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陕西电台正在经历广播电视合并、企业化改革的多重变奏,在创新中谋发展的主旋律始终如一。2011年,陕西电台实现创收4.77亿,在十多年间翻了一百倍,改革创新始终是这条路上的方向标。新从何来?立足点的新升级、突破点的新增长、广  相似文献   

2.
陈雯 《新闻前哨》2013,(9):82-84
从2003年全国第一家省级对农广播——陕西农村广播成立,到2013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长春结束,省级农村广播从无到有,从各自为阵到协作联盟,走过了十年发展路。但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审视省级农村广播的发展,感到忧心忡忡。覆盖到达、创收压力、频道定位,是每一位省级农广人难以解决而又亟需突破的三大瓶颈。一、建立多种覆盖平台  相似文献   

3.
白群力 《新闻知识》2006,(12):18-19
2006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广告创收超过1亿元大关,这是陕西电台建台57年来最辉煌的收获,也是陕西广播人的骄傲。在陕西这个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为地方传统媒体的陕西电台,跃身于全国电台“第一方阵”的现象和成就,引起媒体同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就此,我想从内在原因上作以下分析。一、陕西电台始终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本世纪初,陕西电台有4套节目,1000多万固定资产,广告增收仅够当年全台费用。时间仅仅过了5年,陕西电台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一届台委会领导班子在摸清底子和省内广播听众实情…  相似文献   

4.
强毅  罗宁  姚剑 《中国广播》2007,(4):25-27
西安古城的餐饮行业像憨厚朴实的陕西人,充满了包容:一大批餐饮老品牌在市场的历练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许多新品牌与各莱系的新生代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西安餐饮业的繁荣让广播人看到了节目开发的新契机。陕西交通广播2004年7月开办了服务市场的餐饮节目《一品长安》。该节目以一年创收600万元的佳绩成为全省广播节目单项创收之最。截至目前,先后加盟的理事单位达到200家,走出了广播节目市场化营利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18日,是陕西卫视上星十周年典庆,也是卫视十年韬光终亮剑的日子。“当十载风雨,取千年风,淬五洲火,锻志,练艺,打造人文之剑以致天下。”一把凝聚着陕西电视人角逐全国市场的抱负与理想的秦剑,3月18日在陕西卫视十周年晚会上显露庐山真颜,并从此时在陕西卫视的发展历程中舞出冲天剑气。  相似文献   

6.
校天奇 校天奇现任煤炭部蒲白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企业报记者,《中国煤炭报》、《当代矿工》等十多家报刊特约记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 他先后在各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图片1499件,其中58件获奖。他采写的《蒲白心腹之患》一稿在《中国煤炭报》1466期和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1994年6月13日头版头条刊  相似文献   

7.
《陕西农民报)是《陕西日报》的农村版.是中共陕西省委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这张报纸自1953年5月1日创刊以来,历经沧桑,特别是改对开大报以后,他们坚持改革创新。“‘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说话.帮政府解难”,报纸的质量和编辑记者素质不断提高。在迎接跨世纪的挑战中,《陕西农民报》在新任主编吴保恒的带领下,大胆开拓,规范管理,实现了经营创收和办报质量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作为指导全省农村工作的一张党报,《陕西农民报》过去由于对编采人员写好稿、出精品组织不当,因而在全省获奖稿件不甚多。1996年下半年以来.吴保恒出任…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8,(2)
不甘平庸潜心创优编者按:宝鸡日报两次蝉联“陕西一级报纸”称号,它的一位编辑在全国数百家地市报中首次荣获了“韬奋新闻奖”;办报十多年来他们荣获省级以上新闻奖500多件;报纸的发行量在全省地市报中位居第一;连续6年被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有两名同志获得“...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正在勃勃兴起之时,我们迎来了《陕西日报》创刊60周年,这是我省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今天,新闻界的诸位同仁和关心支持陕西省新闻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庆这一大喜的日子,我谨代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向陕西日报社的全体同志,向几十年来为报社发展献出自己宝贵的年华和毕生精力的报社历届领导、报社全体离退休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陕西日报》是历史最悠久的全国省级党报之一,有着光辉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60年来,《陕西日报》坚持正确的办报思想和办报方针,坚…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月5日诞生的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走过了五十八年的风雨历程,十五期间,凭借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在竞争中生存,在创新中发展,探索出一条广播发展的新路。现在已有七套节日,覆盖二千一百万人口,拥有一千万稳定收听收听群体。经营创收连续六年保持35%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县级广播电台由于受到所在地经济、人口、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又由于面临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强有力竞争,创收已成为困扰台长们的焦点。为了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尽快摆脱“广老三”的尴尬困境,求得事业发展和福利提高,多年来,围绕创收这一棘手问题,各家电台或参观交流,或聚会研讨寻求良策,以期走出经济困境。 靖江市人民广播电台在经受了面向受众市场的考验之后,近几年,在“扬独家优势”上大胆探索,创收连年以较大幅度攀升,受到同级电台的关注。靖江电台1993年创收3.2万,1994年创收22万,1995年创收65万,1996年创收超过80万,创收态势令人鼓舞。我们的良策是:  相似文献   

12.
一陕西日报在农村中和厂矿、学校里建立基点,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了。建立基点的工作,早在陕西日报的前身——群众日报(原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时期就已开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在一九五○年二月间  相似文献   

13.
王鸿飞 《新闻知识》2002,(12):45-45
10月16日,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省广播电视学会、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陕西广播影视》编辑部联合在省广电中心举办了《长安夜话》研讨会。省广播电视学会会长骞国政、省电台台长徐来见和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电台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以及知名学者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长安夜话》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频率的一档晚间谈话类节目,创办于1993年。9年来,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群众中亨有很高的知名度。2001年获得陕西新闻奖“好栏目” 奖,并在省电台首届听评月中被评为十大名牌节目之一,主持人力闻被评为十大名主持人之一。2001年北京美兰德公司对陕西广播市场的调查结果显示,《长安夜话》节目的收听率达到  相似文献   

14.
开播之初,庆阳人民广播电台广告创收不到万元,2011年为百万元,其中联办节目收入达72万元.在2010、2011年度甘肃好新闻奖评选中,庆阳广播电台有两件作品获得一等奖,三件作品获二等奖,六件作品获三等奖.广播电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采编播全部实现了数字化.  相似文献   

15.
《新闻知识》2005,(5):40-40
本刊讯2004年度陕西新闻奖评选于4月底揭晓。全省各级新闻单位(包括驻陕新闻单位在内)共计获奖作品333件,其中一等奖49件,二等奖125件,三等奖159件。此外,还评出广播电视好栏目好编排11件,报纸好专栏15件,好版面20件,好标题28件。与此同时,纳入陕西新闻奖评奖系列的新闻内参、报纸副刊和理论宣传作品的评选,以及省高校报和企业报作品的评选也相继揭晓。本届获奖作品,充分反映了过去一年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在西安公开发行的报刊有几十种,报刊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但是据笔者多年对西安报刊市场的观察,却发现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在陕西的几十种报刊中,竟然没有一份完全经济类的报刊。特别是没有一份对陕西、西安的经济进行深度、完全报道的报刊,这实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创收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入。人们对创收工作褒贬不一,说好者有之,说坏者有之,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沈阳市图书馆几年开展创收工作的实践,谈几点认识。一、创收是现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开展创收工作是为适应图书馆的现状自然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国家对图书馆提供的有限经费,越来越满足不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祝兆平 《视听界》2008,(1):52-54
笔者自1986年秋从电台抽出筹建《苏州广播电视报》,至今已逾20年。前8年以负责采编工作为主,后12年以协助报社主要领导分管广告创收工作为主。广告经营从接手时的年创收400万元左右,发展到最高达到2000多万元。这里,我把十多年来关于广电报广告经营方面的点点滴滴体会,以随想的形式写出,以为交流。  相似文献   

19.
《河北广播》2010,(1):32-35
2009年,对于发展中的河北电台是极其不平凡、极具挑战『生的一年。这一年河北电台宣传创优、经营创收、事业产业规模、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跨越、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台荣获“影响中国十大广播电台”称号,“全国青年文明号”,《阳光热线》节目入选“新中国六十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六十个栏目”;  相似文献   

20.
秦沈 《今传媒》2007,(5):30-31
当第十圈年轮即将圆满、第十支蜡烛即将燃起之际,开播于1997年的陕西卫视完成了自己生命中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