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阳光一位母亲在雨后的下午,带女儿去散心。忽然,女儿见到远处出现了一道彩虹,她惊喜地说:"妈妈,快看彩虹!,,""是的,妈妈看到了。彩虹美吗?"母亲问道。女儿说:"很美!""宝贝,你知道吗,彩虹其实就是阳光。"女儿好奇地问:"阳光?我们平时看到的阳光为什么没有这么美呢?"母亲借机开导:"因为雨后空气中留存的雨雾折射了阳光,从而产生七彩光芒;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中的挫折和磨难,折射使阳光美丽,挫折和磨难也会使人生美丽。"女儿会意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彩虹就是受了挫折的阳光!"母亲笑了:"宝贝,你说得很对!  相似文献   

2.
小A是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母爱却发生了畸变。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若发现女儿与异性接触,便进行体罚。还是在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小A的母亲认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便扇了女儿一记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片  相似文献   

3.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手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通过收音机所想像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留下了一张纸条:“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  相似文献   

4.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32):51-53
<正>一位朋友曾向我求助:她的女儿有些抑郁,不想上学,甚至有悲观厌世的自杀倾向,希望我能和她的女儿聊聊天。因为她女儿不接受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位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了我。通过三次聊天,我了解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母亲身上,因为母亲在和女儿的日常交流中时不时会冒出“你去死吧”这样暴力的语言。在母亲看来,这也许是自己一时的情绪发泄,而女儿的感受却是:母亲不爱她了,  相似文献   

5.
王大妈今年68岁,早年丧夫,自己含辛茹苦抚养5个子女长大成人。如今子女都分居各处,王大妈与小女儿在一起生活,帮着小女儿看孩子、做家务,小女儿也非常孝顺。“天下父母疼小儿”,王大妈总觉得随小女儿生活,小女儿花费多,便要求其他子女每月付给她100元作为赡养费。谁知,这个小小的要求却在子女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哥哥姐姐们认为,每人每月负担母亲生活费100元,母亲把这400元贴补小妹妹,还要帮她看孩子、做家务,太不合理了。于是,都提出要将妈妈接到自己家中,一是可以不必支付赡养费,二是可以让母亲“发挥作用”。请问:王大妈及其子女的做法合适吗?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11,(3):80-84
一天,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她对女儿说:叫爷爷。  相似文献   

7.
两个精彩的镜头严维民一、千里共婵娟严海琴,爱好文学,尤喜名家诗文,常常在作文中巧妙引用,点石成金。她的父母都是农民,为了生计,母亲决定去新疆打工。谁知女儿却含着眼泪坚决反对,有担心,也有眷恋。她母亲找到班主任告知老师。于是,便出现了下面一幕:两个精彩...  相似文献   

8.
张修 《家教指南》2007,(11):15-17
女儿独立思考抒写真性情左玫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她的作文成绩一向不够好,分数总在及格线上下。为此,她母亲李清华十分焦急,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10.
捐一个微笑     
李焯芬 《初中生》2010,(3):47-47
在一次慈善捐献活动中,大家排着队,轮流捐献。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扬起小脑袋,轻声背着唐诗。每背完一首,她就停下来,等待母亲的赞扬。年轻的母亲一点也不吝啬,反复地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1.
捐一个微笑     
在一次慈善捐献活动中,大家排着队,轮流捐献。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扬起小脑袋,轻声背着唐诗。每背完一首,她就停下来,等待母亲的赞扬。  相似文献   

12.
小A是某中学的三好生,父亲早逝,又无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她的爱自然是无可怀疑的。但是,这种母爱却发生了畸变。母亲像防盗一般地严防女儿与同龄异性接触,动辄便进行体罚。初中毕业前,女儿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舞会,她认为“搂搂抱抱”不成体统,扇了女儿耳光;女儿与男同学互赠毕业照,她认为要人家相  相似文献   

13.
三年级的女儿让我辅导她的习作,题目是“妈妈的爱”。她选择的是一个送她去医院看病的例子,写得很是平常,而且这个事例显然是编出来的,具体的场景一点没有描述。对于女儿如此选材我很是不满.于是启发她:作文选材首先要选取自己真实经历的事。其次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你在何时、何地、哪件事中感受到妈妈的爱了呢?我连问了她两次,面对我的追间,女儿沉思了一会儿,说:“不知道。”我有些怀疑女儿的回答,又启发她:“你仔细想想,在生活中,我做的哪件事让你感受到了妈妈很爱你呢?”女儿仍是摇头。我有些泄气。难道在女儿眼中我竟是个不爱她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安雯 《家长》2010,(2):17-17
时光飞逝,女儿已13岁了。一天,女儿的初潮来了,她平静地问我要钱,说要买卫生巾。我感叹,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懂。这一堂青春期教育课,还没等我上讲台呢,她自己就已合上书本。但我还是要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你知道吗?初潮代表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即使她的年龄还小,  相似文献   

15.
张萍 《现代语文》2007,(5):115-116
邹敬之在《女儿的作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女儿的作文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奶奶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一位黑人母亲带着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白人店员很不礼。貌地挡住了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女儿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小作文,是写她心爱的蚕宝宝的。这篇短小、朴素却又生动可爱的作文让我吃惊不浅,其中有一句描写:“蚕宝宝像一列白色的小火车,爬呀爬呀……”更让我爱不释手。当然我的喜悦也许夹杂着感情的因素,所以额外补充一点:女儿的语文老师也对这篇小作文表示了激赏,在所有可爱的文字下画满了红圈圈,可见我不是王婆卖瓜。但我要说的是“白色小火车”渐渐从女儿的作文中开走了,而且难觅踪影,后来“拜读”她的文章,总是失望多于喜悦。发生了什么事吗?其实什么也没发生,是孩子懂得了作文的要求,懂得了作文的体例,懂得…  相似文献   

18.
片段     
雨下的大,小屋里似乎看得不真切。母亲打开女儿的书包,拿出里面的体温单,签好后又放了进去。又瞥见书包里散开的纸巾,麻利地将它们折好了,又给套上一层小袋子。忽然,她好像想起了点儿什么,看了看外面的天空,折回到大厅里拿了一把鲜红色的小伞,立在书包旁边。母亲舒了一口气,看了一遍女儿上学要带的东西。还缺不缺?筷子——已经装好了。饭厅里的女儿在以最快的速度吃饭,母亲看了很心疼,她下定了决心明天要早点叫女儿起床,好让女儿有充足的时间吃饭。可是,她想到女儿每天睡得那么晚,又犹豫了,她不忍心看到女儿黑黑的眼圈。女儿吃完饭,背起书包…  相似文献   

19.
母亲     
佚名 《陕西教育》2005,(8):53-53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我们姐妹四个好好读书,她对我们非常严厉。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心里总是暗暗责怪.偶尔产生一些逆反心理。现在想来母亲真是用心良苦。她的四个女儿.三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研究生。都很优秀。大女儿和二女儿是国家公务员.小女儿在山东济南一家国企做技术部门主管。母亲说:“我这几十年辛辛苦苦赚的钱.省吃俭用全部用于智力投资了”。的确,仅靠父母微薄的工资,供养我们四个孩子读书真的很吃力。  相似文献   

20.
女儿喜欢讲故事,深得老师青睐,对绘图跳舞的兴趣很浓。有一次,她母亲没有兑现带她去麦可斯过生日的诺言,她就画了三张人物:一个落泪的小姑娘,一个张大嘴很难看的妇女,一群小朋友围着一个巨大的蛋糕张嘴乐着。我们知道她在用特殊的语言向母亲抗议,只好克服困难约了她的小朋友们在家里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