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官者的“官德”关系党风、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官者必须讲求“官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如何才能取得成效,加强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可以说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官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官德建设的内涵、如何加强官德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加强"官德"建设具有法律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儒家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维系民族统一和巩固封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官德建设.我们的事业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当前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官德"建设.加强"官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行教育改革和落实干部选拔制是基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官德规范体系是保障;健全制约权力的法规和相应的执法机构,对加强"官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官德”建设具有法律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儒家的思想在相当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维系民族统一和巩固封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注重加强官德建设。我们的事业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当前形势要求必须加强“官德”建设。加强“官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行教育改革和落实干部选拔制是基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官德规范体系是保障;健全制约权力的法规和相应的执法机构,对加强“官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居于基础地位,而我国乡村治理的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过多地从工具理性出发,较多地关注了正式制度的作用,重视乡村刚性治理,忽视了乡村治理的价值理性和非正式制度等柔性治理的作用。乡村治理的道德基础是乡村治理的根本,而官德在乡村道德基础中又具有基础性作用。官德影响着乡村的社会风气,官德制约着乡村治理的成效,官德决定着乡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以德治国”思想,在吸取前人优秀理论成果和批判宋明理学禁欲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治与法治要本末相依、主辅结合而不能相割裂,德教要遵循“性教一贯”的原则和“循情”、“顺性”的方法而不能空洞说教,德教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官德上,要使官吏能从内正心明志而不受“物之浊”。这些极富创见性的见解,对我们深刻理解江泽民“以德治国”方略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以德治国的关键是要加强官德建设.加强官德建设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与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8.
汲取中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官德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官德建设既要法治,也要德治,长备不懈,持之以恒,我们的党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方法是“两课”教学改革的根本,也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现实性和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际性”的成因不是中介客体的一致性,而是同一性的实践活动本身,在根本上说是人的自我生成、自我塑造、自我确证也就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性。应该以“主体--主体”结构代替“主体-客体-主体”的三级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民本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做官前的早年生涯为形成期;官宦时期为深化期和补期;卸官后的晚年为皈依期。其民本思想的内涵经历了“爱人”-“好人”-“修身”的发展过程。民本思想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孔孟没有诗学专著,他们的诗学主张主要体现于《论语》、《孟子》中,也仅仅局限于对《诗》的片言只语的评价中。孔孟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如何"成人"。这就决定了《诗》不过是他们达到"成人"目的的一个工具,也就由此决定了我们要想理解孔孟诗学的真义必须建立在"成人"这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系列课程之一,其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德育功能的具体内涵。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功能,必须明确法律基础课的学科性质,建构有效实施德育的法制教学内容体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实现机制和科研作支撑。  相似文献   

14.
课程道德实践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在对课程道德实践潜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从运行机制方面提出可操作性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坏孩子"现象日益增多并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对"好孩子"的狂热和迷信最终无法续展"完人"的道德梦想。既存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旨趣,使我们长期忽略探询德育本体存在的重要意义。要从根本上理解德育的价值,必须将思维延伸到儿童自我的主体存在,促进其心灵与智慧的完善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应将"好孩子"的道德取向转换为对"好公民"的培养与追求,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新认识,在分裂中恢复完整,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相似文献   

16.
国家意志的“异化”是统治集团“自私”对社会公共意志的违背,在德育中表现为狭隘的“爱国主义”、抽象的“集体主义”和虚假的“正义”观,从根本上抑制了社会个体道德人格意志的发展。德育也在“异化”了的国家意志中“异化”,强调社会道德意志的一致性以规范社会个体的思想。当今时代的德育应追求道德的个人与道德的社会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儒家德治的理论基础是人性善,它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尤以"为政以德;贵在修身;民本思想;教而后刑,德主刑辅;尊贤使能"等最为经典。但儒家德治在今天也有其内在局限性,我们应当以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它。  相似文献   

18.
《增广贤文》作为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蒙学教材,是由格言和谚语汇集而成的,其中的道德价值观、惜时读书的思想和处世之道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今的青少年仍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福宏 《天中学刊》2007,22(6):70-73
汪琬作为"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作品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其关于散文理论的论述因散见于文集中,至今鲜有人论及。汪琬的散文以"道"为立论之根本,其散文的创作与实用、审美理论均以此为前提。汪琬兼及儒家和道家的"道"学观,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成他的自然、道德之"道"和实用、致世之"道"。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校”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治校”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突出师德建设,要构建网络德育的新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