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研究的历史记述毛泽东师友关系最早的著作,是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这部著作第一次向全世界报道了毛泽东的生平和事业,第一次向全世界报道了毛泽东的师友关系。书中记述了毛泽东同几个同学,以天下为己任,读书以追求真理,爬山冬泳以磨炼意志。他们互相鼓励、互相交流见解。他们最尊敬的老师是杨昌济,从杨先生那里得到终身不忘的教诲。这些记述,正是毛泽东师友关系研究的开端。当然,《西行漫记》还只是涉及毛泽东青年时代师友交往的内容,还不是对师友关系的深入研究,但它确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的开端。 1939年肖三从苏联回国到达延安。5月。  相似文献   

2.
一、板书课题。 二、揭题,启疑激情。 1.是谁回韶山?(毛泽东同志) 2.为什么说是“回韶山”?(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 3.他什么时候离开的韶山?离这次回韶山多少年了?(1927年秋收起义以后。32年) 4.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做出了哪些伟大的成就?(要求师生共议,以激发学生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崇敬之情) 三、初读,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要求速度稍慢,边读边用笔记出生字新词及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用韶山人民的革命精神哺育青年——中南工学院在韶山德育基地的教育实践中南工学院□丁联池韶山,因为孕育过一代伟人毛泽东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反映毛泽东及其家庭成员生平、革命经历的最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数以千计的宝贵遗物,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她坐落在毛泽东故居西侧的张家山上,名字就叫韶山学校。1921年秋,毛泽东委派大弟毛泽民回韶山创办了"(韶山)毛氏族校",这就是韶山学校的前身。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走进韶山,走进学校党支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对农民运动态度的逐渐改变,毛泽东来到韶山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使之成为领导韶山革命的核心力量,对中国革命尤其是基层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在韶山,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当时融入乡村与党的建设这一艰难课题,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7月26日,由国家台联组织的全国青年台胞传统文化教育夏令营的全体营员来到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洗礼。这次活动旨在让营员们进一步了解内地的传统文化,领略大陆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发展和变化,增强台湾与内地青年的友谊,为统一祖国大业作出努力。在韶山,营员们拜谒了毛泽东同志铜像,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滴水洞、毛泽东纪念园及韶山铭园。在韶山铭园,营员们看得特别认真,对青年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伟大志向非常敬佩,对毛泽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路经长沙时,营员们还参观了岳麓书院、马…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来,大凡介绍毛泽东家世的影视、书刊,几乎都是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对儿子苛刻的“独裁”统治者,其实不然。近日,笔者走访了一些韶山的老人,翻阅了一些韶山史料,发现毛顺生是一位“教子严、爱子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情系韶山     
韶山,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里。1956年6月26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韶山学校,并亲笔为其题写了校名。44年后的这天,陕西省延安市凤凰小学“白求恩中队”、“张思  相似文献   

9.
<正>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江畔山水如画,曾经有被称为“湘江三友”的三名青年在这里求学畅游: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湘江三友”中诞生了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暑假刚至,我顺着湘江,重走毛泽东的求学之路。韶山,是毛泽东出生成长的地方。当少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踏上求学求真之路时,他对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诗句明志。在韶山,我观看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演出,当水火一同喷出,激情澎湃的情节一幕幕上演,我心中感慨万千,生出无限敬意。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2007,(9):10-11
当过毛泽东老师的人很多,比如徐特立、杨怀中、黎锦熙,还有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向美国记者介绍过的"袁大胡子"袁仲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著名学者或者职业革命家。而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毛宇居先生却一直在乡村教书,为开拓韶山的文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韶山一支笔毛宇居,派名毛泽启,是毛泽东的堂兄,又是毛泽东的启蒙老师。他1881年生于韶山冲东茅塘,后迁蔡家塘。他的父亲毛福生与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是不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青年时同住在东茅塘,过从甚密,毛顺生与文七妹结婚时,毛福生曾帮助操办婚事。1919年毛泽东曾将父亲毛顺生和伯父毛福生接到长沙休养,并和弟弟毛泽覃与二老一起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是中华人民工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年。这一年,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持、发端于少先队“英雄中队”的“红领巾积分行动”,以积攒分值的人民币硬、纸币建造韶山学校小学部教育楼的盛举,构筑了亿万年儿童独特方式纪念毛泽东的壮丽景观。而其中最精彩的一幕,就是由“英雄中队”师生代表组成的两期“追寻毛泽东足迹”秋令营所经历的两段行程——从西柏坡到北京、从北京至韶山。这两支队伍,在飒疯秋风、沥沥秋雨中把凝聚着万千颗童心的奠基石,从西柏坡启运、又从北转运至韶山。让我们随着壮丽的红领巾之旅来扫描那一处处亮丽的景点吧!  相似文献   

12.
新书台     
韶山,这一座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同声歌颂的美丽的山村,它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卓越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的名字联在一起;加上它幽美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分外引人爱慕和敬仰。韶山是革命的摇篮,先烈们曾用鲜血灌溉了这块英雄的土地。这里流传着亲切动人的革命故事。经过二十多年的坚毅不懈的斗争,韶山人民和全国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韶山象太阳一样,在解放的土地上闪耀着万丈光芒!这本书对韶山的过去和现在都作了系统、详细的介绍,从这本书里,读者可以了解到韶山的全貌,可以学习到伟大领导和韶山人民的崇高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1.统卡洛斯·萨利纳斯·德戈塔里 2.中日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7560 12527700 3.318 济南市东北郊的大桥路 青岛市北郊的西袁庄 17 5 15 4.天津东突堤 5.韶山 江泽民 韶山 6.日本 韩国 朝鲜 7.毛泽东文集 毛泽东军事文集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毛泽东年谱(1893~1949年)  相似文献   

14.
正到韶山看看毛泽东主席故居是我几十年的夙愿,恰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我终于如愿以偿。韶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毛泽东故居在人们心目中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它的前面是毛泽东少年时种过的稻田和游泳的池塘,后面是长满青松翠柏和各种树木的小山坡,正房门上边挂着一个醒目的牌匾,是邓小平亲自书写的五个金字"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故居很简单、朴素,是个普通的农舍,毛泽东主席就在这里出生。人民提起毛泽东总是自然地把他和党和新中国联在一起,特别是我们这  相似文献   

15.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是毛岸青和邵华同志在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一周年前夕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这篇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散文,通过记述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热情歌颂了毛泽东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讴歌了杨开慧等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业绩。文章一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叙述了作者在毛泽东同志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回到故乡湖南的见闻和感受。“我们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作者用庄严凝重的笔调,饱含激情的语言,说明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  相似文献   

16.
56年前,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时,在韶山学校与少先队员合影留念的照片,令上一辈韶山人视若珍宝.那开心、幸福的笑容,在新一代少儿身上,是否再现了呢? "六一"前夕,记者走进韶山市各所幼儿园,所见所闻给予我们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02,(Z5)
革命领袖毛泽东是伟大的诗人,他精通诗词韵律,酷爱楹联。他写的对联或豪情奔放,或清新隽永,妙趣横生。 1902年,8岁的毛泽东在韶山南岸上私塾。一天塾师邹先生外出,嘱咐孩子们读书背书。回馆时邹先生却看到毛泽东和几个孩子  相似文献   

18.
开国领袖毛泽东故里。韶山学校小学部校园。2012年3月18日。春风染绿了三湘,春光浸透了韶山。 这天,留有毛泽东足迹的校园,在明媚的春光里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和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中国《下一代》杂志社、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国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协办的纪念中国“红领巾积分行动”实施10周年暨“艰苦岁月”主题雕塑揭幕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柯云  丽阳 《老年教育》2009,(12):14-15
群众强烈要求限期侦破案件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52年的故乡韶山。湖南省公安厅负责同志向他汇报了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偷挖毛氏祖坟的案件,毛泽东先是一脸的严峻,  相似文献   

20.
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的韶山。他在秋收起义后即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长征时,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跨越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