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4年12月10日.5名自称为“国务院内参”的记,在山西省蒲县某煤矿不期而至。随后以“内参调研”的名义索要3万元现金。当晚19时许。接到举报的执法人员将他们抓获.并查获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微型摄像机、照相机、桑塔纳轿车以及假印章、假证件等物品。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5名自称为“国务院内参”的记者,在山西省蒲县某煤矿以“内参调研”的名义索要3万元现金。当晚,接到举报的执法人员将他们抓获,并缴获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微型摄像机、照相机、轿车以及假印章、假证件等物品。在一些地方,假记者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一些非法期刊进行规  相似文献   

3.
对于新闻工作,兰成长的死给刚刚到来的新年带来了抹不去的阴影。不管兰成长是“真记”还是“假记”,这个事件折射出来的一些问题,都让我们的媒体和从业人员感到尴尬不安。拿着盖有新闻出版署印章的记证的就是真正的记吗?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那么多假记之名进行敲诈勒索的现象?记的行业自律道路有多远?[编按]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我省各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宣传部门大都办有《情况反映》一类的“内参”刊物,它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其原因是“内参”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参考。应该说公开报道和“内参”,是新闻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却存在重公开报道而轻“内参”的倾向。据笔者观察了解,新闻记者采写“内参”的很少,特别是市(地)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写过“内参”的还不到5%;而写过“内参”的记者,其作  相似文献   

5.
蒋剑翔 《新闻三昧》2004,(12):32-32
一名精神失常的青年教师,在校园内持菜刀当场砍死2名学生,砍伤学生11人、教师5人,之后又持刀胁迫65位学生为人质,与警察对峙数小时。发生如此恶性案件,你能感到欣慰吗?一般人的回答是:绝对不会!然而在我们记的笔下却有,并且还是“县委书记”的“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6.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只是供少数领导人参考的,发的范围小,事实未经核实也无大碍。因此有些“内参”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不准确。久而久之,使一些人对新闻单位的“内参”  相似文献   

7.
口头内参,一个正式新闻媒体以外的“文体”,经常地被我这个长期在地方当驻站记者的人使用,而且频频产生效果。 口头内参和正式内参有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带有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和不成熟的新生事物等,有批评性的报道,也有表扬性的报道。不同的是,正式内参是新闻机构正式出版发行,以供一定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阅读的;口头内参是用口头形式向有关领导和机构提供的。 和正式内参相比,口头内参有一定的优势。一是迅速及时。正式内参有出版周期,往往要几天、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刊出、发送到有关人…  相似文献   

8.
近期,知识付费热似乎“退烧”了.去年6月,《李翔商业内参》在罗振宇推出的知识付费APP“得到”上线,马云、雷军等人纷纷为其背书站台,使得该专栏一度创造两周内收获超过5万的付费用户,换算成成交额过千万元.无奈高开低走,今年4月专栏打开率跌至18%.近日,该栏目更是从“商业内参”转向为“知识内参”,标价则从每年1 99元直接变为免费.  相似文献   

9.
现在许多报纸都办了一种“内部”阅读的刊物——“内参”,挺神秘的,一般极难看到。笔者一友系某市报普通编辑,手头过的稿件千千万,也曾常到基层和上层跑跑,听到见到的啥事都有。可怪就怪在一点,竟看不到本报自编的“内参”!后来,他遇到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几份“内参”。原来神秘的“内参”,材料全是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某领导的官僚主义和各种不正之  相似文献   

10.
1月7日,《河南日报》9版刊发了一篇名为《假记者落网记》的长篇通讯,两名自称是《要闻参考》编辑部驻郑州市记者的张某、罗某,于2003年9月、10月两次来到河南省辉县市某单位,涉嫌敲诈勒索15万元,在当地被警方抓获。报道说,由于假记者开价20万元,某单位办公室主任“觉得这事儿很蹊跷”,才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怀疑。在此,笔者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两位假记者开出的不是天价会是什么结局呢?  相似文献   

11.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  相似文献   

12.
《京华时报》报道,北京警方日前捣毁一个专门制作、销售假记者证的犯罪团伙,8名嫌疑人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诈骗罪被刑拘。该团伙打着“中国法制观察网站”的旗号,以每个5000元至1.5万元的价格出售伪造的记者证,并在全国多省市设立“新闻调查部”、“内参部”等,以“联合央视、《人民日报》等16家中央媒体联合报道”要挟部分单位乃至基层政府,谋取不当利益。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报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当好一名党报记?我体会,党报记应当“像社会生活里的一架钻探机”,自觉、主动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深处,“钻探”党和人民都欢迎的“三贴近”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4.
陆高峰 《新闻三昧》2004,(12):32-33
据11月17日媒体报道,近一两年来,假记急剧增多,行骗手法多种多样,甚至出现了暴力手段和公权力介入以及组织化的倾向,对党和政府的威信构成严重威胁。据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扫黄办马主任向记透露,仅在2004年,他们就打掉了非法记站21个,查处假记8名。但因各种原因,他们查处的还只是极少数,在山西,至少有100多名假记在活动。更为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15.
冒牌记搞“舆论监督”是新闻,正牌记搞“舆论监督”是不是新闻?1月17日,3名男子因涉嫌敲诈被湖北十堰市检察院批捕。自2003年以来,3人打着“记”的招牌,专作“批评报道”,并以此要挟舆论监督对象出钱作“正面宣传”,先后敲诈了20多家单位。(2月1日,《楚天都市报》报道)另据报道,至去年年底,山西省已依法取缔非法期刊记站21家.  相似文献   

16.
据2004年11月17日媒体报道,近一两年来,假记急剧增多,行骗手法多种多样,甚至出现了暴力手段和公权力介入以及组织化的倾向,对党和政府的威信构成严重威胁。据山西省新闻出版局扫黄办马主任向记透露。仅在2004年,他们就打掉了非法记站21个,查处假记8名。但因各种原因,他们查处的还只是极少数,在山西,至少有100多名假记在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方列 《新闻世界》2005,(11):36-37
打着“中央刊物”的牌号,这边诈骗群众的财物,那边又向政府部门开出条件敲诈勒索。日前.这么一个盗用作废刊号非法出版刊物,并假冒记大肆敛财数百万元的犯罪团伙在浙江丽水行骗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查获。吴正有、祝万祥等四名假记现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8.
内参报道实质上也是新闻,只是不宜公开发表.因此,内参稿既具有新闻的一般特性,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个性,概括起来有“五性”:时效性.内参稿的时效性虽不像当日新闻或隔日新闻那样紧迫,但也切忌缓慢、拖拉.去年秋收前夕,一通讯员来稿反映:某乡农技站因出售假中稻种子,给遭受过夏季洪涝灾害的农民造成惨重损失,使他们雪上加霜.受害农民要求赔偿,该站领导和经手人却避而不见.因此部分受害农民打算自发组织起来去讨个公道.此稿先是分给版面编辑,压了几天后觉得不宜公开见报,便转发内参.等内参送到有关领导手中,为时已晚,以致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实践表明:编发内参稿也要有新闻敏感性,按部就班、程序化的机关作风应当改变.原始性.内参稿主要给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为他们提供正确决策作依据.因此,内参所报道的事情,要尽可能保持原始风貌,凸现事情的本来面目.内参不是经验总结,也不是典型报道,切忌提炼观点,妄加评论,否则容易给参阅的领导造成干扰,甚至产生误导.内参的任务就是不枝不蔓地摆事实、讲道理,事情的原始面目反映得越真实、越清楚,领导正确决策的依据就越充分.客观性.内参稿既不允许作者臆选观点和妄加评论,更不允许作者站在个  相似文献   

19.
组织开展百名新闻工作、百名艺工作“走进基层看安徽”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今年内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省委对开展这次活动十分重视。省委书记王太华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生活,是艺的源泉。新闻记、艺工作只有到生活中去.到实  相似文献   

20.
赵金 《青年记者》2006,(1):38-40
【主持人的话】“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和宣传,是社会的良心,是正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是“无冕之王”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