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全面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提倡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2.
陈伟  蒋雅琴 《江苏教育》2007,(24):35-36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两个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倡导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3.
杨卫康 《辽宁教育》2001,(10):49-51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一比,后者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后者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全面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提倡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4.
潘海波 《考试周刊》2011,(17):83-84
体验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个人情绪、知识上参与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课程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5.
何谓“体验学习”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 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 ,这是间接学习 ;而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称一称、算一算等实践体验 1千米、1吨 ,这便是体验学习 ,两种学习的效果 ,后者肯定优于前者。“体验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 ,去应用实践 ,从而发现知识 ,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 ,解决问题。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提出“再创造”的教学原则外 ,还提出了“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要求,强调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那么,什么是体验学习?体验性学习对学生认知建构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学习呢?一、体验学习的含义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即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并生成学习意义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情境检验、观察生活、动手操作等多种数学活动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情境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情境”作为教学平台,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意义协商、情感交流的方式来习得语言的教学过程。这种“情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1)学习要与情境相联系;(2)学习要与真实活动结合起来;(3)学习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情境越真实,学生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学生就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实际问题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看,学生认知的构建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也有一个显著特点:新教材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高春香 《教师》2013,(32):42-4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教学时要植根于生活,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今天的数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要体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首先,教师要做到更新教育观念,做品味生活的现代教师;其次,课堂导入要生活化,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要精心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要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品社“文字”中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5.
要让学生肯学、要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关键在于应用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的樊笼,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善于合作,善于运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巧设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要巧妙地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汲取知识营养。教育家乌由斯基说:“任何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内在动机。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品尝满桌美味佳肴的时候,当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是谁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是谁让我们尽享和平的愉…  相似文献   

17.
一次“随而不随”的“随机写作活动”启迪我们:作文教学需要“动情”,需要我们在写作设计、指导讲评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需要“入境”,创设有助学生深度理解、符合文本与生活逻辑的有效情境;需要“双向”,既离不开教师对写作训练题目、过程设计等的斟酌,尽可能调动学生胃口,还要注重师生双向的情感与思维互动,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和真切体验,真正形成属于自我的“随性写作”。  相似文献   

18.
柴华 《吉林教育》2004,(3):33-33
教师的“教”足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主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地建构起关于客体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进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从而使学生会学数学、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20.
焦勇飞  李焕立 《教师》2012,(18):30-3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新课改的全面启动,教师的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也在努力改变固有的旧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的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如何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