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小学语文第八册29课《古诗四首》中,第一首诗的题目“鹿柴”的“柴”字,应该读 zhài 还是读 chái?我们弄不清楚,特地写信向你们请教。此致敬礼石屏县大桥学区大他瓦小学杨文高杨文高同志:课文中“鹿柴”的“柴”,与砦、寨同音同义。“鹿柴”是一个村寨的名字,在今陕西省辋川一带,唐朝诗人王维在诗中描写了这个村寨的山川的秀丽景色。因此,这里的“柴”应读作 zhài,而不是 chái。此致敬礼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唐朝很有才气的诗人。由于他对黑暗现实不满,后半生隐居乡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诗,《鹿柴》是其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一首。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不仅是诗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广泛,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这首诗体现了诗、画、乐的完美结合。教学这首纯写景的五言绝句,一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山”不是指空旷无草木的荒山,而是指空寂清冷的山…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八册王维《鹿柴》诗,“柴”字课文未注音。上海市《汉语拼音小报》第237号将“鹿柴”注为“lǘ chái”。这是不正确的。查鹿柴系辋川(今陕西蓝田县)附近的一个小地方。据《辞海》注:柴,可读 zhài,通“寨、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疑点求教.现行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1课《古诗三首》第一首诗《鹿柴》(王维)的“柴”应读什么音?第七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注音是“Zhài”,可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书,关于“柴”只有“Chái”一个读音.那么,在教学中“柴”应该读什么音才正确?请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5.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唐]裴迪:《华子冈》这首诗是裴迪在蓝田辋川与王维唱和之作。王维在奸臣李林甫执政时,一方面朱带紫绶在朝廷任职,一方面在辋川别业过隐士生活。辋川有二十处风景点,如竹虽馆、栾家濑、辛夷坞、鹿柴、华子  相似文献   

6.
《辋川集》是研究王维诗歌“以禅入诗”艺术特色的重要作品,但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是从宋末刘辰翁首次评点《辋川集》后才日益受到重视并使王维籍此获得“诗佛”的独特地位。王维习禅众人皆知,《辋川集》诞生后长时间内无人认识到它的独特风格,一个原因可能是《辋川集》没有得到及时的流传,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辋川集》自身的特点与唐代对五绝的特殊要求相矛盾。这证明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要历经漫长的解读过程才会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7.
《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王维身在朝廷却心存山野,亦官亦隐,纵情辋川山水寓情于诗文。这二十首诗语短情长,清幽空寂的诗境中包含着诗人特殊的情感心态,既有入世的惆怅迷惘,也有避世的幽寂孤独,还有忘世的潇洒愉悦。《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仕隐复杂情感心态交织的集中写照。  相似文献   

8.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辛夷坞》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9.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尤为后人称道,他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辋川集》20首,更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中一丛清新可人的小花。本文拟从五绝诗体、诗中有画、禅意禅趣等方面分析《辋川集》的语言特色,恳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王维《辋川集》20首之一,是王维中年亦官亦稳时期与裴迪游于辋川别业时的唱和之作;也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分析鉴赏这首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看到了作者善于剪裁画面;善于取景布局的特色和善于动用以“响”的动烘托“空”的静的艺术辩证手法。如葛晓音在《虚实得当·臻于神境──说王维(辋川集)绝句》一文中就说了这方面意思:“王堆着意刻画一束针晖透过密林的空分还照在井中青苔上的一后画面。夕阳的暖色淡淡地军在用家的青苔上;更计出空山的幽冷。山谷中传来…  相似文献   

12.
《辛夷坞》为王维《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用五言绝句描述了辋川一带的风景事物。王维淡泊的艺术气质和对宗教的审美体验糅杂渗透于山水诗中,开创出新的诗歌境界。从禅宗美学的角度来看,诗人宜心静、智静、慧静。王维诗中的辛夷花唤醒本心,超越了有限与无限、瞬间和永恒的二元对立观念,从当下、刹时去体验永恒。  相似文献   

13.
孟琢 《小学语文》2014,(6):63-64
【作品赏析】《鹿柴》是一首简短精炼、意味悠长的写景诗,它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的作品,通过写景来抒写心中的隐逸与安然。王维是唐代的一位奇人,他的文化生命力格外旺盛,既是诗人,也是书画家,还是一位深谙禅理的哲人。这种种的文化底色,在他的诗歌中得以凝聚、交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鹿柴》看似平淡短小,实有着深淳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14.
[执教者]江西吉安县值夏小学曾一之。 [内容]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十一课《鹿柴》。师:《鹿柴》这首诗作者是唐朝的王维。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晚年过着悠闲的生活。这首诗是他游览鹿柴这个地方后写的。“鹿柴”是地名,“柴”读zhài,是特殊读音。诗中的“景”读yǐng。学古诗要注重朗读才能体会诗的情景。现在请大家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放录音) [评]导语简洁。短短几句话交代了学习任务,简介了作者和诗的写作背景,提出两个字的特殊读音之后,强调了学习古诗要注重朗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鹿柴》(五年制小语第七册第11课)是一首五言古绝,是唐朝王维晚年在辋川别墅写的作品。辋川是陕西蓝田县西南面的一条水。唐初宋之间在此修建了蓝田别墅,后来王维购得这座别墅,隐居于此。王维和孟浩然同属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晚年,由于高官厚禄的奉养,又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政治风波,意志较以前消沉了。于是他以淡泊无为的心境,专门欣赏大地主园林中寂静的景色,以表达所谓的闲  相似文献   

16.
谢敏强  滕韧 《中学文科》2007,(10):123-123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佛”之美誉。在《辋川集》中,王维将他的性格、心境和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综合地反映于20首五言绝句之中,赋予了这20首绝句强大的生命力。也体现出王维诗歌中处理情景关系的独特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典隋感经历的不同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电影配景的角度来分析王维的山水诗。我这里提到的“电影配景”是指能够引起视觉和立体作用的描绘。作为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对画面特别敏感,他的诗歌里的用词和配色都是很清晰的,最重要的是,他的诗有着时空的立体感。《辋川二十首》就是王维美学思想的结晶。在《辋川图》中,  相似文献   

18.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还精通音律。由于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上仕途坎坷,所以四十岁以后就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隐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思想情感倾于消沉。从此颂扬咸阳游侠少年和边塞生活的诗,再也没有了。但是,由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和善于创造意境,田园山水诗写得非常清新隽永,富有生活情趣,写景状物,细致入微。所以人们都赞美他的诗,“诗中有面”,称誉他的画,“画中有诗”。《竹里馆》是王维晚年所作的《辋川集》绝句之一。这首诗的语言明朗清丽,笔调婉转多姿,没有一处费解。短短二十个字,将  相似文献   

19.
《辋川集》是王维与道友裴迪于天宝年间在辋川庄写下的唱和组诗,是其山水诗的巅峰之作。在辋川别业,诗人把山水景物作为描摹对象,于诗情画意中洗涤自己幽独空寂的心灵。20首绝句,即是诗人这一时期隐逸情趣的折射,更有一种佛家崇尚的顿悟机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王维的《辋川集》和屈原的《九歌》组诗作一比较,主要从色彩美、意境美、情趣美三个方面探讨二组诗的特色。色彩美,两组诗创造的画面均纷呈多彩,浓淡相宜,与诗的意蕴浑然为一;意境美,《辋川集》多静美,意境空寂;《九歌》多壮美,意境廖廓;情趣美,《辋川集》追求的是幽静空寂,不与世俗同流的志趣.《九歌》写人神交融的和谐之美,体现的是现实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