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晚报,近几年发展迅猛,但发展又并不平衡,总的趋势是:办得早的比办得晚的形势好,南方的比北方的形势好,大城市比中小城市形势好。一些中小城市的晚报,尤其北方的晚报,则发展缓慢且步履维艰。有的办了三四年,发行仍在一两万份徘徊,广告收入更是寥寥无几。那么,中小城市晚报,还有没有新的增长点?如果有,它到底在哪里?晚报发行由城市向乡镇、富裕农村延伸我认为,晚报新的增长点在于发行。发行量越大,则广告价位越高,广告客源越多,广告效益也越好。对中小城市来说,城市人口有限,每10人一份晚报,到头来能发行多少?就…  相似文献   

2.
按照晚报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晚报可分为三种类型:纯晚报(如《羊城晚报》)、日报办的晚报(如北京日报办的《北京晚报》),机关报晚报。机关报晚报已有近50家。泉州晚报即属于此类晚报。 有人认为,机关报晚报既不像机关报,又不像晚报,不伦不类。我们则以为,赋予晚报以机关报的任务,是新闻界的一大改革。融机关报和晚报于一体,办一张既有别于机关报又不同于纯晚报的独具特色的机关报晚报,是我们泉州晚报10年来致力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8日,辽宁都市频道(时称辽宁综合频道)《新北方》栏目应运推出,以记录身边百姓生活,解决身边困难为主要选题内容,打足贴近的概念.节目一经推出即获得口碑的同时,还赢得了高的收视率.围绕《新北方》,辽宁都市频道先后延展出多个民生新闻类栏目,如以短、平、快新闻为主的《新闻正前方》;如服务民生的健康类节目《健康一身轻》;如在次黄金档推出的新闻专题类节目《正在行动》;早间民生资讯类节目《新闻早早报》.需要说明的是,在早间与晚间节目开播之初,都采用了依托主打品牌的战略,在栏目的名称中都有“新北方”的字样,如《新北方·新闻早早报》《新北方·正在行动》,由此,早、晚的民生新闻节目群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徐凌 《传媒观察》2007,(5):43-44
2006年8月底,《扬子晚报》在一报两投的两难抉择中,经全新改版,下决心在早上出报,即刻赢得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说,晚报早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兰州晚报》改早出开始,至今,参加全国晚报协会的152家晚报中已有130家弃晚从早,参与早报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后,中国报界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晚报的繁荣。首先是晚报数量持续增加。1991年全国有晚报46家,而到1996年已激增至120家。一个城市一家晚报的格局已被打破,许多大城市已拥有多家晚报,中小城市晚报也从无到有。其次是晚报发行量的大幅增长,全国报纸发行量前三名中有两家是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列《人民日报》之后),从各大中城市看,晚报的发行量普遍  相似文献   

6.
天津《今晚报》总编辑李夫尝云:“晚报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好,我们就来瞧瞧晚报这一个晚上的魅力和生命力。文革前的一天,陶铸同志去看望毛泽东主席。毛泽东问:《南方日报》办得怎样?陶铸答:办得一般。陶铸便问主席对《南方日报》有什么意见。主席说:我看《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7.
晚报新闻时评版 近 两年 ,全 国 报纸 出 现了 一股 时评 “热 , 各家 报 纸 纷 纷 拿出 一 定 的 版 面空 间”给时 评 。一 些晚 报 类报 纸 在注 重深 层 次开发社 会 新闻 的同 时 ,也 想 方设 法最 大 限度地发 挥 时评 的作 用 。《燕赵 都 市报 》、《齐鲁晚报 》、《南 方都 市 报》等在 这 方面 做 得比较突 出 ,也比 较 有成 绩 。 报 纸是 对现 实 生活 的反 映 ,也 是 现实生活 的 写照 。大 千 世界 五彩 缤 纷,报 纸上的文 章 内容 也理 应 丰富 多彩 。新闻 时 评作为报 纸 文体 的一 种 当然 不能 例 外。晚 报…  相似文献   

8.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9.
综观各大城市晚报副刊版面的杂文栏目,《新民晚报》也好,《羊城晚报》也好,《今晚报》也好,各家杂文有各家的特点、风格。  相似文献   

10.
地市晚报由于受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跟大城市晚报、都市报比,新闻报料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难满足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宿迁晚报在新闻实践中,通过全员策划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地市晚报开辟新的新闻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核心缘于新闻源的竞争。众所皆知,没有好的新闻线索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编采人员怎样用心,也很难办出一份好报纸。《西安晚报》历经50多载风雨历程,一直肩负着西部主流媒体的重任,伴随着新闻源争夺日趋激烈化的现状,我们及时推出了24小时新闻热线,为《西安晚报》更加  相似文献   

12.
近日,翻看在江苏地区发行量颇大的一家晚报时,却着实被该报文摘版给“噎”了好一阵。这家晚报文摘版搞了一点小“创新”:简要文摘的署名均为原载报刊的两个字的简称,如“中教”“光明”“北晚”等。然而,这样署名简要是简要多了,却让读者难以明白。如果说“光明”“北晚”还好推测的话,那么诸如“人海”“南早”“都讯”的简称则就让人纳闷。一些简称即使“还原”,也难以“定位”,如“新晚”,既可以理解为《新民晚报》,也可理解为《新晚报》。至于“经参”和“经考’,究竟是不是同指《经济参考报》就更不得而知了。笔者因工作之…  相似文献   

13.
创刊于2001年的《北方新报》和《内蒙古晨报》是呼和浩特市的两份都市报,虽然起步比国内较成熟都市报如《华西都市报》晚了五六年,但作为内蒙古最早的都市报,一直是内蒙古报业市场的领军者,其丰富的报道内容和新颖的报道方式不仅满足了都市报受众获取信息、愉悦精神的需要,也为地方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省级党报继成功创办晚报、都市报之后,又纷纷办起了与第一子报类型相同、内容相近的第二子报,如《河南日报》办《大河报》之后又办《城市早报》、《浙江日报》办《钱江晚报》之后又办《今日早报》、《新华日报》办《扬子晚报》之后又办《南京晨报》、《四川日报》办《华西都市报》之后又办《天府早报》、《云南日报》办《春城晚报》之后又办《滇池晨报》、《安徽日报》办《新安晚报》之后又办《安徽商报》、《贵州日报》办《贵州都市报》之后又办《贵州商报》等等。这些子报在省级都市报、晚报和省会城市报纸已牢牢控制当地报业市场的情况下诞生,在市场的缝隙中寻找生机,竞争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报纸仍处于亏损状态。《大众日报》成功办《齐鲁晚报》之后,于1997年又创办《生活日报》,作为报业集团的“狙击手”,不断创新,勇于竞争,今年广告收入预计达到5000万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省报第二子报群体中的佼佼者。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起此类媒体同仁关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6月18日—21日,由大连晚报社做东,国内12家知名晚报的社长、总编辑聚首“北方明珠”大连,共商晚报发展大计。这12家晚报是《北京晚报》、《新民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新晚报》、《城市晚报》、《沈阳  相似文献   

16.
一、都市报崛起激活了报业市场 中国的报业长时期内曾经是以党报为主体的一统天下。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向前推进,出现了“晚报热”,全国各地晚报风起云涌,红红火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陡然增长。晚报的兴旺发达,打破了旧的平衡,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各省级的党委机关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步履艰难。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之后,报业也逐步地走向市场。各地省报虽然依靠行政手段保持了一定的发行量,但绝大多数受众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在大城市发行量很少。而当今报纸的运行,越来越有赖于广告收入。广告客户基本上都在大城市里,广告也盯住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投放,以便于产生宣传效应,促使人们购买。这样一来,各地的省报虽然级别高,具有人才等等优势,但相对地却比较“穷”。因为广告少,远远不及晚报与市报。  相似文献   

17.
创刊于1992年5月28日的《伊犁晚报》汉文版,于去年底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今年以来,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本着地委领导“立于全国晚报之林,努力办出自己特色”的意见,使这张在全国和自治区新闻评比中五次获奖的晚报进一步展现新面貌,受到读者的喜爱。 我是《伊犁晚报》汉文版的忠实读者,认为这家地州级晚报为自治区众多报纸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晚报中也并不逊色。《伊犁晚报》不但姓“晚”,而且姓“党”。它跟巾央精神紧,跟实际生活近,跟读者群众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晚报"式微"的迹象,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晚报数量呈下降态势.进入新世纪,国内不少地区的晚报亦陷入困境,广告和发行经营步入下行轨道.因而,晚报亦被冠上"夕阳报"的名号,整个晚报业充斥着悲观论调.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晚报"式微"的迹象: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晚报数量呈下降态势;在国内,不少地区的晚报亦陷入困境,广告和发行经营步入下行轨道.因而,晚报亦被冠上"夕阳报"的名号,整个晚报业充斥着悲观论调.  相似文献   

20.
朱庆光 《青年记者》2012,(32):73-74
在目前的市场和政策格局下,最大限度地保持传媒集团格局内子报原有的利益,争取最大的市场效益,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要求、相对自主的应对市场竞争的架构,是市场和政策的必然要求。作为非时政类报刊,都市报晚报转企改制只是时间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早改早受益,早改早主动。市场竞争格局、国家政策要求都市报晚报树立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一是媒体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目前国内晚报都市报的竞争已经由大城市逐步向中小城市蔓延,省报集团的都市报晚报纷纷在各市地开办地方版,当地新闻资源和广告资源被分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