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陕西档案》2012,(1):19-19
1959年6月26日,为纪念圣劳伦斯海路的开通,加拿大与美国共同发行了一枚邮票,这也是两国第一次共同发行邮票。1959年10月8日,一个偶然的原因使这枚邮票变得尽人皆知。当天。加拿大邮政部门对外公布,大约有300枚印刷错误的邮票已流通到市面上。在这批印刷错误的邮票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重视苏维埃邮政的建设、邮票的发行与邮路的畅通。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当时最早创建赤色邮政的苏区,闽西交通总局发行的“闽西赤色邮票”,在中国革命史和苏区邮政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就闽西苏区邮政与邮票历史进行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3.
1959年6月26日,为纪念圣劳伦斯海路的开通,加拿大与美国共同发行了一枚邮票,这也是两国第一次共同发行邮票,除了在文字说明和名称上有所区别外,在邮票的设计上是一样的。1959年10月8日,一个偶然的原因使这枚邮票变得尽  相似文献   

4.
<正>回顾2009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按惯例,国庆"逢五"、"逢十"都会发行纪念邮票。除1954年、1969年、1994年外,中国邮政均发行纪念邮票以表示庆祝。天津博物馆现完整保存有1950~2009年的所有国庆邮票,这些邮票不仅图案多样、色彩艳丽,其艺术风格也备受关注。邮票是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预付邮资凭证,邮票发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种种原因,"文革"中有一些原计划发行的邮票,后来停止发行了。已发至基层的计划邮票,由于地方邮局收到的消息欠准,部分邮票已于发行日前后发售了一部分,而后又被制止出售和回收,但实际上已不能全部回收,部分未发行邮票因此流传到集邮人手中,这些邮票有新票,也有旧票,还有实寄封。这些票封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了稀罕的现代文物,其收藏品位极高,受到海内外收藏者、投资者  相似文献   

6.
原劳 《出版史料》2003,(1):46-46
清末光绪年间发行两套邮票(大龙票、小龙票),极为珍贵,在中国邮票史上视为两珍宝。但当时中国尚未成立邮政总局,华邮两珍宝是由上海海关印刷厂印制的。中国邮政总局成立以前,中国邮政由各国事务衙门授权海关试办。当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清同治十二年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即政府决定发行纪念辛亥革命的中华民国邮票两种。孙中山很重视此事,亲自动手设计纪念邮票。这两枚由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的辛亥革命纪念邮票:第一枚为正方形、翠绿色的纪念邮票,主图为孙中山总统人头  相似文献   

8.
新闻回放:2004年8月,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为租国夺得32块金牌。随着喜讯一起传播的还有中国奥委会和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共同开发制作的《第28届奥运会中国金牌运动员个性化邮票纪念》邮折。该邮折伴随着中国的每一枚奥运金牌的诞生而发行。该套运动员个性化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祝福系列第6枚《花开富贵》,同时为了加强奥运冠军个性化邮票的现场感,借助先进的数码印刷机和通讯设备,采用了奥运冠军头戴橄榄枝的奥运会现场头像为个性化邮票附图,受到了集邮者的喜爱。在奥运冠军们的家乡和大城市,掀起了收集奥运冠军个性化邮票的高潮。  相似文献   

9.
西北科学考查团成立并活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就斐然,影响深远。1932年6月,中华民国邮政为考查团发行一套纪念邮票,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为学术团体发行纪念邮票。本文依据考查团成员的相关记载及前人的探索成果,辅之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考查团纪念邮票,对该套纪念邮票的规格、票面文字及票面图案等内容进行考述。关于发行此套邮票的缘由,通常所认为的由考查团筹集资金并非唯一动因。对于西北科学考查团来说,依托发行纪念邮票可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对于科考事业的进一步支持;从政府层面来看,之所以同意发行邮票,有借此实现自身政治目的方面的考量;在邮政发展史上,为重大事件发行纪念邮票是一种惯例,考查团的活动显然属于这样的事件。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此套纪念邮票之发行。  相似文献   

10.
华邮两珍宝     
正平 《出版史料》2002,(3):52-53
中国古典邮票中有两件举世无双的珍宝,它们都是在晚清发行的,一件是“阔边大龙黄5分全张”,另一件是“红印花小字当壹圆四方连”(图见本刊彩色插页)。大龙邮票是中国第一套邮票。清光绪四年二月 (1878年3月)以后,海关在原有的某些邮务职能的基础上,正式开始在天津、  相似文献   

11.
集邮的故事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样子,我乘火车出差,在铺位上拣了本上一位乘客丢下的杂志打发时间。没想到这本杂志不仅没能缩短我旅途的时间,反倒让整个的出差过程都显得那么漫长,又那么难捱。全因里面一篇关于邮票的文章。说1956年国家曾发行一张天安门城楼的邮票,这张邮票一发行出去,就  相似文献   

12.
邮票由于其发行的权威性和其内容的代表性,常常被作为一定时期史料收集和研究的对象。邮票作为一种媒介形式,编码者通过对铭记、面值和图案的选择和编码,将传播者的意图间接地体现在邮票上,解码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邮票进行解码。本文运用符号学和编码解码理论通过对民国期间东北地区的邮票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3.
苏冰 《全国新书目》2022,(4):5-15+4
<正>中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是1980年的猴票,邮票名称为《庚申年》。之后邮票发行部门每年发行一套生肖邮票,至今已发行43套。中国的生肖邮票在发行之初就采用干支纪年的命名方式,这也反映了当时邮票发行部门对生肖文化内涵的精准把握。生肖纪年来源于干支纪年,是干支纪年的通俗化。用干支纪年命名生肖邮票,既强调了干支纪年与生肖纪年的内在联系,又完善和充实了生肖邮票的内涵,具有普及生肖文化知识、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等多重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万国邮票”共1539枚邮票,保存在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档案馆。这些邮票除了国内之外,还有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等71个国家,大部分是19世纪时期的,也有后来民国时期发行的邮票91枚。邮票最大面值为5000元,最小面值为1分。其形状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案多种多样,有国家元首、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肖像,以及各地的建筑物、山景、风光等。  相似文献   

15.
勿忘国耻     
我的集邮档案从1995年开始。1995年9月15日.为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邮票在中国北京发行,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在我短短地集邮历史中承载着一段最有意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套大龙邮票设计和印制发行至今已120多年,但邮票设计始末却扑朔迷离、鲜为人知。十九世纪70年代,经清政府批准,海关已开始试办国家邮政,邮票设计和印制全由海关决定。1878年6月15日,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G.Detring)致海关总税务司署造册外代理税务司夏德(F.Hirth)第11号函称:  相似文献   

17.
游建民 《湖南档案》2011,(11):34-34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民族艺苑里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不仅在我国城乡随处可见,就连方寸大的邮票上也有一席之地,堪称世界邮票史上的创举。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云南省集邮公司在云南省邮政局的监制下,设计并发行了一套由北京邮票厂制作,编号为YN-Z-2004-52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个性化邮票。这套"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1878年中国海关试办近代邮政,是年7月,印制并发行了我国第一套大龙邮票。这套邮票的发行,标志着我国近代邮政的开始,使我国通信历史翻开了转折性的一页。所以,研究中国近代邮政史和邮票发行史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集邮爱好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龙邮票进行潜心研究,并取得可喜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弄清楚,其中,该邮票的图案设计者究竟是谁,在邮学界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一、邮学界的四种说法大龙邮票发行至今已有116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许多邮学家对它的设计者进行过研究,可谓众说给法.周今觉的《核费拉德之路传》认…  相似文献   

20.
打折邮票的大量出现,产生的不良连锁反应,侵害了用邮者,侵害了集邮爱好者,也损害了国家邮政的信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