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彬彬 《金秋科苑》2011,(2):128-129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在科学领域同样如此。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比如能够像鸟类和蝙蝠一样在天空中振翅飞翔的侦察相机,拥有壁虎足垫一样粘附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在垂直的光滑墙壁上攀爬等。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在科学领域同样如此。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比如能够像鸟类和蝙蝠一样在天空中振翅飞翔的侦察相机,拥有壁虎足垫一样粘附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在垂直的光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动画片<变形金钢>中的"威震天"、"霸天虎"可能仍记忆犹新,它们都有非凡的本领.在当时,它们只不过是幻想世界的机器人,而如今,科学家们正在设计研制真正的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一旦运用于军事,将使未来战争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科学家们把这些智能型机器人称为未来战争的巨人,又称智能战士.  相似文献   

4.
白石 《百科知识》2009,(3):21-22
人类的明天将会是什么样?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结合现代机器人的一些发展趋势,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纷纷表示,人类的终极形态将是生化机器人。甚至有科学家表示,未来世界中,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人类将拥有同机器人一样强壮的身体,  相似文献   

5.
有些科学家相信,我们将最终变成一种生物机器人,这是一种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的机器,也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这些科学家说,在未来,也许我们的子孙会面临一种选择:要不要做一个机器人?因为假若选择了要,他们便可以即刻拥有一些超凡出众的能力,如精准的记忆力、高超的演算能力等,而改变的过程也可能就像做外科手术一样简单。这种事会不会真的发生,目前我们还不能妄加论断,不过科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很有未来“生物机器人”的雏形,让我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预铡,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将会活跃着大量的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使用了最先进的纳米科学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大为提高,利用分子和原子生产、制造出只有几十个到几万个原子的新物质,即钠米微粒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14,(1):34-34
在2013国际活机器展上,科学家们研制的各类机器人纷纷亮相。它们形态各异,功能强大。通过让这些机器人复制生物功能,科学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或许有一天,当机器人的生物功能接近人类,人们的生活格局将被改写。  相似文献   

8.
腾讯科技讯(过客/编译)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种机器人能够通过监控思维的运动实现代替人类行走。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2012,(9)
意大利比萨大学的机器人专家研制出一个能够做出多种表情的类人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名为“FACE”。能够做出快乐、悲伤、恐惧等多种与人类一样的表情。FACE的问世,意味着科学家在朝着研制先进类人机器人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0.
从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痴迷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幻想。不过,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更好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机器人仍然是硬邦邦的“硬汉”。对于机器人来说,“硬”还是“软”的选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类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软萌如“大白”的机器人,这种利用柔性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被称为软体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昆虫为何不发胖?科学家发现,在高糖环境中繁衍多代之后,毛虫就会获得吃过量糖类而不增加脂肪的能力,而在低糖环境中生活的毛虫则进化出能存储摄取到的糖类的功能。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昆虫和人一样,需要摄糖类和蛋白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发出一款新型的音乐机器人,能够完美演绎出经典钢琴曲目。 科学家在机器人身上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通过对机器人嘴部和肺部进行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13.
嫔良 《金秋科苑》2009,(3):53-53
对于机器人来说,能在松软的沙地上站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行走了。近日,科学家依据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设计出了一款机器人,可以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如果这项设计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款新型机器人将会引起新一轮的机器人变革,并且将应用于外星球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往事     
《科技新时代》2010,(9):111-111
1983年5月 人类的机器助手 1983年,技术精英们开始为将机器人从昂贵的玩具变成有用的工具而展开竞争。Heath公司设计的能帮助人们处理家庭琐事的单臂机器人HERO1就是一个实例。不过虽然它能够四处移动,并捡起地上的胶卷盒,但是它无法处理太多的指令,这也就限制了它所能完成的工作范围。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虽然今天的计算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但科学家依然在努力解决电池、传动等制造实用机器人助手的基本问题,理想的高智能类人机器人看上去依旧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5.
对于机器人来说,能在松软的沙地上站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行走了。近日,科学家依据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设计出了一款机器人,可以在松软的沙地上行走。如果这项设计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款新型机器人将会引起新一轮的机器人变革,并且将应用于外星球的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时代》2004,(7):64-65
装备了小型电动机和声纳定位仪,采用微机电系统制作的微型侦察机器昆虫可以在爬行或飞行中执行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7,(7):7-7
科学家们创建了一种轻巧、低调的柔性机器人护踝,它们能减少中风患者的行走困难,令其迈步更为正常。美国的中风幸存者超过700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无法完全恢复行走能力。近年来,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给患者恢复行走带来了希望,但大多数的辅助性外部装束为刚性、笨重的设计产物,  相似文献   

18.
腾讯科技讯(过客/编译)为了解野生动物的社会性群体行为生物学家们必须要守候它们几天、几周甚至是纪念的时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设计机器生物来近距离模仿它们血肉之躯的兄弟姐们,这样它们就能被大自然所接受。从古比鱼到蟑螂的各种机器生物正带领科学家们了解动物世界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雷珊 《内江科技》2014,(2):146-146
<正>在2001年出产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机器人主人公大卫由于被植入情感程序,拥有了人类的感情,导致后来的人类和机器人都不接纳他,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物"。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导演为获得更大利益臆想出来的虚幻剧情,不过就在最近,IBM新研发出来的电脑芯片,能像人类一样感知思考,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在未来的世界,机器会否真的有感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声称,电脑即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I0016-I0016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研制的最新人形机器人R2近日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工作,科学家研制该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接管空间危险任务,研究团队将R2机器人喻为“第七船员”,意味国际空间站上第七名机组成员,此外,研制空间机器人的技术也有助于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R2机器人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外观,但是只有上半身,这是因为在空间站中“脚”的用于并不大,美国宇航局正在对这款新型机器人进行严格的测试,科学家们通过地面远程指令对机器人输入命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