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板桥主张人人平等。他认为"人本同根",贫富贵贱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异,所以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郑板桥还提出了"天道循环"的理论,认为人的贵贱都是可以轮回的。此外,郑板桥还认为,看戏要看曲终头,他由旧戏因果报应的情节安排得出"剧终之平"的结论,强调人在处于"不平"的情况下,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会实现人生之"大平"。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有许多以女性为题材的诗词,从中体现出他的较为丰富复杂的女性观。或颂扬扬慈母,烈妇,或怜悯同情弱和无助,或厌恶丧失妇德的女性,郑板桥与一般封建一般建设人的女性观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其女性观中又不乏鲜活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糸杂家之作,既有博采之长,又有杂糅之弊。其历史观存在明显的矛盾性:既认为天道无为,又宣扬天人感应;在君道起源论中否定了君权神授,在五德始终说中又宣扬君权神授;既承认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又认为历史是不断循环的。从总体上看,是属于唯心史观,但其中又包含有朴素的、辨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因素,注意从人的物质利益上去探求历史发展的原因,朦胧地看到了国家是社会斗争的产物。值得强调的是:《吕氏春秋》的发展观点、变法革新的主张和忧患意识,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界一般认为司马迁的天人观存在着天命论和反天命论的矛盾性,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司马迁的“天”、“天道”、“天命”,是德与力相统一而成的历史必然性,只因其超个人性而被称为“天”,它已经把董仲舒之“天”的神性虚化了。这种“天”与内涵不同的两种“人”构成了两种天人关系。一种是王者自己的活动决定了王权的兴废,被司马迁认为是“天”对“人”的支配;另一种是历史个人自己的活动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使司马迁对“天道”产生了怀疑。使司马迁产生理论困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个人对历史的作用与以王权为象征的“历史合力”对历史的作用区分开来。尽管如此,他把当时神学阴影下的天人关系之讨论引向了人自己的活动与自己命运之关系的讨论,使他登上了当时思想史的顶峰。  相似文献   

5.
王充哲学并非传统所认为的唯物主义哲学或无神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神学理论,与他另一重要思想命定论异名同谓,是命定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王充虽然用天道自然观批判否定天人感应论,但他在天道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另一种天人感应观。因此,王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其思想并未摆脱汉代总体的神学思潮,而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不仅书画艺术高超,学术思想丰富,其佛道之缘以及禅学思想也受到社会广泛的注意。当然,郑板桥的禅是一种乱禅。他喜游禅林,广泛结交佛道高人,但他并不入佛道;他讲佛理,讲道学又讲儒家之道,所以他既想出世又想入世;他特别崇尚道家的无为思想,但又想经世泽民,常怀干一番大事业的英雄之志。当然,郑板桥三禅虽乱,而儒禅在他的禅学体系中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相似文献   

7.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8.
自然意义的天道是恒常而不可变更的,社会意义的天道则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神性意义的天道则具有永恒性、主宰性。道德形上学意义的天道观虽有其变化的一面,但其核心始终是“仁义礼智,天道在人”的观念。从西方思想文化来看,与中国文化中的天道观相对应的是其神论。大体上说来,西方神论的历史演变是从古希腊的多元神论开始,经过理性思辨的上帝观的洗礼,并与希伯来惟信传统的上帝观相结合,终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上帝观。中西天道观的相通之处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传播,并为部分晚明学人所接受,而二者之间的差异则决定了基督教东传的种种曲折与反复,决定了基督教传教士与晚明学人之间的差异。前者旨在“学术传教”,而后者则重在“以教引实”。  相似文献   

9.
共同体一词源自1887年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即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再生产循环;通过循环,谋求共同发展。杜威阐述他的共同体观时认为  相似文献   

10.
荀子从天道、人性与社会三个层面论证了人-人秩序之必要性,使其具有了坚实的理论根基;荀子对父子秩序的阐释达到了儒家的新阶段,使孝具有了更强的社会意义;荀子重视君臣秩序观中双方的责任,但又存在君本位的缺陷;在君民秩序问题上,荀子也呈现出“君本”与“民本”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于超 《学科教育》2013,(4):114-121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天人观是一个系统的哲学命题,庄子和荀子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但又驳杂的思想。而且,两人的这些思想还存在许多根本对立的地方,例如庄子提倡天道,荀子则反之;庄子要求无为,荀子则呼吁有为;庄子追求天人合一,荀子则要明天人之分。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宇宙、人生及两者关系三个方面来对庄子荀子之天人观进行疏理,并力求客观、准确地评价其得失。  相似文献   

13.
杨义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时间是整体性的,体现出一种时间整体观,源于中国之天道观;笔者认为,西方小说的叙事时间是片断性的,体现着一种片断时间观,源于基督宗教的终极观、宇宙论。在基督宗教,一方面,日同年的直接关连被分割了开来,日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另一方面,时间与永恒或天道的直接关连也被分割了开来;最后,基督宗教的时间又是直线的,不可逆地指向一个终极目标的。这一切使得时间的整体性聚合成为不可能,人只拥有时间的碎片,故西方小说只能从具体的人和事写起。中国古代小说的时间观实乃一种循环的、混沌式的时间观,与基督宗教的时间观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4.
一切宗教的核心是通过信仰而表达人类精神的超越性。儒学是哲学还是宗教?儒学虽然没有明确指向一位人格神,但具有内在的超越性因素。它将天道置于首位,并认为天道存在于人道之中,人要努力在人道中发现和体现天道,这种努力便形成了一种超越自我的动向。同时儒学还强调人性的修养,强调高尚道德或成圣的可能性,它持守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责任与义务,以建立一个以道德价值为纲领的社会,从而又在对现实世界的阐述中坚持自我向超越境界敞开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卢卡其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系统地、详尽地阐述了总体范畴,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总体方法是卢卡其确立起来的用以正确理解社会和历史的方法,他将总体方法运用到对社会过程的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卢卡其的总体观和马克思的整体观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值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哲学家,维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成分.他不但认为人性天生自私自利、人类社会的法律来源于部落自然法、人类社会是由自己创造的,而且在国家观和政体论上宣扬一种历史循环理论.  相似文献   

17.
“无为而治”是老子社会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主要有两层意义:首先它是道法自然的引申。他认为天道与人道,相殊而相通,主张以天道统摄人道,既可使天道与人道统一,又可使社会关系和谐,造成一个人人处于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的境界,绘制出他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蓝图。第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求在客观中显现主体的能动性,人的客体化,主体的客体化,给人以最佳定位,通过贵柔、柔弱胜强之途,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这正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体现。可见“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理性自觉的思维方法,自古以来便深受重视,其“无为而治”被喻为“南面之术”而宝之,是很自然的。当今人类面临着天道与人道关系的种种问题,自可从中受到启迪,寻求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的意义,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郑板桥喜爱探访古代遗迹,一方面是为了评古,发挥古为今用的历史文化作用,另一方面是出于他对历史文化的爱好。郑板桥注重文物的收藏与保护,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民间技艺术文化的记录,防止历史文化的损害与流失,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关注郑板桥人文思想与艺术思想的同时,要关注其文化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   

19.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Z4):94-95
主持人龙吟:虽然才华出众,但郑板桥也不是一个完人,身上也有一些旧式文人用情不专、放浪形骸的恶习。本期中,黄玉峰老师不仅介绍了郑板桥的游历趣事,也谈及了他的浪荡生活。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为客观、全面地去评价这位富有才情的历史名人交友游历,对于一个人成才的帮助很大。一个足不出户、不善交友的人,很难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尤其是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晚年郑板桥自我总结时,说自己一生"酷嗜山水"。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所以郑板桥的游历生涯是从三十岁以后开始的,当时他的父母已亡。郑板桥的足迹遍及赣、湘、冀、鲁等省,喜欢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在庐山,郑板桥交了一位和尚朋友,号无方。他曾有诗句记录:"初识上人在西江,庐山细瀑鸣秋窗。"两人曾骑驴出游,谈得投机,不禁手舞足蹈,不料从驴上跌下,相视大笑。无方和尚精于禅学,"闲话亦深禅",也善书画。他曾经劝郑板桥和他一起隐居,但郑板桥留恋尘世,不愿归耕。在庐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于板桥艺术的精进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论易学对王夫之史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王夫之的史学思想,不能离开他的易学见解,王夫之深究于易而出入于史,援史人易,以易说史,易学成为他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而史学又是易学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具体体现。他抓住《周易》之变通的思想特点来研究《周易》.并将这种变通的观念引进历史研究之中.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盛衰变动、治乱更替,解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扬弃了《周易》的循环的变化观.提出了中国历史治乱更替的三个阶段论,建立了以变化和进化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但是,由于王夫之坚持"《易》兼常变,礼惟贞常",因此他的历史变易观又受到很大局限,他承认历史的变动性,但不敢否认封建制度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