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外各种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带来冲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背离,出现盲目崇拜西方艺术设计思想,一味模仿西方艺术设计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艺术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由于西方强势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以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本土文化传承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传承方式,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本土文化内涵缺少深刻的理解和有效地传承。本土文化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与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设计师获得审美依据与创作灵感的源泉。拟从分析本土文化内涵和特征入手,探析艺术设计教育实施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优秀本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为传承本土文化和现代地域性设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强化本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借鉴,在设计作品中,注入传统艺术语言和美学观念。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既有典型性格,又有丰富辉煌性的奇葩,其中徽州木雕的传统艺术所包含的意蕴更加深刻,探讨其积极有益的艺术因素,将会有助于公共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谈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把传统文化艺术精髓自觉地、积极地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去,将现代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精华整合起来,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理论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的设计观念,而无需从形式上去照搬,这种照搬只会越来越失却本土自己的东西,跟着别人的步伐走。现代设计必须考虑如何能把握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游戏,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化的设计教学体系就是要以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为基础,通过对本土文化中的图形语言、造型方式、创意思维方式的整合并合理地安排而形成的一个由基础训练课程、专业提高课程、现代设计表达课程三个阶段组成的基本的设计课程教学框架,并在此框架基础上经过细节完善而形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本土化教学结构和内容设置.本土设计中的基础课程,应充分体现中国视觉艺术语言,能够对我国特有的造型语言和图形表达方式做系统的训练并与现代社会对设计的需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下,中国平面设计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两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如何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语言表现在这样的碰撞中再放异彩,体现本土设计的时代属性,已成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无根之树不可长青,无源之水不能长流。当今的现代设计同样如此。自装潢设计进入中国.在其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我们就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恰恰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发展,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鉴此,本文拟结合中国设计史、设计理论等相关原理,探讨中国文化对现代装潢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艺术和书籍几乎同时起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不言而喻,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一步步的发展。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在书籍装帧设计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在无数次的演变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具有古朴、简洁、典雅、实用的东方特色。书籍装帧艺术的任务是对书籍的结构与形态进行设计。本文就是通过对中国传统书籍装帧手法的分析和探讨,旨在阐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设计正与时俱进的向着一个可持续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时,不仅应在对本土艺术语言继承的基础上,而且也应吸收外来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艺术大环境作用下进行对现代审美趋势和现代艺术实验性的探索发现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条件.计算机的应用、信息的发达,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传统固有的许多审美标准、视觉要求和思想理念都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就是时代的召唤和要求.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不可能是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凭空创造,而应该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合乎规律的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注重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人文精神内涵,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主导思想,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古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大量西方设计观念和设计作品涌入我们的视野,许多人被“西风“吹昏了头脑,失去了民族自信,一味推崇西方现代设计流派,漠视中国传统文化,轻视本土文化资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做一些浅层的形式上的挪用,拼凑甚至抄袭,使我们的设计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个性.这对于中国当代设计及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深受本土文学经验的影响和制约.本土经验是指本土文化传统、语言系统、时代背景以及思想方式、心理结构、道德规范等,具体到文学来说,文学观念、文学感受方式、文学知识等也是“本土经验”的重要内涵.中国近代文化是一种转型期的文化,它具有某些现代性,但总体上还属于古代类型,特别是在语言和文学上.近代本土文学经验决定了时人会按照近代中国文学的观念和方式去理解和表述外国文学,从而使中国近代的翻译文学风格倾向中国古代性.当时,文言是中国通行的语言,古文是正宗的文学语言,用文言文来翻译西方的文学,是标准、正统的翻译,一是出于接受和理解的需要,二是出于显示西方文学身份的需要.我们不能站在现代文化的本位立场衡量近代翻译.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不以“准确”为宗,而以“正当”为度,这种选择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是20世纪初建立起来,基本上与西方是同时建立的,但在总体上滞后于西方,我们要分析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既要看到老一辈学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同时又要发现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力争在21世纪使我们的设计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立足于对现代社会结构和生产设计的时代,是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特色的时代。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使我们的设计保持自己并走向世界,是一个值得我们设计人员深思的问题。中国的设计必须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有中国气派,这样才能真正在世界设计界中独树一帜。但另一方面.强调设计文化的本土化。也决不是要排斥对外圆优秀设计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相反,中国当代设计师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学习西方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新世纪中 ,我们的设计教育应发展民族特色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应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传统图案作为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艺术设计爱国际化趋势的影响和现代新媒介新技术的挑战与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提升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如何继续和发展民族文化将是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以及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说明中国的艺术设计应从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提升品质、完善理论、丰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思考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的迫切性和可行性,列举了日本及西方国家民族化设计的不同特色。提出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应着重对本土艺术元素的发掘、应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把传统文化艺术的形式关、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逐步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图徽艺术的起源说起,通过图徽艺术的发展历程来引领全文,通过举例来说明图徽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传统图徽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从多方面反映了图徽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地传承和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现代艺术设计在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的同时更具有民族性和特色性。由于我国的设计产业并没有经历过大的变革或者改进,所以大多数中国的设计师的设计产品中的设计元素多倾向于西方的设计思想,缺少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前的设计作品中,充满着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符号的泛滥和"本土化"语言的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应该关注中国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让"未来的设计师"重视中国传统图形的学习与继承。中国传统图形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表现不是简单的"移植",而应引导学生吸收传统精华,加以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赋予它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20.
职业设计师的稀缺、现代工业设计教育的滞后等,使中国现代工业设计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各国。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蕴含了无尽的艺术元素,能够为我们的设计师创造出自我的设计风格提供充分的素材。设计师们应该合理利用传统元素,结合本土文化和个性自我的理念,设计出符合人性化设计和绿色设计需求的作品,增强中国工业设计的内涵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