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秀晴 《江苏教育》2013,(10):60-60
在笔者看来.好的教育管理一定是善于制造“曲径”,让被管理者在“曲径”中体会“通幽”的乐趣,在“通幽”处感受到“曲径”的魅力.而这样的过程无疑是教育管理的艺术实现。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的目标与过程应该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教育管理的目标与手段才不会分裂.才不会出现教育管理的目标偏离教育本意.教育管理的过程远离管理的宗旨的现象。那么,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创设这样的“曲径”从而通达教育管理的艺术境界呢?  相似文献   

2.
拒绝捷径     
人生有许多捷径,但有时候捷径也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相反,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成绩才是最实在、最甜蜜的。  相似文献   

3.
杨纯 《中学理科》2006,(2):F0003-F0003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挫折教育?是不是只有批评、惩罚、吃苦才是挫折教育呢?实则不然.挫折教育其实就是抗挫折教育,即学生有勇气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困境,善于及时自我调整心态,提高整个身心的抗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勇气     
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一蹶不振,灰心丧气。面对失败和挫折,要百折不挠,勇敢前进,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天空正是因风雨的洗礼才更显明净;海燕正是接受了巨浪的挑战才愈发勇敢。人也正是如此,在经历了无数挫折后才会到达成功的顶端,所以说,挫折是成功的前奏。小女孩晶晶不小心挫伤的左手锁骨,虽然很痛,却意外的让晶晶分清了左右,晶晶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在面对挫折时会很痛苦,但只要学会从挫折中汲取力量与收  相似文献   

6.
题好一半文。作文题目拟得好,能给阅卷者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下面介绍几种实用的议论文拟题方法,供大家参考。1.用所给话题或所提炼出的话题造句如话题"曲径通幽"可这样拟题:走过"曲径"是成功、"曲径"未必"通幽"、微笑面对"曲径"、在"曲径"中成长,"曲径"造就成功……有  相似文献   

7.
朋友,也许你正为挫折而苦恼吧?没关系,其实,挫折既不可怕也不丢脸,跌倒了爬不起来才让人惋惜。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的,是挫折才能使骨头坚硬,是挫折让人不可屈服。遇到了挫折,大不了咱们从头再来!  相似文献   

8.
一、举行竞赛活动,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进行抗挫折教育并不等于排斥成功教育,抗挫折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要学生达到成功.当学生在遭到挫折与失败后,不动摇、不妥协,能够主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才称得上达到成功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基于挫折教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遭遇挫折,面对挫折时,我们应该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首先要认识到挫折对我们人生的作用,其次要学会怎样接受挫折,最后要在接受挫折的同时,学会怎样面对挫折。只有当我们能够以正确的心态来处理好人生中的逆境时,才是真正的成长,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宝宝的世界也和成人的世界一样,充满着挫折和失败.由于宝宝的心智还不成熟,不知道怎样来处理这些问题,因此爸爸妈妈需要耐心地帮助受挫的宝宝.使宝宝能认识挫折、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而正确理解挫折,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运用方向角度、思维、捷径、灵活素材解读正如在大海上行船一样,我们无法改变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改变帆的方向。一意孤行是成功的大敌,灵活多变才是成功的捷径。一位大师带领几位徒弟参禅悟道。  相似文献   

12.
<正>挫折教育,就是指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关于挫折的情境,让孩子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砺,经历挫折及失败的体验,以此培养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在挫折中得到磨炼,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本质所在。一、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一)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然而有些家长却忽视了现实情况,看到当今的孩子经不起挫折,把原因归结于孩子吃苦太少,于是,家  相似文献   

13.
捷径&苦干     
人们通常很爱说的一句话是成功没有捷径,似乎只要闷着头往前冲就一定能戍功,谁想找捷径就是投机取巧。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格林斯潘先生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眼里,捷径加苦干才是成功之道:如果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会给你两个答案:捷径与苦干。有捷径走的时候,不要低头傻干;需要一步步踏实苦干的时候,就不要投机取巧。我之所以比别人成功,就是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捷径,什么时候必须苦干。读完他写的这篇小文,也许你就会认可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有着坚强内心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得身心健康发展。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炼和大的挫折。这一  相似文献   

15.
郭琴 《贵州教育》2012,(20):1-1
一个有着坚强心理素质的民族才是真正坚强的民族,一代儿童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其实就代表了未来这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和大的挫折。  相似文献   

16.
姚远 《教书育人》2010,(6):23-24
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伴随挫折。虽然学生的经历较浅显,但也会遇到诸多挫折。由于学生的经验浅,抗挫折能力弱。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使学生明白,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难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在生活、学习中不怕困苦,不怕挫折;使他们懂得,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勇敢面对挫折,才能够实现其目标。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抗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7.
挫折始终伴随着科学探究活动,而且现实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往往是在跨越无数挫折后才获得最后的成功。我们试从两个案例人手来探讨挫折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晒月亮     
池莉 《语文新圃》2007,(9):17-18
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来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竹林的特点是竹林里有一条曲径.曲径的特点是曲径被一位唐人写进了诗歌.……  相似文献   

19.
论挫折     
人一生往往会遇到很多挫折。有人说挫折很可怕,但我以为不敢正视挫折并努力突破挫折的钳制才更可怕。楚霸王项羽曾不畏强暴,战章邯,灭强秦,英武盖世,但我却以为他是个懦夫,因为他不敢面对挫折。四面楚歌、全军覆没对他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挫折,他本该重返江东聚积力量——“江东自古多才俊”呀——以求东山再起,重去与刘帮争天下。那样的话,历史很可能被改写。但可惜的是他却被挫折牢牢钳制,成了它的殉葬品——自刎乌江了。他不敢面对挫折,放弃的不只是他的生命,还有他的人生目标,社会责任。在他那里,挫折是不可愈越  相似文献   

20.
成功无捷径     
记得初次报考时,我曾经问及“考友”一个问题:“自考有无捷径可走?”“考友”回答得很含蓄:“捷径是有的,但需要胆量。”我听了似懂非懂,也无细究。直到有一天,在考场前的违纪名单上看到了那位“考友”的名字,我才醒悟他所谓的“捷径”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