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高考体育考试是一次过的,体育考试成绩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在考试当日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膳食营养措施是考生作好考试准备的基本要素,考生应在考试当日注意那些营养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丛林  朱静华 《中华武术》2010,(12):58-59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营养是一门科学,营养不是一包简单的营养品,还包括如何选择正确的食物这一基本因素。膳食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运动员膳食营养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和探讨,提出了监控和改善营养膳食的方法和措施,为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提供科学良好的膳食营养保证。  相似文献   

4.
文武 《健与美》2023,(4):122-124
篮球是一项对抗性较强、体能相对消耗较大的高强度运动,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比赛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疲劳。为了保证篮球运动员能快速恢复到最佳状态,就需要对每位篮球运动员补充均衡的膳食营养。篮球运动员的能力除了与科学的训练、优良的身体素质有关,还与日常的膳食营养有关,合理的膳食营养能对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就篮球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此来探讨为篮球运动员的高强度运动膳食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天气渐冷,各种冬季运动会日益临近。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希望通过比赛前高效的训练大幅度提升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将身体和精神调整至最理想状态。合理的膳食和运动营养补充不但能够加快训练后疲劳的恢复,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能帮助身体实现超量恢复,进一步提高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员日常膳食应做到均衡、多样和适度。均衡膳食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以及乳制品五大类食物,专家建议运动员每餐都要摄入一份主食、一份蔬菜、一份水  相似文献   

6.
《网羽世界》2012,(3):49-49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需要高体能的运动.科学的训练和恢复方法将在提高体能和成绩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通过对羽球爱好者的膳食营养调查发现,多数人均存在营养失衡的状况,而这些失衡使身体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对训练效果和疲劳消除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鸿雁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11-412,385
体能是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合理补充营养是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手段。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供能的特点,探讨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以期给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鸿雁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44-45,50
体能是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合理补充营养是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手段。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供能的特点,探讨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以期给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因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军 《体育科学》2006,26(6):51-54,70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统计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冷落;饮食营养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符合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良好的营养使独生子女在运动时的无氧阅和最大摄氧量处于良好状态;在评价体质健康状态的3因素中,形态指标优越于同年龄人群,而机能指标和体能中的某单项指标令人堪忧。建议: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制订有效措施,激励师生共同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构筑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员体能恢复的营养学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后疲劳的及时恢复是篮球训练的重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剂的研究成果,对篮球运动员恢复的营养学手段做出分析探讨。在篮球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平衡膳食、合理使用运动营养补剂是运动员消除运动疲劳、提高体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高于普通青少年,也有别于其他项目运动员。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方面加以分析,应用饮食营养干预和运动营养补剂全面调整其营养水平,保证其生长发育和日常训练需要。日常饮食供应充足碳水化合物,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限制脂肪供应比例,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及时充分补水,适度摄入膳食纤维;应用运动营养补剂弥补饮食摄入不足,供应运动饮料满足训练需求,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疲劳恢复,按需补充钙和铁等补剂;同时加强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膳食营养管理体系。提升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营养水平,夯实其体能基础,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各地升学体育考试日益临近,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备考体育"迫在眉睫"。每一位体育考生都希望通过备考期的积极训练,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并在考试期间将体能状态调整至最佳。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冰球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项树清 《冰雪运动》2009,31(3):30-32,39
冰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比赛成绩,才能保证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和保持其运动状态。通过分析疲劳的产生与特征,提出采用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与作息制度、合理营养与膳食、心理学恢复、物理恢复等方法与手段促进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  相似文献   

14.
恢复是提高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张斌  许水生 《冰雪运动》2008,30(3):15-18
速度滑冰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训练负荷往往接近人体生理极限,产生运动疲劳是一种必然现象,不及时消除会形成过度训练,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及时进行必要的恢复训练和心理调整并补充能量和营养,对体能的恢复和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疲劳的产生,认为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是主要原因,提出采取运动性手段、物理性手段、中药补剂、合理营养膳食和强力营养补剂心,以及采取设置合理的运动目标、意念放松法等心理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营养与体能和健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营养是影响竞技能力、机能状态、体力适应和恢复的一个主要因素,而且可以操作。营养结合科学训练可明显提高运动能力。任何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度都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生理、机能和竞技状态,从而影响到运动能力的发挥。缺乏体力活动和膳食营养不当是引起慢性病的主要风险。适量运动与合理营养结合有益于各年龄组人群的健康、体能和防治慢性病,这种非药物、经济、有效又无副作用的防治措施尤其适用于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中考体育学科的分值由12分上调到了30分,而且考试的组织越来越正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考生、家长、社会的重视。在短短半天的时间内,考生在完成理化试验的考试之后,还要完成体育三个项目的考试。这极大地消耗了考生的体力和精力。对此,良好的营养储备则可以较好地应对这种消耗,使考生可以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运动医疗站     
一、老师您好!我快要体育考试了,考试当天吃点什么能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答:考生考前大脑皮质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紧张,神经系统能量消耗很大,运动员消化机能减弱,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和腹部不适甚至腹泻等症状。越临近考试,这种表现就越突出。因此,考试前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是保持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饮食与营养补充的特点是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及饮食制度,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如果条件许可,考前的十天至两周内,  相似文献   

18.
体育高考,自1989年实施《招考手册》起,现已6年了。本文调查统计了考生专项考试情况,发现考生在专项考试项目的选择上的在严重的偏项,每年约70%的考生选择体能项目,约30%的考生选择技能项目,分析认为这与《招考手册》中各考试项目的设置、评分标准的不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长跑运动项目特点和业余青少年训练的现状,从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和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营养补充与运动训练实际需要、运动员自身的需求的关系,为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训练质量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训练工作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做好队伍的训练监控,指导运动员合理营养膳食和积极恢复。并结合营养补给的情况以此来指导教练员科学训练,同时结合运动训练安排来合理安排营养补充的时间,以保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状态,能较好地完成训练和比赛的负荷量。  相似文献   

20.
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能量供应特点分析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和机理,探讨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给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