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将会推动合肥经济圈的建设,进而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合肥经济圈内各市产业发展层次和产业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出产业整合存在着中心城市凝聚力弱、圈内各市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低、产业投入中科技含量低三方面不利因素。结论围绕着增强合肥中心城市带动力、加快经济圈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将科技创新因素融入产业整合三方面给出相关建议以期待对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沿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现状与协同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野  马庆国 《科学学研究》2008,26(5):962-969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最发达、产业结构最成熟、经济扩散能力最强大的区域,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科技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和促进效应。通过对沿海三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历史分析和对比研究,本文讨论了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布局中的特点与主要问题,并提出三大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经济圈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校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消费圈和产业圈两大圈层脱节以及经营、环境和管理等问题,在对某高校经济圈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经济圈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应该采取政府、高校、企业和社区等多元联合治理方式来解决经济圈发展中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反映一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鲁南经济圈为例,采用区位熵和引力模型分析其2009-2019年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鲁南经济圈旅游发展不均衡,临沂市和济宁市旅游产业集聚度高,枣庄市和菏泽市较低。此外,济宁市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度高;临沂市与枣庄市、菏泽市之间联系较少,没有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据此提出促进鲁南经济圈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鲁南经济圈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尝试采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城市服务业14个子行业2005-2010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两个经济圈内城市服务业专业化指标并进行具体特征的分析比较,进而分别考察两个经济圈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国内部服务业产业趋同存在合意性,而且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合意性背后所呈现的多样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国际典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分析,探索其发展特点与经验,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参考借鉴。研究发现: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视打造完善的政策体系、重视科技创新与先进技术研发、重视发挥区域优势与集群内部协作、重视构建成熟创新生态系统、重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特点。成渝地区目前具备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产业成长性较好、企业实力较强,且产业集群化特征初显,借鉴科技强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从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和产业规划引导,遴选优势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制造+服务”融合发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等方面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环渤海经济圈40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估,据此总结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和腹地的发展现状,从而分析了导致环渤海经济圈增长极及其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协调发展的途径:一方面防止增长极成为—毪地”;另一方面要以区域一体化为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整合;再者,不仅要重视地区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也要实现其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悦  白庆华 《情报杂志》2006,25(6):84-86
城市经济圈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和增长极,如何推进城市经济圈健康、快速、有序、和谐地发展是一重大课题。网格是虚拟组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作为一种体系,它与城市经济圈之间有许多可对应的共性。基于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经济圈的战略发展框架,说明以网格为“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必要性和根本原因,最后重点探讨了如何应用网格推进城市经济圈和谐发展,并指出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当前形成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成渝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利用成渝地区16个城市2005-2018年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的方法实证检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成渝地区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基于DEA-Malmquist的方法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通过对产业协同集聚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测算构建模型,并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生产率影响的效果,提出通过平台共建、政策共通、市场共融以及人才共用等方面建立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际典型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案例分析,探索其发展特点与经验,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参考借鉴.研究发现: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视打造完善的政策体系、重视科技创新与先进技术研发、重视发挥区域优势与集群内部协作、重视构建成熟创新生态系统、重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特点.当前成渝地区具备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产业成长性较好、企业实力较强且集群化特征初显.借鉴科技强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从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和产业规划引导,遴选优势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制造+服务"融合发展和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等方面,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陕川渝三地产业间有着紧密的历史性的联系,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落后,产业趋同度高,城市定位重复,基础设施接轨不完善等问题。利用区域专业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的分工现状,并对陕西在"西三角"经济圈中第二产业发展的定位和分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是释放北京城市发展压力、加速填平京冀发展“经济鸿沟”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区域战略性资源整合平台、形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对环首都经济圈亚核心进行了科学界定,从城市规模和经济联系量等维度筛选出环首都经济圈的亚核心,并根据产业结构分布确定其发展定位,着重从区位优势、产业承接、联动发展等视域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国家高新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都高新区和重庆高新区具有区位环境优势、产业升级有成效、科技赋能有基础、科学城建设有支撑、应用场景有市场、对外开放有实力,整体上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拥有良好区域依托,呈现双核引领、多园崛起局面,已成为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锋示范,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然面临缺少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引领型高成长企业、创新动力支撑不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水平不高以及一体化推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研究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亟需建立协同机制,通过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和成渝科技创新大走廊,同时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程娟 《情报科学》2008,26(2):272-277
通过对华中经济圈与信息圈互动性探索,建立华中经济圈与信息圈互动的运行模式,从而构建经济圈与信息圈的互动机制,促进中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檀菲菲 《软科学》2016,(7):40-44
在建立中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比较分析了2001~2012年的中国三大经济圈,并运用复合系统耦合度模型和HP滤波分析比较了三大经济圈的耦合协调性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大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建立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基础上,以京津冀最甚;研究时期内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长三角和珠三角间的差异较小;三大经济圈都始终处于极限发展阶段,"十二五"初期长三角的耦合度最高,且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彭学君 《科教文汇》2009,(17):247-247
作为开放经济体,融入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是衡水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衡水市更好更快地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对于该市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用SWOT方法对其定位于北方滨湖休闲度假宜居城市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结论及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圣赞 《软科学》2000,14(1):14-20
一、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构建是跨世纪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十五”(2000~2005)时期和21世纪前15年(2000~2015)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局阶段。在未来15年里,西部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四川经济追赶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四川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严峻的挑战,周边省市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重庆作为中央直辖市,享有政策优惠和投资的倾斜,已成为内陆特区,将…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国际分工的规律出发,将反映当代生产技术分工特点的工程分工曲线(笑曲线)运用于我国开发区的功能分析。在回顾国际分工历史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演化过程和技术转移的工程分工职能扩展,围绕我国开发区如何承接国际技术分工,提出了用经济圈理论整合城市和开发区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打造区域竞争力等建议。指出我国开发区和所在城市之间建立内在产业联系,与国际技术转移接轨是延长开发区寿命周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6—2011年数据,依据系统协同学原理构建了"兰白都市经济圈"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模型,从区域创新投入子系统、产出子系统、扩散子系统与支持子系统四个方面对兰白都市经济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并对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快提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创新协同发展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9—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G1-CRITIC组合赋权方法测度中国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考察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分布动态和长期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但其梯度特征明显,长三角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泛珠三角与环渤海经济圈处于较低水平;(2)三大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极化效应”加剧,长三角、泛珠三角及环渤海经济圈均存在多极分化趋势,且呈现明显层级结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3)由于经济圈内部省份之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和正向溢出效应,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马太效应”有所缓解,且趋同过程不独立,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