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文学承担着"描述中国和对话世界"的责任.追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历程,可发现日本翻译界和出版界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日本译介和出版莫言的文学作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学者于杂志进行作品介绍,至译介后进行诘责,再到著名学者的力捧和推介;从特定出版社的参与,到后期大型综合出版社的介入,莫言作品数十年间在日本的传播走过了由试水、质疑到接受、认同的曲折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莫言作品的译介和出版逐渐呈现译介书目最多、销售量巨大、译作载体高权威性和高学术性等特征.从这一角度来说,从译介和出版两个层面深入探讨莫言作品在日本近30年的传播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之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刚刚评选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在国人的殷切期望中折桂.已经走过110年历程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作家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的标志,获奖者、获奖国度等也会随着这一全球盛宴而声名远播.莫言的此次获奖,证实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力.获奖后,莫言的作品在国内出现了抢购风潮.对于诺奖的强烈期盼与关注,催生了国内对于诺奖作品的关注,也幻化出强大的诺奖作品的阅读欲望与消费需求,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诺奖作品翻译出版的功利化.  相似文献   

3.
文学 11月的文学类榜单TOP10全部被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占据. 10月中旬莫言获诺奖,由此引发的莫言作品热使许多书店的莫言图书卖断货.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大量莫言作品的重印版本开始集中上市,因此本月上榜的莫言作品除第三名的《丰乳肥臀》和第十名的《红高粱》之外,其他7种都是2012年10月上市的新书.莫言的作品题材丰富,除小说之外还有散文、戏剧等,但最受读者追捧的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此次上榜的作品,既有莫言文集,也有单部作品,但无一例外都是小说题材.  相似文献   

4.
莫言大热! 因对"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独特而非凡的言说,莫言荣膺诺奖桂冠,随之引发的轰动,一时间无人可比.大热的不仅是他的作品,而且还有他和他的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现实中的东北乡人声鼎沸、百态聚集.高密与中国再次契合,正如莫言自己所说:我努力地要使它(高密东北乡)成为中国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现在哪家出版社、杂志社、报社不对莫言刮目相看?但如果在上世纪80年代,当莫言创作刚起步时,有几个编辑、几家单位在扶持莫言? 有,上海文艺出版社就是其中一家. 梳理莫言作品,细心的读者注意到,莫言和上海文艺出版社有着近30年的渊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共有11部作品首发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收获》杂志,该出版社新老编辑,接力着一直培育莫言.直到他获得诺奖时,共有16部作品的版权花落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就是说,该出版社拥有莫言绝大多数著作的版权.而这时许多出版社才惊叹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眼力”.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的新作。小说家莫言给作品写了序言。从序言可以感觉到,莫言是认真读了作品的,且给予这部作品很高的评价──这是很敏锐的小说家的眼光。在莫言看来,《交错的彼岸》可以是侦探小说,可以是家族小说或寻根小说,也可以是爱情小说或留学生小说。实际上,这便把小说的题材、底蕴及传达方式都波及到了。就我的阅读印象来说,《交错的彼岸》确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小说虽以侦探或破案的方式开始──主人公温妮·黄 (黄蕙宁)突然失踪了,警察局十分重视此案,并交代了这位华人女子十年…  相似文献   

7.
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是现当代作家作品中走出去成功的典范.本文从译者的赞助、权威评论家的赞助、专业期刊和出版机构的赞助、文学奖项和影视媒介的赞助等方面,探讨了莫言作品的赞助人体系.关于莫言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生产与流通的探析,对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原同志离开商务印书馆领导岗位两个月后,即1983年3月2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我身边二十多年,我视其为一封对我来说十分珍贵的信。每当我阅读他的大作、回忆同他在商务共事的岁月、看他的书写读后感、在他病重住院前去探视,或参加陈原作品研讨会时,我都会把信找出来,细细地看上一遍;回顾他对商务印书馆和我本人的关爱,咀嚼他在信中表达的对出版改革的愿景,感佩他在深夜不顾疲劳为商务的发展倾心构思的精神。这次,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京召开陈原遗作《我的小屋,我的梦》出版座谈会,会前我又把信认真地看了一遍,肯定地说,这封信也…  相似文献   

9.
推荐理由:这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在从事文学创作40周年之际,独家授权我社的一套规模最大、收录作品最多的定稿版典藏全编,收录莫言迄今为止创作发表的全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剧作、散文、演讲等,共26卷。这也是莫言迄今为止收录作品最多、最全面,而且时间跨度最长(1981-2019年)的一套作品全编。  相似文献   

10.
“前几天,有的朋友对我说,先有了莫言,然后才有了红高粱文化节。我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在我写小说之前,我们高密人民种植红高粱已经千百年,我写小说,是继承了高密的文化……我写《红高粱》是因为高密有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红高粱”。这是2012年10月29日.莫言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参加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在开幕式致辞中说的一段话。莫言是谦虚的。确实,高密千百年来就有种植红高梁的传统,但是如果没有莫言,红高粱文化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月15日,莫言年后在微博上首次发言,授权女儿管笑笑代理自己作品的版权和其他合作事宜:"鉴于本人事务繁忙,特委托女儿管笑笑对外代表本人洽商版权和其他各种合作事宜,其对外所作承诺和签署的文件本人均予以认可."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称,根据检测,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仅图书销售码洋就高达2亿元.如果以最少10%版税计算,仅版税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再加上影视、数字等各项版权,莫言需要一个经纪人来为他打理."此时莫言的授权,使其女管笑笑在实际上就成为了莫言的"经纪人". 此新闻一出,除了引发诸多媒体的关注外,"作家经纪人"这一概念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和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12.
收藏自己     
我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一九五一年,十一岁的我发表第一篇作品。时隔将近半个世纪,我不仅至今保存着那天的报纸,而且保存着编辑当时写给我的信。尽管信末只盖了一个长方形的公章,没有留名,但是在八十年代,我还是凭借那封信的笔迹,找到了我的恩师——当年的编辑、老作家杨奔。 其实,那封半个世纪前的编辑来信,仅仅是我众多的收藏品之一。 我的最早的收藏品,该算是一九四六年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成绩报告单。那年我六岁。这张标明“一上年级学生叶永烈”的成绩报告单上,虽然写着“品性  相似文献   

13.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作家诺奖"零突破"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文学作品创作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反映了作品的"有效传播"对莫言获奖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展开分析,立足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技巧三个层面探讨对莫言获奖起到的推动作用,分享莫言作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有效传播"经验。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12,(31):20
本刊讯(记者韩阳)自从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的作品在全国各地书店以及网上书城纷纷呈现缺货状态,如此也引发了众多出版机构和网站蜂拥而上,纷纷"加印""再版"莫言的相关作品,一时间"莫言"成为烫手山芋炙手可热。据统计,目前市面上不同版本的莫言图书  相似文献   

15.
云彬兄:说起来真不凑巧,虽然你有六年不收到我的信,我的确时刻在惦念着你。我记得在太平洋战争以后,在百忙中我还有一封信寄给你。和平以后,前年的11月我收到你的信后,立即复一信寄到重庆,这封信大概是丢了。去年秋间,我收到你从桂林的来信,里面说起嫂夫人有病,要立即去汉口,我想等一个时候,等你回到汉口再写信。后  相似文献   

16.
吴于廑先生     
出了校门做了编辑,编出了工作中的第一本书,于是给夙所景仰的吴先生寄去一册我的样书,并附上一封信,说到做编辑的种种艰难,请先生给予指点。不两天他就回了一封信,对我做编辑工作慰勉有嘉之外,还吩咐“你如在这方面有体会,也可总结一下自己参与工作以来的经验,供有志于此的青年参考”。那时候他刚兼任学校出版社的总编辑。不成想,这句话成了我后来工作的一道砥石。而我的这封信,可能也写得颇有些特点。若干年后,他还依稀记得,一见面他就说,你给我写过信。我与老人的渊  相似文献   

17.
黄龙 《新闻前哨》2014,(8):49-5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进行有效传播的典范.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向世界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中国登顶“诺奖”奖台的第一人,标志着中国作家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零的突破”.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高度评价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相似文献   

18.
虽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是在10月11日公布的,但整个10月Top10文学类榜单中,有6个榜位被莫言作品占据,回想一下莫言得奖时的轰动效应,10月榜单中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毫无悬念. 在中国,莫言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是电影《红高粱》的原作者,也凭借着《檀香刑》获得茅盾文学奖.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在文学爱好者中拥有不少拥趸者.但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却让莫言一夜之间红遍全国,不论文学还是非文学爱好者,都蜂拥至书店,一时间,存货不多的莫言图书处处卖断货,出版社忙着加印,渠道商忙着进货.  相似文献   

19.
胡适苏俄情结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上半年,收藏界的一位朋友从嘉德拍卖公司买到胡适致王世杰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1948年1月23日,信中说:“前几天看了鲠生兄的一篇文字,我很感觉奇怪,故写了—封信,现由独立时论社发给五十多家报馆发表……”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有“写信给周鲠生、王雪艇(王世杰字雪艇)”的记载,但是在已出版的胡适资料中,却找不到这封信的踪影,因此这可能是—封从未面世的轶信。  相似文献   

20.
我按照良心来走。谁好,我就赞扬谁,谁不好,我就批评谁林墨山:接到瑞典来电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莫言:他们在电视正式公布前20分钟,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当时我正在抱着我的外孙女吃饺子。我还是很吃惊的。因为我感觉前一段中国网络上炒来炒去,都是在炒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当知道这是件真事时,还是感觉到很惊讶,马上当然感觉到很高兴。林墨山:这是您想过或期待着的事吗?莫言:曾经想过。当年土耳其的帕慕克得奖之后,我想,哦,他比较年轻,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