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谈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中体重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许多女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长期采用控制体重的方法,以求获取最佳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然而经过多年训练经验的总结,有关文献资料研究,证明控制体重,特别是对少年女体操运动员实为训练中的误区,危害尤甚。控制体重之法不可取。在此简要论述其危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级后期男子体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血乳酸(BL)、血尿氮(BUN)可以作为赛前大运动量训练评定和监督指标,但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女子体操运动员和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体操运动员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操作好这一看似容易的问题,作为教练员及运动员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本文从能量消耗与摄取、饮食结构及运动强反等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对体重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少年女子体操队员和现役与退役的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比较,对提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曲秀丽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2):73-73,75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等角度对女子中级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出符合该阶段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以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32名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进行研究,筛选出对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成绩有显著影响的力量素质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力量素质指标的权重系数,建立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理想标准值,为科学调控10~11岁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最优控制力量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霍尔金娜的成就对我国女子体操训练的几点启示:因材施"训"、辩证施"训";培养运动员始终保持活泼向上的心态;严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体形;科学的保护与脱保、力保运动员健康成长;强化艺术训练、加强艺术修养;不断强化运动员的专业思想;努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方能促进我国女子体操培养与训练最优化,进一步充分发掘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巨大潜力,最大化发挥体操高级人才的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女子体操运动水平及其实力。  相似文献   

9.
专项力量素质是发展体操难度动作的基础,也是高水平体操运动员的核心素质。尤其是少儿女子体操运动员,其力量素质相对较差,专项力量素质薄弱。本文就如何提高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进行探讨,为女子少儿体操力量素质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1-17岁女子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肘关节损伤的规律及预防措施,为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1.创伤原因与机理1.1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原因体操运动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越来越小,她们本身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运动支撑器官还很软弱,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比成年运动员差,与高难度,大强度的现代体操训练要求不相适应。随着年  相似文献   

11.
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素质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全面发展和提高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素质,并使其在做起跳动作瞬间达到高度同步性发力,已是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采用美国产CYBEXⅡ+型等动测力系统对国家集训队的部分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素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测试,并做了量化分析,旨在为女子体操运动员下肢肌群力量素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收集整理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原始资料,深入挖掘我国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性地总结、提炼力量训练的原则,即包括优先发展、突出下肢核心并全面协调发展、训练量与训练强度合理安排和专项能力主导性等四个原则;构建了力量训练的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揭示了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和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期望能为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体重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从膳食结构与运动强度、能量消耗与摄入的平衡等方面入手,结合体操运动特点。对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体重的控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合理控制体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体操运动员的适宜体重体操运动员的适宜体重即控制体重的目标。在体操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只有“最小”的体脂,但实际情况是运动员并不胖,并且在能量摄入不高的情况下,要再通过进一步控制饮食来减少体脂则难度较大。目前尚缺少男、女体操运动员适宜体脂或最小的安全体脂水平。国外资料报道,男子摔跤运动员的体脂若低于5%,血浆睾酮水平即会下降,  相似文献   

15.
试论女子体操运动情绪与颜色因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专业女子体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 ,颜色对运动员的运动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的颜色对运动员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与国外体操强国相比,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退役年龄小,运动寿命短,严重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影响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伤病、事业心、基本技术的扎实性等是主要因素。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内涵与外延的基础理论入手,多角度地诠释了速度力量的特殊性。对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特征、体操速度力量训练种类的划分、儿童女子体操生理负荷特征、速度力量训练与动作结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提出了儿童女子体操速度力量训练方法的创新,运用悬吊训练法对体操速度力量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旨在为深入研究儿童女子体操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当今竞争体操水平日新月异,对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女子体操幼龄化、低龄化的发展,如何在幼儿阶段为运动员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近20年的幼儿体操教学实践,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女子幼儿体操运动员姿态、柔韧、跑步、力量(包括悬垂和倒立)等方面的能力,并与技术动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运动员的启蒙训练起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少儿业余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期间能量消耗的测定,初步探讨少儿体操运动员训练期间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等因素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为教练员合理安排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为:利用能量间接测量法。用运动心肺功能测量仪分析出运动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体操名人殿堂”主办的评选年度世界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已有4年历史了。每年根据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挑选出3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作为候选人。2005年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是邀请全世界的体操迷和体育新闻工作者在网上公开投票而产生的。在第10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的发布会上,国际体操名人殿堂执行主席宣布:富田洋子(日本)获得2005年世界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殊荣;柳金(美国)获得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殊荣。被提名的2005年度最佳男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库切拉(法国)、海波里托(巴西)和富田洋子(日本);最佳女子体操运动员候选人是:梅美儿(美国)、柳金(美国)和程菲(中国)。这6名选手在2005赛季都取得了不俗战绩:富田洋之夺得了墨尔本世锦赛男子全能冠军;海波里托在世锦赛上夺得的男子自由体操冠军(不仅是巴西第一个男子体操世界冠军,也是南美人首次获得该项殊荣);梅美尔和柳金则分享了世锦赛女子全能的冠亚军,后者还夺得了平衡木和高低杠的金牌;程菲获得了世锦赛的跳马金牌。(译自www.intlgymnast.com 2006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