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汽车运用类专业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培养合格汽车运用类应用型技能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目标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成教汽车运用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本科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有高职本科汽车电子技术与检测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师资队伍等存在较大弊端,必须改革现有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合格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材料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盐城工学院材料类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现状,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的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并对改革后的实验课程及内容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汽车制造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学习领域设计,确定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内容,共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构建汽车制造类专业专业能力本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改革,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性不好、教学效率低等问题,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并以汽车类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并从两个方面对改革后课程体系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经实践证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汽车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前厂后校、校企合一"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为核心的"六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并介绍了六个"合一"的主要内容,初步形成了适应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实践教学内涵界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与途径、实践能力分析与分解、课程间核心专业能力衔接、课程实施形式与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载体与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在剖析现行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探索了“建构模块化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案例及讨论式教学法与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从师技能”的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土木类工程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创建具有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推行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摸索出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推行土木工程类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意义。其内容为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重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观点,进行岗位群分析,以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结构分析,确立了专业方向;论述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衍变过程,同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开发,并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就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言,有显性知识,也有缄默知识,它们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获得缄默知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构建了由社会实践、课堂教学实践或渗透式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实习、科研能力训练和课外教育活动实践等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建立了协同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并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模式,凸显评价的发展功能,以达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针对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以及在数字媒体教学上的实践,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设、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教材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探讨了"校企合作、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根据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双证培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它建基于专业课程体系,既具有与技能训练有着密切联系的特点,又具有同理论教学保持同步性、融合性的特征。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则具有相对独立、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特性,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实践技能形成体系。  相似文献   

15.
In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the large classes associated with many core units mean that tutorials are often taken by many part‐time sessional who are typically employed on a casual basis, paid an hourly rate and not paid to attend the lectures. Given this situation, unit coordinators are often responsible for another phase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amely constructing written tutorial plans that outline the tutorial processes and explicate some of the central ideas and knowledge from the lectures. These plans are designed to be informative for the tutors as well as providing a guide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tutorials. In this paper, using analytical tools made available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 analyse a written tutorial plan as an example of a university curriculum text. The analysis opens up new ways of seeing these texts and for reviewing and critiquing my university teach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分析"双创"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创业创新班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基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创新实践为手段,综合能力评价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可为同类院校工科专业"双创"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河北北方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采用了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依据这种思想和方法,财务管理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企业管理能力、会计能力、财务管理能力3个方面,其中,每个方面又明确为具体的专项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这些专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构建由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多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使课程设置的目的性、针对性更强,使课程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18.
楼宇智能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通过楼宇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研究,构建出新的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这一要求,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内容,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割。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综合、长期实训少和灵活、动态、任务驱动型实训少,实训方法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校外见习、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基于岗位能力的"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制冷工程专业《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课程改革为例,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论述了如何以工学结合为主要途径,从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有效保证课程教学实施,并最终达到学校受益、政府立信、企业受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