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体的收集方式决定于气体的性质,尤其是气体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水溶性等)。其收集的装置一般有两大类三种形式,即如图1、图2的排气集气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可分为向上排气(图1)和向下排气(图2)]和图3的排水集气装置。这些装置似乎毫无奇特之处,如果我们将它们“改造”成如图4这种更为简单的装置,情景可就大不一样了,其思维底蕴十分丰富,用途也就更加广泛。创新思维一:该装置包容了排气集气装置和排水集气装置。1.排气集气法①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NH3等)时,B端为进气管,A端为出气管(即气流方向为…  相似文献   

2.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3.
排水集气法的改进及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水集气法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一种常规方法 ,它相对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有纯度高、收集充分、不用验满、浪费少、污染小等优点。但是 ,该法也存在可收集的气体有限 (不能收集可溶于水的气体 ) ,操作不便等缺点。笔者对其做如下改进 ,并加以推广 ,使其能收集大多数气体。一、原理由物理学知识可知 ,若向一充满某液体的洗气瓶中逆向通入 (短进长出 )不溶于该液体的气体 ,则可将其中的液体排出 ,并使容器内充满该气体 ,依据这一原理便可直接利用集气瓶通过排某些液体来收集气体。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附图 实验装置三、操作方法1 .收集前 …  相似文献   

4.
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密度与空气密度大小的比较以及是否能与水或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来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或方法是各地中考常考的内容,但有时也会出现涉及多功能气体收集装置(如洗气瓶)的考查,使试题难度增大.例1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气体(装置如图1甲).请用编号填  相似文献   

5.
1 装置图如下  用三个“T”形管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防倒吸的吸收装置如图安装 ,并配上三个止水夹。图中为气体发生装置 ,导管D起平衡气压的作用 ,若制取SO2 、H2 S则不需用酒精灯 ;2为收集装置 ,在 1和 2之间若有必要还可串连气体净化装置 ;3中盛吸收液 ,4中盛水 ,3和 4如图可完全吸收多余气体且不会产生倒吸。2 操作方法  制气时 ,关闭A ,打开B、C ,即可在2中收集气体至满。这时关闭B、C ,打开A ,3和 4即自动吸收多余气体且不会倒吸 ,拔开 2上的双孔塞 ,盖上毛玻片 ,制得的气体即可用于演示实验 (做喷泉实验时需…  相似文献   

6.
用三个“T”形管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防倒吸的吸收装置如图安装,并配上三个止水夹。图中为气体发生装置,导管D起平衡气压的作用,若制取SO2、H2S则不需用酒精灯;2为收集装置。在1和2之间若有必要还可串连气体净化装置;3中盛吸收液。4中盛水,3和4如图可完全吸收多余气体且不会产生倒吸。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又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究竟选择哪一种收集方法由气体的性质即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来决定。凡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来收集,如收集O2、H2。收集装置如图1。凡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的气体,如O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2。凡是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的反应的气体,如H2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如图3。oZri厂排空气集气法图3向下排空气集气法气体的密…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O2 、H2 、CO2 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及验满或验纯方法 .二、主要内容提示(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 制取气体的思路制取气体的思路为 :①化学反应原理 ;②反应装置和收集方法 ;③检验气体方法 ;④实验步骤 ;⑤注意事项 .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      、      确定发生装置 .初中只要求掌握下列两类反应装置 :类型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举例Ⅰ 固体 +固体 Δ 气体 如图 1中的A O2Ⅱ 固体 +液体 不加热 气体 如图 1中的B及其变形B1 ~B4H2 、CO2图 1   3 气体…  相似文献   

9.
1 隔离式  图1、图2是利用导管口与液体互不接触,即使液面上方压强减小,也不会倒吸,缺点是吸收不够充分;图3是利用气体逸出后再溶于水,而气体难溶于导管出口处的下层液体,既保证了气体的吸收,又不影响导气管内压强,该装置若用于洗气时,应将烧杯改为洗气瓶.  相似文献   

10.
1 隔离式 图1、图2是利用导管口与液体互不接触,即使液面上方压强减小,也不会倒吸,缺点是吸收不够充分;图3是利用气体逸出后再溶于水,而气体难溶于导管出口处的下层液体,既保证了气体的吸收,又不影响导气管内压强,该装置若用于洗气时,应将烧杯改为洗气瓶.  相似文献   

11.
当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 ,实验无明显现象发生 ,直观性差 ,如何将这个无形的事实来进行有形的体现呢 ?结合近年来综合复习指导中有用洗气瓶集气的题型。本人将排气法收集气体进行了归纳和抽象。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用ρ小 (ρ密度 )气体排去ρ大 气体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是用ρ大 气体排去 ρ小 气体。排气法收集气体的关键是气体的 ρ大小和排气时通入气体的方式。将不同 ρ的气体的排集进行抽象扩展或凡是具有流动性的物质 (主要指液体和气体 )混合时无明显变化 (主要指发生化学反应和互溶 )时 ,在被排被集时道理基本相同。用水代…  相似文献   

12.
1个广口瓶、1个双孔塞及2根直角导管就可组成如图1所示的洗气瓶装置。当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并通过了瓶内能吸收其杂质的相应液体后,当其再从b口排出时,就能净化该气体。设想,若图1容器中装满水,从b口进入气体,即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排水法)。再设想,若图1容器中预装部分水(设A%体积水),从b口通入某气体(难溶于水)至刚好排尽水,用胶头密封a,b口,  相似文献   

13.
1 化学反应与空气浮力的融合这类试题主要依据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了气体物质 ,造成整个装置的体积增大 ,从而导致其在空气中所受浮力的增大 ,整个装置的质量就会减小来讨论问题 .图 1例 1 .(2 0 0 3年黑龙江省 )如图 1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 ,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其倾斜 ,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 ,待充分反应后 ,气球膨胀 ,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 ,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 .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 :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 ,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产生了CO2 气体 (CaCO3 2HCl =CaCl2 H2 O CO2↑ ) ,生成CO2 气体使气球内气压增大 ,气球膨胀 ,气体所受向上的浮力增大 ,对天平左盘的压力减少 ,所以天平指针偏右 .这一现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化学反应与液体浮力的融合这类试题主要依据溶液中因加入其它物质而发生置换反应 ,使溶质 (或溶质的量 )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溶液密度的变化 (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最终引起浮力的变化来讨论问题 .图 2例 2 .(2 0 0 3年哈尔滨市 )如图 2所示 ,将...  相似文献   

14.
两个直角玻璃导管 ,一个双孔塞和一个广口瓶 (或烧瓶、锥形瓶、试管等 )就可以组成洗气装置 ,如图 1。此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1 洗气瓶装置a .用于气体的净化。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 ,从b口排出。如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就可使该混合气体在上述装置中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b .用于测定某些气体的体积。此装置盛满水 ,待测的气体 (一般指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如H2 、O2 、N2 和C2 H2 等 )从b口进入 ,从a口把水排出 ,用量筒承接 ,理论上量出水的体积即为待测气体的体积。c .用于收…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事项及验满或验纯方法.二、主要内容提示(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的思路为:①化学反应原理;②收集方法;③验满(验纯)方法;④反应和收集的仪器装置;⑤实验步骤;⑥注意事项.2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装置图适用条件加热固体或几种固体混合物.如制取O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如制取H2和CO2  (2)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漏斗外,还有    ,它的作用是    .(3)蒸发时,为…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O2 、H2 、CO2 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事项及验满或验纯方法 .二、主要内容提示(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装置选择1 制取气体的思路 .制取气体的思路为 :①化学反应原理 ;②反应装置和收集方法 ;③检验气体方法 ;④实验步骤 ;⑤注意事项 .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根据、确定发生装置 .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两类反应装置如下表 :反应装置适用条件 加热固体或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气体 .如制取O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 (不需加热 )制取气体 .如制取H2 和CO2   3 气体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17.
排气集气法指的是把要收集的气体通入集气瓶里将空气排出,从而得到该气体,如果待收集的气体也是无色气体,则无法观察。本实验以烟代替空气进行排烟集气,可观察到排气集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二、隆熊知级绷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粤LI以l体和固体反应体和液体反应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体体气气的的大小气气空空比比度度密密法法气气川们﹄引上下向向收集装置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2.气体的制备装置初中阶段,气体的制备装置主要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对于具有多种典型装置的制气类型(如固、液常温型),同学们要善于找出各种装置的优缺点.装置类型{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百业业参肚昌典型装·…黔1颤丛藤3.气体的收集装置气体收集方法主…  相似文献   

19.
如图Ⅰ所示的装置.它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图Ⅱ所示的装置.它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上的该实验是在铁架台上吊一个平衡杠杆。该装置笨重,不易提携;平衡杠杆难找;难糊纸袋。本人将该实验作了改进,装置如右图: 1.把一充满空气的小气球放在一个大烧杯中,小气球沉至烧杯低部,因为气球内外都是空气(如图A); 2.将充满CO2气体的集气瓶,向烧杯中倾倒,马上会看到小气球往上浮,最终悬于烧杯中(如图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