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1368年——朱元璋率部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1860年——集园林之大  相似文献   

2.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  相似文献   

3.
《永乐大典》是我国五百多年以前编成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它是我国最珍贵的文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明代初年,明成祖朱元璋对藏书还比较注意,早在北伐进军时,他就命征虏大将徐达把元大都(北京)的藏书运回南京。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登基后,就开始下诏征求遗书,并建立“大本堂”收藏。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又一次下令征书。到了明成祖即位后,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七月开始编书,总负责人学士解缙,另外还有140多人参加了这项工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编成初稿,定名为《文献大成》。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文献大成》的基础上,又大规模地进行补充,扩大收录各类图书七、八千种,共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因为这书是在明朝永乐(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的年号修成  相似文献   

4.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即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正式宣布了明朝的建立。明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在政治方面,为了克服社会紊乱的局面和防止元朝  相似文献   

5.
公元1368年,从安徽凤阳走出的农家子弟朱元璋龙袍加身,由此开始了明王朝长达276年的集权统治。明王朝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引以自豪的资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6.
李寅  唐小艳 《湖南档案》2002,(11):41-42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但其中建帝和嘉靖帝在两次宫廷政变中,均以失败告终,故明代不予承认,历代帝王像中没有他俩的画像。  相似文献   

7.
庾晋 《档案时空》2006,(3):45-47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然而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中晚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猜忌变得神经质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后投效郭子兴部下,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猛将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冲锋陷阵、出谋划策,推翻元朝统治,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后湖黄册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档案库。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明王朝。面对元朝末年生产凋敝、户口失实的情况,在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开始了对全国户口赋役的整顿。洪武三年,“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之后,为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朱元璋又采纳了户部尚书范敏的建议,于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  相似文献   

9.
1《华夷译语》的成因 公元1368元,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元朝历史的总结,洪武元年,即命大学士宋濂开局纂修《元史》,宋濂组织一班人,在朝天宫附近的天界寺里,夜以继日地编写,结果不到一年的功夫,《元史》编成并刊板印行.同时,为深入研究元朝的历史,充分利用元朝的文献资料,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通晓蒙汉两种文字的翰林院侍讲火源洁与编修马沙赤黑,在光华门附近的会同馆里编纂一部"用汉字译写胡语"的词典,这就是中国工具书史上第一部正规的蒙汉词典--《华夷译语》.  相似文献   

10.
宋爱伦 《大观周刊》2012,(41):11-13
南京在1368年以前作为朱元璋政权的政治中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明王朝建立后,由于南京城的风水问题等原因,朱元璋始终不愿意以南京为帝国的永久首都,而欲北迁首都于关中。但是,中国北方因战争饥荒而衰败,朱元璋生前未能完成迁都大业。朱元璋的迁都愿望成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5,(9):162
<正>朱元璋称帝以后,建元洪武(1368—1398),在京师南京设宝源局,各省设宝泉局。明朝的主要通行货币是"大明通行宝钞"纸币,铜钱不是每个时期都铸,铸额也远不如两宋,但明钱也有几个特殊的情况。第一,明世宗嘉靖以后,铜钱由原来的青铜合金改为黄铜合金。第二,明成祖永乐年间铸行的永乐通宝钱铸造精良,是  相似文献   

12.
鲁荒王陵位于104国道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边,邹城市境内的九龙山南麓,在邹城市区的东北约12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及其嫔妃的陵墓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为了加强王朝统治,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叫亲王,封地称藩国,亲王叫藩王。朱檀是洪武三年(1371年)郭妃生的孩子,两个月时被封为鲁王,15岁就来到藩国兖州,辖四州二十三县。朱檀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甚为朱元璋所喜爱。但他后来走入邪路,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希冀长生,“饵金石药,毒发伤目”。结果只活了19岁。…  相似文献   

13.
距今600多年的公元1402年,明朝首都应天府(今南京市)城内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冤杀事件。这一年,发动“靖难之役”,篡夺亲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皇位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终于攻陷京师。当他坐在皇位上叫建文帝遗臣方孝孺草诏即位诏书时,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方氏的拒绝,并被方氏  相似文献   

14.
晋王府     
张珉 《山西档案》2004,(5):47-49
公元1367年10月,在陆续平定江南之后,凤阳小子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开始了中国封建时代惟一一次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九个月后,“知顺天命”的元顺帝“退避而去”,远逃塞外,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北逃后,元朝在黄河流域的残留势力只剩下山西的王保保和陕甘的李思齐、张思道三支彼此猜忌的力量,1368年8月,按照朱元璋的既定战略部署,明军分三路西进,攻入山西。  相似文献   

15.
元朝的历史,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元朝的早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16.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明朝建立后,就着手接替元朝在东北的统治,先后建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都司下设立卫、所。卫是次于都司的地方军政机构,所是比卫低一级。仅图们江两岸地区明朝就设立9个卫。明政权在图们江两岸地区设卫,是隶属奴儿干都司属下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并对其进行有效辖治:各卫官吏任命、升赏都有由明朝决定;各卫必须按时纳贡赋;各卫必须听从明王朝政令等。因此隶属于卫管理图们江两岸地区是明代疆土。以无可辩驳的史实披露了国外某些人言及的所谓图们江两岸地区中国从来就“没有设立自己的机构”、“进行辖治”、“间岛为韩国之领土”的妄说。  相似文献   

17.
姚旎 《兰台世界》2013,(12):24-25
元朝的历史,由1206年成吉思汗在北方草原建立大蒙古国算起,到1368年朱元璋军队攻下大都、元朝末代皇帝顺帝北逃为止,总共162年,先后有14位皇帝.元朝的早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制度原因导致的吏治腐败.  相似文献   

18.
元朝的皇帝     
1206年,蒙古贵族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元朝是以蒙古贵旅为主体的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从铁木真到元顺帝,传15帝,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到元亡,历11帝,97年。  相似文献   

19.
<正>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对文书档案的管理非常重视,他深谙治乱之道,在其即位后就非常重视礼乐的重要性,重视修明典章及编史修治工作,特别注重加强及完善自秦朝、汉朝以来的文书档案工作的修订与制度建设,最终使得这项制度在明朝的政务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过程中就非常重视文书及档案的  相似文献   

20.
十四世纪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开展了一系列的海禁运动,简称为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军阀余党的叛乱以及海盗滋事,下令实施海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