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姣 《教学与研究》2023,(2):114-124
村庄治理是我国最基层的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秩序的有序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建设的活力。随着国家能力的增强,国家力量全面进入村庄治理。村庄治理具有多层次性,可划分为私域、共域与公域三大治理层次,私域事务、共域事务和公域事务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特征。这决定了处理不同治理层次事务和实现不同治理层次秩序的主导性原则存在本质差别。村庄私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个人主导原则,村庄共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自治主导原则,村庄公域秩序的供给应坚持国家主导原则。当前诸多村庄治理困境的出现与国家力量的进入对村庄秩序供给原则造成破坏有关,尤其体现为国家力量对村庄私域秩序供给中村民个体主体性和村庄共域秩序供给中村社集体主体性的全面挤压,村庄私域秩序和村庄共域秩序的供给呈现出国家化趋势。要克服这一状况,国家力量需要充分尊重存在于村庄不同治理层次的事务特征,发挥国家力量引导村庄私域治理和激活村庄共域治理的作用,以实现国家力量与村庄治理的精准化与精细化对接,达到村庄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温暖的村庄     
安庆 《新读写》2009,(7):16-16
两篇写村庄的散文,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初夏的村庄》以时间为序,描写了村庄不同时段不同的情景、情趣、情调,突出了村庄的洒落、俊美、迷人!《温暖的村庄》更多的是从空间着手描写村庄的特点,让人们感觉一种浓浓的温情,表达了作者对村庄怀有的一种依恋之情。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基础。由于安徽省地区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形地貌不同。其村庄建设的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也都不同。基于此,以村庄分布特征、地形地貌特征、村庄发展阶段为视角,以县(市)域为单位,将安徽省的村庄分布划分为五个特征区域;结合安徽省的分区城乡统筹模式,提出各特征地区村庄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犁民的散文以“村庄”为关照对象,追寻关于生命的理解和意蕴,充满着隐喻和象征,他常常以村庄里最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事物作为描绘对象,赋予其以生命力和意蕴深厚的哲理思索,用睿智而独到的眼光来打量村庄里的花草树木,以此展现丰富而独特的乡村,从而对“村庄”形成一种充满诗意的守望姿态.  相似文献   

5.
温暖的村庄     
村庄真是一个同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相似文献   

6.
温暖的村庄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和村庄里的事。  相似文献   

7.
柴草的村庄     
村庄是鲁西南再普通不过的村庄,横在冬日的暖阳里,恬静,安详。这些砖瓦房的周围堆满了棒子秸或者地瓜秧之类的,它们是这个秋季最后的收获,正等待着变成锅底跳动的火苗或火盆里明灭的星点,滋养农人们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有时候我弄不明白,究竟村庄是属于柴草的,还是柴草是属于村庄的,但村庄和柴草就这样相依相偎,相互温暖着走过冰雪主宰的严冬,走过遍地蛙鸣的盛夏……  相似文献   

8.
温暖的村庄     
安庆 《华章》2011,(8):19-19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村庄里的事。  相似文献   

9.
温暖的村庄     
村庄真是一个固执的地方,多少代就在那里矗立着。而且村庄自信:从村庄走出的人,无论走多远.有了多大的变化都还会回来看她。而远走的人,无论去了哪里,梦里都还是村庄里的人和村庄里的事。  相似文献   

10.
《带着村庄上路》一文以内心独白式的笔触,袒露了自己对“村庄”的一番心路历程。文中不少句子看似矛盾,其实正是这看似矛盾的形式,提高了句子的表现力。那么如何准确理解这些句子呢?  相似文献   

11.
村庄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面,采用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推动村庄经济发展,来实现公私合作,有利于缓解村庄政府债务压力,丰富村庄的投资主体,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就目前PPP模式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经济风险,并提出了优化PPP模式运行的建议:建设社会监督系统;建立科学的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供应机制;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方略,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以牺牲人文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增长、高速度的建设,造成村庄的居住环境急剧恶化。本文针对村庄居住环境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合理整治村庄环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村庄     
我从十几年前的一个黄昏开始迷恋村庄.在这之前我很少考虑村庄是怎么回事.村庄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息繁衍,传说繁密得像天上的星星.我就住在村庄里.几间民房,一棵榆树,一只碾盘或一口辘轳井,还有鸡窝和柴草垛.我深居其中,却可以对它们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村庄     
一个远离乡野的人,内心深处往往住着一个村庄。我6岁那年,随外祖母到乡下去。像一只鸟儿偶然逗留,从此便记住了那个叫陈洋的地方。真不知道,如果没有儿时,那一段短暂的几十天的乡村生活,我的情感和想象的天空会是一种怎样的颜色?内心深处住着的村庄,就像手机里储存的那些亲人和朋友的图片和号码,有时拿出来翻翻,涌上一阵温暖。中国式村庄,印象中是许多村庄叠加的意象,绿意盈盈。  相似文献   

15.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只能有出息点儿.我选择在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村庄公共设施治理的主体角色。根据家庭在村庄公共设施治理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把村庄公共设施治理归纳成三种模式:家庭化治理模式、合作化治理模式和社会化治理模式。交易成本是塑造家庭角色与不同治理模式关系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中,目标群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很少得到深入的分析。村庄内部的社会文化结构制约着目标群体的行动,影响着发展政策的执行。在河南省东部L乡H村一起无息贷款政策的执行事件中,出现了贷款名单与贫困事实不符的结果,村庄中的大院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偏差。要避免这种偏差,需要理解目标群体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结构。农村政策执行研究需要以对农村非均衡状况的理解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遥远的村庄     
李丽红 《新作文》2013,(Z2):30-32
评委授奖词:李丽红是从村庄里走出来的人,自然她的故事都发生在村庄里。然而,同样是发生在村庄里的事情,丽红的文字却又总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相比于上一届"放胆"大赛中热情而炽烈的"村庄",这一次的"村庄"又以一种遥远的姿态展现在了人们面前,那样平淡与扎实,那样缥缈与恍惚,仿若母亲的一抹微笑,稍纵即逝,只能体味,却不可再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英国村庄共同体为研究对象,从庄园档案资料入手,通过对村庄共同体的独立法人、治安、军事以及税收等职能的论述,指出村庄共同体在中世纪英国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村庄共同体并非是原始社会的"残余",而是拥有一定自治职能的重要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一到夏天,在淮北平原上你是很难一眼就看见村庄的。但要想于广袤中找到村庄,又异常容易。你只要看见麦海中,哪里有一岭岭高低错落的绿云卧着,那里面肯定就会藏着一座温暖的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