于形式逻辑概念中的一种。对否定概念人们至今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简单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应当从语言逻辑学的角度,以对否定概念的结构层次的分析为纲,对否定概念涉及到的自身的定义、概念的论域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自然语言在表达上的模糊与歧义,无法保证逻辑推理形式的准确性,造成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边界的模糊,弗雷格产生了构造一套纯思维形式语言的想法。他模仿算术语言构造"概念文字",避免了主词谓词的区分,消除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进行形式化,分别构造了公理系统。"概念文字"实现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华丽转身,促成了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耿秀萍 《考试周刊》2011,(41):25-2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并且把用语得体作为语言的最高原则。语言的模糊现象被认为是语言运用不当,易引起歧义。其实,模糊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思维本质的特征之一,语言作为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载体,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特性。在言语交际中,信息发出者有时故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模糊的语言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宇宙万事万物,不仅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和语言普遍具有的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语言运用中。许多情况下话语所传达的信息,不要求精确,而是要求适度。词义的模糊性适应了表达的适度性要求,就是指表述时所选择的词语和所要表达的信息程度相当,而不是完全切合。因此,人们常常选择模糊性的词语来组织话语,表达信息。从俄语语义的类属或范畴的角度来探讨词义模糊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概念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就形式逻辑而言,概念是组成其他思维形式的基础;就辩证逻辑而言,概念是理论思维的起点,也是理论思维的总结。中国古代逻辑学家们对概念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理解概念,正确进行表述、判断和推理,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在学习简易逻辑时,由于对命题的否定理解不深,常常出现某些模糊的认识甚至是误解.现对中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几个误区给予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