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作为应邀全程报道第二届巴黎——莫斯科—乌兰巴托—北京汽车拉力赛的唯一一名中国记者,匆匆赶到法国中部古城克勒蒙菲朗的发车地。新闻官弗朗索瓦小姐在检录处微笑着对我说:“我记得你,3年前你是唯一随赛会新闻车从陆路全程报道第一届巴黎—莫斯科—北京汽车马拉松越野赛的记者。但是,这届赛事你是作为赛车手报名,一切必须服从竞赛的安排。  相似文献   

2.
一位中国记者以赛车手的身份,参加了第二届“巴莫乌京汽车拉力赛”。历时22天,行程12354.38公里,经受了强烈的日晒、尘埃、淫雨、寒风、蚊虫以及无休止的颠簸、翻车的危险和难以恢复体力的疲劳……成为唯一全程随车报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1992年9月25日,宁夏电视台报道了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汽车越野赛途经宁夏的新闻后,播音员用凝重的声音又继续播出了一段话: “为了充分报道这次拉力赛经过宁夏的盛况,我们曾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区大赛组委会并没有给各新闻单位采访提供基本条件。虽然在这之前,有的记者曾在组委会上代表我区新闻界就保证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必要条件提出过要求,但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参加采访的记者及其车辆都没有我区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的通行证,记者要进入大赛野营点采访难上加难……后来,在经过大赛中方组委会负责人同意采访的情况下,没料到又遭到我区大赛组委会人员的阻止。经宁夏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以及我区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多次的强烈要求,记者们才艰难而匆匆地进行了短  相似文献   

4.
2004年8~9月我以车手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参加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行程最长的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开着越野车,用车轮丈量亚欧广袤的陆地,穿越9个时区、7个国家、31个城市,用海事卫星电话和手机进行全程现场报道。13370公里行程,29个日日夜夜,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踏上万里征程中法文化之旅暨北京——巴黎汽车拉力赛是中法文化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既是为了纪念中法建交40  相似文献   

5.
由法国、独联体、中国、日本摩托运动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马拉松汽车越野赛,去年9月1日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下发车,途经法国、比利时、德国、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等11个国家,于9月27日抵达北京,全程16135公里。这一比赛又称首届西东越野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路线最长、难度最大的汽车赛事。937名参与者中有参赛的车手、导航员、维修技师以及赛事组织者,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我为自己能成为这一横跨欧亚大陆壮举全程采访报道的记者感到荣幸。立下生死保证这次经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批准的汽车赛事与众不同,首先,参加报道的记者都要立下生死保证,这  相似文献   

6.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0,(26):14-14
“我借助直升机出行。你也应该买直升机,而不是汽车。” 俄罗斯莫斯科州州长鲍里斯·格罗莫夫在就交通拥堵问题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7.
胜利的时刻 到达莫斯科后,我接触的所有人几乎都支持北京,认为北京此次肯定能赢.即使在莫斯科人心也向着北京.有报道说,在该市四个城区对100多人进行的民意测验中,63%的人表示支持北京,25%的人倾向于巴黎.世界传媒几乎都在盛赞北京,说她最有希望赢得主办权.这的确是场实力的竞争,但是也的确不能排除感情和运气因素.最难的是人心隔肚皮.每个投票人都不露声色,  相似文献   

8.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大幕.十分荣幸,我能够作为一名注册记者参与新华社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工作,与前辈、老师和同事们再次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9.
如履薄冰的五十小时──莫斯科庆典采记追记刘宇文并摄影从莫斯科飞返北京的飞机落地前,江泽民主席特意来到后舱的记者席,向在困难条件下完成这次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庆典报道的记者们道谢。欣慰之余,想起刚刚在莫斯科度过的如履薄冰的五十小时,仍感心有...  相似文献   

10.
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夜晚,我去探望一位朋友,在朋友家恰巧遇上了浙江法制报记者俞评。朋友家的电视正在播送新闻联播,有一条新闻吸引了我们:一位出席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名为坚争的西藏代表,他来自我国唯一不通公路、被称为“高原孤岛”的墨脱县,坚争代表为去北京开会,艰难地在雪山、丛林中整整徒步行走14天,才搭上汽车,等他挟一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到了,圣火即将点燃。作为东道主通讯社的新华社如何组织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呢?一、新华社报道奥运会的历史中国奥委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1980年奥运会时,由于当时的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等国家没有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新华社当初派了三四名记者赴莫斯科参加了报道。对于在此之前的奥运会新华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8日至12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第一次被定为国家级的大型国际性高科技产业交流活动。从这届“国际周”活动刚刚开始筹务起,作为《北京晚报》记者,即密切关注,国内外各媒体中,第一篇关于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报道是《北京晚报》发出的。作为一线记者,对这场高新技术产业盛会的全程跟踪的过程,特别是5月8日至12日五天几乎是没有休息的现场报道过程,也成了自身对新闻的再认识过程。硬话题软切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报道对象,是一个十分严肃而严谨的话题。在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1月9日至13日,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这次会议因把中国入世问题列为重要议程而备受瞩目。从11月6日启程到11月15日返京,在近百名前往多哈的国内记者当中,我有幸成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唯一的一名随团记者,全程见证了这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多哈会议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让我对目前的新闻竞争有了更深的体会。就工作强度而言,多哈之行恐怕是我从业以来最辛苦的一次采访。我不仅担负着人民日报的报道任务,还要给人民网、京华时报、环球时报等提供大量稿件。短短几天,总发稿量约10万字,仅…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魏振刚报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机械工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交流、研讨会暨展览会”于12月2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6家汽...  相似文献   

15.
刘荣庆 《今传媒》2006,(5):50-52
1998年6月中旬的西安,仲夏已临,骄阳似火,酷热难耐。18日上午骑自行车到《香港商报》西北联络处,一落座,就接到报馆中国部副主任卢少光的电话:“克林顿访华,西安的报道,以你为主,我配合。北京、桂林、上海、香港的报道,由我全程跟踪采访。”我听了感到有点儿突然。美国白宫先遣  相似文献   

16.
颜兵 《新闻与写作》2008,(11):34-35
作为广西电视台报道组负责人,我全程策划、组织、带队制作了大型电视系列报道《中国—东盟合作之旅》,并于2008年9月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朋友是记者的财富。朋友愈多,记者愈富有。 朋友之所以是记者的财富,因为朋友能提供信息,提供新闻线索,提供采写的种种有利条件。 1982年11月11日下午4时21分,日本共同社驻北京的一个记者向全世界第一个报道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烈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比塔斯社公布的官方讣告抢先了39分钟。为此,这条消息被评为1982年日本新闻协会的获奖作品。这位记者之所以不是在莫斯科,而是在北京采访到这一重大新闻,靠的是朋友。他说:“为了注视中(苏)关系的演变,我加强了东方信息网,这条消息只是落入已经张开的  相似文献   

18.
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作为东道国主播台和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持权转播商,整合全台资源全力投入奥运报道,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奥运电视转播,首次实现新媒体全程转播奥运赛事,首次大范围应用数字化、网络化高新技术,实现全球华语媒体最大规模联动,圆满完成中央电视台建台5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大型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6日,第三届国家图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唯一全程跟踪采访此次国家图书奖的记者,我久久注视着获奖名单,心潮澎湃。赫然在目的7种桂版书初评入围,复评全部获奖:1个正奖、6个提名奖。这是广西出版界前所未有的大丰收。难怪,不少连续参加了三届评奖的评委发出这样的赞叹:广西上来了!从  相似文献   

20.
胡敏华 《中国广播》2009,(12):56-57
我在上海电台当体育记者时,经常有机会出国采访国际比赛。2001年,当台领导决定让我去莫斯科采访北京第二次申奥时,我既兴奋又紧张。记得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我的一位同事曾去蒙特卡洛采访。在我们做完投票大直播后的第一时间,我接到了那位同事的电话,他哽咽着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